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2022-01-23由 歷史笑春風 發表于 漁業

置什麼於什麼之地

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的陣營曾經發生過一出悲劇。這出悲劇就是,劉邦手下得力的謀士酈食其之死。酈食其在出使勸降齊國期間,被齊國方面給烹死了。這件事本來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當時的酈食其已經說服齊國投降,可是齊國卻突然翻臉,翻臉的原因是韓信突襲了齊國。由於這種種的意外,造成了酈食其的死亡,使得整個事件撲朔迷離。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一、酈食其的悲劇。

酈食其並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劉邦手下的謀士,而且和劉邦氣味相投。他雖然年紀很大,在當地也是一個一貧如洗的人,可是誰都不敢小看欺負他。他在看到劉邦的軍隊後,就去求見劉邦。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劉邦並不以他為意,正在讓女子給自己洗腳。酈食其見了,就義正言辭的責備劉邦,反而得到了劉邦的尊重。

酈食其發揮他的長處,出面為劉邦說降了秦朝陳留的長官,讓劉邦初期的實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因為他功績卓著,被劉邦封為廣野君。在此之後,酈食其成為劉邦的得力謀士和說客,為劉邦效力。而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也跟隨酈食其加入到劉邦陣營為將,在漢朝建立後,按照功勞酈商排在眾將的前列。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酈食其之死,和韓信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劉邦命令韓信攻打齊國。這時,酈食其向劉邦主動請纓,要說降齊國。劉邦自然答應了酈食其的要求。於是酈食其前往齊國,果然說降了齊國。齊國以為和平已經到來,就撤去了對韓信的守備,天天大開宴席款待酈食其。

可是,讓齊國和酈食其意想不到的是,韓信不但沒有撤軍,反而趁機打進了齊國。毫無防備的齊國吃了大敗仗,認為是上了酈食其的當。於是就跟酈食其說,要不酈食其去讓韓信撤軍,要不就烹死酈食其。酈食其拒絕了齊國的要求,被活活烹死在大鍋中。

導致酈食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是韓信進攻齊國。當時,劉邦為了加強正面戰場的力量,親自跑到趙國,奪取了韓信的軍隊。在臨走的時候,還命令韓信徵發趙國沒有徵發的壯丁組成軍隊,去攻打齊國。可是,當韓信來的齊國邊境的時候,卻得到了齊國已經被酈食其說服投降的訊息。當時,韓信就想撤軍,不過卻被他手下的謀士蒯通阻止了。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蒯通對韓信說,將軍你奉劉邦的命令去攻打齊國,而劉邦又沒有和你溝通,偷偷派酈食其去說降齊國,也沒有命令你停止軍事行動。將軍你又何必理睬酈食其的舉動呢?而且將軍你率領數萬人馬,經過一年多的征戰才打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酈食其不過是個說客,靠口舌就說降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這樣一比較,將軍你不是還不如酈食其這個小小的儒生嗎?韓信聽了蒯通的話,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出兵攻破了齊國,造成了酈食其的死亡。

二、蒯通勸說韓信的理由背後的含義。

我們從這件事來看,蒯通在酈食其的死亡上沒有起什麼好作用。但是,他的話能夠讓韓信認同,並採納他的建議,主要原因還是蒯通的話是站在韓信的立場上說的。正是蒯通說的話引起了韓信的心裡的共鳴,才破除了韓信的猶豫,讓他採取了自己的軍事行動。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我們看看,蒯通的話裡,究竟包含的什麼言外之意,打動了韓信的心。首先,蒯通點明瞭劉邦對韓信的防備之心。劉邦的這個心思韓信是有所感覺的。和劉邦的那些手下不同,韓信是有個人野心的人,作為一個沒落的貴族,他有著建功立業,分茅裂土的理想。

在韓信少年之時,他空負一身才學,可是沒有用武之地。他又不願意拋棄自己的理想,埋沒一生。這樣,不去尋找工作,成天揹負寶劍的韓信遭受了胯下之辱。這一切反倒更加激發了韓信的鬥志。如果韓信是一個庸碌之人,他也不會輾轉投奔到劉邦的門下。

劉邦雖然欣賞韓信的才華,登壇拜他為大將軍,還給他兵馬去獨自攻打中國的北部。但是,隨著韓信多次勝利,拿下趙國,迫降燕國,實力逐漸壯大的時候,劉邦對韓信的防備之心也就越來越大了。這種心思在從正面防線前往韓信那裡調兵就可見一斑。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為了能夠保證奪走韓信的兵馬,劉邦親自出馬。他只帶了夏侯嬰一個人偷偷來到韓信駐軍的地方,晚上休息後,在第二天早晨他們打著漢朝使者的旗號,衝進韓信的軍營。趁韓信、張耳都沒有起床,從他們的臥室裡拿走了軍符。等到韓信、張耳醒來,知道劉邦到來的訊息,都大吃一驚。可是這個時候劉邦已經把軍隊的將領都更換過了,將這一支勁旅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隨後,劉邦率領這支軍隊回正面前線,而讓韓信重新組織軍隊攻打齊國。

我們從劉邦奪取韓信軍隊的過程,我們可以感覺到劉邦對韓信的疑忌之心。也就是這種疑忌之心,拉開了劉邦和韓信的距離,使得他們之間原本親密的關係產生了裂痕。

蒯通對韓信的話裡,就著重提到了這個問題。能體現劉邦猜忌之心的最明顯的事實,就是伐齊的指揮權的問題。按理說韓信作為伐齊的主帥,關於伐齊的一切行動都應該在韓信的指揮之下。酈食其去勸說齊國投降,就應該先告訴韓信,服從韓信的指揮,作為配合韓信的軍事行動的一環。可是,劉邦根本就不知會韓信,就派出了酈食其去說降齊國,這明顯就是對韓信的不信任。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蒯通打動韓信的第二個理由是韓信與酈食其的功勞對比。這表面說的是兩個人的功勞差距,實際上這後面包含著很深刻的鬥爭。蒯通說的不錯,韓信率領數萬人馬,打了一年才拿下趙國五十多座城,可是酈食其只是靠著口舌之便,就拿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這樣一對比,韓信和酈食其的高下之分馬上就一目瞭然。這種結論,是作為一軍統帥的韓信難以承認的。

而且我們不要忘記,當時的韓信並不是只是打下了趙國,他還拿下了燕國,而韓信拿下燕國的策略和酈食其幾乎一模一樣。在韓信獲得井陘之戰的勝利後,專門下命令不得傷害著名的謀士李左車,一定要生俘他,並規定如果能夠生俘李左車的賞千金。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在見到做了俘虜的李左車後,韓信親自解開李左車的綁縛,請他上座,用對待老師的禮節來對待他。當韓信請教李左車下一步的戰略計劃的時候,深受感動的李左車向韓信建言獻策。他提出了“先聲而後實”的方案,那就是休兵整武,憑藉大敗趙軍的威勢,派說客先迫降燕國。在燕國投降後,再派說客去迫降齊國,這樣就可以不用動用軍隊,佔領整個中國北部。韓信採納了李左車的建議,順利的迫降了燕國。

但是,就在韓信準備對齊國實施自己的計劃時,劉邦半道插了進來。他將韓信的軍隊全部奪走,這就破壞了韓信對齊國實施“先聲後實”的計劃。韓信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可以威逼齊國,只能重新徵召士卒,訓練軍隊。在準備好軍隊後,韓信率領軍隊來到齊國的邊境,這個時候,韓信可以有兩個選擇,那就是先採取勸降的手段逼齊國投降,如果齊國不降,就以武力打破它。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可是,當韓信來到齊國的邊境時,齊國已經被酈食其給說降了。這不啻給了韓信一記響亮的耳光。韓信的一切謀劃都落空了,還為他人做了嫁衣,而且這嫁衣做的人家還不承情。這是韓信不能忍受的,所以韓信決定聽從蒯通的建議,利用劉邦命令裡的漏洞,一沒有接到撤軍的命令,發動了對齊國的襲擊。

三、酈食其勸降齊國的本質意圖。

酈食其來勸說齊國投降的本質意圖,就是和韓信爭功來了。酈食其走出這一步,也有他自己難言的苦衷。在酈食其加入劉邦的陣營後,為劉邦出謀劃策,四處奔走,深得劉邦的信任。可是他卻因為一時算計不周,為劉邦出了一個餿主意,險些壞了劉邦的大事。

當時,劉邦承受著項羽的巨大的軍事壓力,日夜想著如何擺脫困境。這時,酈食其向劉邦獻上了一個計策,那就是立六國的後人為王,讓他們帶領各國的人馬一起去攻打項羽。號稱是為西楚多樹敵人,而劉邦又有了存亡續絕的名聲,會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樣,劉邦就能擺脫困境,取得優勢。劉邦聽了以後很高興,便讓酈食其去做這件事,刻六國的王印。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酈食其還沒有完成這件事的時候,正好張良來見劉邦。劉邦便高興的向張良說了這個計策,誰知道遭到了張良的反對。張良向劉邦說了做這件事的八不可理由,主要的意思就是說如果立了六國之後,這六國就會各自去尋求自己的利益,劉邦的勢力將會更加削弱。本來劉邦就是勉強支撐局勢,如果再自己削弱自己的實力,那就馬上會陷入滅亡。

劉邦聽了張良的話,嚇得把嘴裡正在吃的飯吐出來,罵酈食其是豎儒,幾乎壞了老子的大事。劉邦趕快停止了這件事,讓把刻好的王印立刻銷燬。

酈食其出的這個主意確確實實是一個餿主意。在後世的石勒聽別人講歷史的時候,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就吃驚的說,如果按照酈食其的建議去做,劉邦的大事去矣,可是劉邦是怎麼得到天下的?到聽到張良阻止了這件事的實行,石勒才放下心來。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我們可以看到,連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石勒都能夠看出酈食其計策的謬誤,劉邦事後對酈食其是種什麼樣的感覺。酈食其也知道自己在劉邦面前辦了錯事,為了挽回劉邦對自己的看法,酈食其選擇了去說服齊國投降。

我們已經從前面的分析,已經知道了韓信準備降服齊國的方略。韓信本來就準備派人去說降齊國,只是因為自己的軍隊被劉邦奪走,為了徵召訓練新軍而耽誤了時間。酈食其精心的選擇了去齊國勸降的時機。他不是立刻就去說降齊國,而是在韓信的軍隊準備就緒,準備出兵齊國,實行先聲後實的策略的時候,搶先一步,去說降齊國。

這樣,等於是酈食其搶奪了韓信的功勞。齊國投降不是怕了酈食其的那張嘴,它真正害怕的是韓信和他的軍隊。有了韓信和他的軍隊,以及韓信百戰百勝的威勢之下,酈食其的說降才能成功。就算是酈食其不去說降齊國,韓信隨便派個說客去,齊國也會像燕國一樣拱手而降。酈食其和韓信心中都明白這個原因,可是齊國和天下並不知道,他們並不知道韓信和酈食其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而且酈食其去說降齊國根本就沒有知會韓信,他的用意十分明白,那就是要把降服齊國的功勞自己獨吞。這等於是現實中的狐假虎威的故事,酈食其就是故事中的那隻狐狸,而韓信就是那隻老虎。酈食其藉著韓信的威勢建立了大功,還不給韓信一點面子。就好像狐狸佔了老虎的便宜,還在眾人面前嘲笑老虎,那麼老虎醒悟過來後,狐狸的下場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對待像酈食其這樣的人,韓信也毫不客氣。他在蒯通的勸說下,進軍齊國,把酈食其變成了自己的死間,讓他死得其所。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四、韓信與劉邦之間的博弈。

其實在酈食其之死的背後,也有著劉邦和韓信之間的博弈。可以說,酈食其的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著劉邦的因素。在酈食其出現謀劃上的巨大失誤後,劉邦對他的印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次酈食其自告奮勇去說降齊國,劉邦讓他去甘冒奇險,也表明了劉邦的態度。也正是劉邦對酈食其的不再看重,促成了酈食其的悲劇。

劉邦讓酈食其去說降齊國,而不告知韓信,這背後有著劉邦的權謀。劉邦的意圖也有兩個。第一意圖是為了萬無一失的拿下齊國,劉邦做了兩手準備。先派酈食其去說降齊國,再派韓信以軍事奪取。如果酈食其能夠說降齊國固然好,如果不能說降齊國也無所謂。這是因為有韓信的軍事力量,肯定能夠拿下齊國。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第二個意圖則是,從各方面來判斷,酈食其能夠說降齊國的可能性很大。那麼,在酈食其說降齊國後,就依據韓信的行為對他進行一番考驗。

如果韓信採取的是他本來想採取的行動,率領軍隊撤退的話,劉邦就會對韓信比較放心。這是因為韓信還是對自己比較尊重,能夠顧全大局,為了劉邦的事業忍氣吞聲。可是,劉邦卻沒有想到,韓信的手下還有一個蒯通,他徹底打破了這一切。

蒯通勸韓信進軍,並不僅僅是為了給韓信討回公道那麼簡單。蒯通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在剛一出道,就和酈食其一樣,憑藉著口舌去說降了敵人。他和韓信一樣,也想建功立業,得到自己的富貴。因此,他把自己和韓信捆綁在一起,從韓信的立場出發,相勸韓信。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當時,韓信已經打下趙國,可劉邦拜張耳為趙王,只不過拜韓信作為趙國的相國。而韓信是不會滿足當一個區區的相國的。劉邦也是抓住這一點,讓韓信攻打齊國,用一種虛幻的希望來引誘韓信賣命。誰知道齊國投降了劉邦,韓信的一切希望都化成了泡沫。

如果韓信領兵回去,就只能以趙國的相國身份,被劉邦驅使,再也沒有什麼出頭之日。這種情況,韓信可以忍,但是蒯通不能忍。於是他採取了權謀之術,蠱惑韓信發兵襲取了齊國。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韓信的這個舉動,給韓信招來了殺身之禍,可是當時的韓信並沒有覺察。韓信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出發,認為自己只是為了討回自己的公道。而且自己攻下齊國,有功於劉邦,劉邦也不會對自己怎麼樣。可他不知道,他在這個時候,在劉邦的心中,形象已經完全改變了。劉邦用一個失去他信用的酈食其的生命,對韓信做出了自己的評判。

結語:

當韓信下一步要求當齊國的假王時,劉邦剛開始破口大罵,張良和陳平就趕快阻止他。劉邦立刻醒悟,趕快改口,說什麼大丈夫要當王就當真王,當什麼假王。順勢封韓信為齊王,並派張良去宣佈旨意。這個時候,劉邦已經對韓信徹底失去了信任,他已經將韓信看成了必須用權謀才能操控的諸侯了。

酈食其已經說降齊國,為何韓信要進軍置他於死地,這背後有何奧秘

蒯通在旁邊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利用楚國派使者勸韓信自立的機會,勸韓信謀反。可惜韓信已經墜入劉邦、張良的計策之中不能自拔,最終也沒有背叛劉邦。但是,即便是如此,韓信依然在劉邦集團中被視為不可靠的人。在最後,韓信死在呂后的手中,在這個時候韓信說什麼都已經晚了。他的命運,在進軍齊國,讓酈食其慘死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