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雜症治論——氣、血(淤)、痰、鬱

2022-01-19由 我有七色花瓣 發表于 漁業

礞石滾痰丸主要治癒什麼病

雜症治論——氣、血(淤)、痰、鬱

雜症主治四字者,氣、血、痰、鬱也。已故名醫朱丹溪對這四字的治法認為:氣用

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鬱用越鞠丸,參差互用,各盡其妙。

已故名醫薛立齋先生從而廣之,氣用補中,而參以八味,益氣之源也;血用

四物,而參以六味,壯水之主也;痰用二陳,而兼以六君,補脾土以勝溼,治痰之本也;鬱用越鞠,而兼以逍遙,所謂以一方治木鬱而諸鬱皆解也。用藥之妙,愈見精微。

已故名醫程鍾齡先生認為:氣虛者,宜四君輩,而氣實者,則香蘇、平胃之類可用也;血虛者,宜四物輩,而血實者,則手拈、失笑之類可用也;尋常之痰,可用二陳輩,而頑痰膠固致生怪症者,自非滾痰丸之類不濟也;些小之鬱,可用越鞠、逍遙輩,而五鬱相混,以致腹膨腫滿,二便不通者,自非神佑、承氣之類弗濟也。

近代已故名醫秦伯未先生對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發揮,將它們的治法分解得更詳盡細緻,茲總結介紹如下:

氣病治法:治療氣病的大法,分為:(一)補(氣虛則補),(二)疏(氣滯則疏),(三)升(氣陷則升),(四)降(氣逆則降)等四類。

補氣法又分四類

(一)培補中氣法,適用於精神疲倦,面色萎黃,懶言音低,四肢無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洩等等症。常用藥品有黃芪、黨參、白朮、

炙甘草、茯苓、山藥、扁豆等等。

(二)補養肺氣法,適用於肺痿、久咳、聲低音怯、呼吸氣短等症。常用藥物有黃芪、山藥、北沙參、麥冬、五味子、冬蟲夏草等等。

(三)益衛固表法,適用於表虛多汗,汗出惡風,容易感冒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黃芪、白朮、

浮小麥、麻黃根、煅牡蠣等等。

(四)溫補腎氣法,適用於畏寒、四肢不溫,腰冷痠痛、吸氣困難,小便頻數或不禁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附子、肉桂、熟地、

山萸肉、山藥、杞子、巴戟等等。

疏氣(即調氣、舒氣、理氣、利氣、行氣等等,名稱不同,輕重不一,但總的來說,都是疏暢氣分)

(一)疏肝理氣法,適用於胸隔痞悶,兩脅、少腹作脹作痛,噯氣,矢氣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鬱、香附、柴胡、青皮、橘葉、

延胡索、金玲子、玫瑰花等等。

(二)和胃理氣法,適用於脘腹脹滿痞痛,喛噫吞酸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半夏、陳皮、茯苓、只殼、砂仁、蔻仁、木香、烏藥、厚朴、佛手、藿香等等。

降氣(是使上逆之氣得以平順,又稱為平氣,順氣。宜用於實證,不宜用於虛證,宜於暫用,不宜於常用久用)

(一)降氣寬胸法,常用於氣逆胸隔,窒息欲絕,氣厥昏倒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沉香、

枳實、檳榔、烏藥、木香等等。

(二)降氣止呃法,適用於

胃氣上逆,作呃不止等病症。常用藥物有丁香、柿蒂、陳皮、厚朴、刀豆子、生薑等等。

(三)平降衝氣法,適用於臍下動氣築築,氣衝咽喉不得息,胸膈窒塞,心慌汗出,筋脈拘急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熟地、當歸、白芍、

菟絲子、杞子、紫石英、沉香等等。

升氣,升氣法常用於中氣下陷,多在補中的基礎上加入升提藥,很少單獨使用。

(一)升提中氣法,適用於懶怠少氣,大便溏洩不止,內臟下垂,婦科崩漏,白帶不斷,子宮下垂等病症。常用藥物有黃芪,黨參、白朮、炙甘草、升麻、柴胡、陳皮等等。

(二)升降氣機法,適用於邪鬱上焦,咳痰不利,胸膈痛悶等等病症。常用藥物有枳殼、桔梗、柴胡、前胡、蔞殼等等。

血病治法

血分病的治療大法可分為三類:(一)補(血虛則補),(二)行(血瘀則行),(三)止(血出則止)。

補血,補血方法以心肝兩經為主。

(一)滋肝養血法,適用於消瘦、目眩,面色不華,不耐煩勞等等一般血虛病症。常用藥物有當歸、白芍、阿膠、首烏、潼沙苑子、菟絲子、龍眼肉等等。

(二)益氣補血法,適用於嚴重血虛及血虛氣分亦虛的證候。常用藥物有黃芪、當歸、白芍、阿膠、黨參、熟地等等。

止血,止血法用於出血病症。

(一)清熱止血法,適用於心、肺、肝、胃有熱引起的一般吐、衄血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生地、丹皮、赤芍、黑山梔、黃芩、黃連、銀花炭、側柏葉、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等等。

(二)益氣止血法,適用於久不止的便血及婦科崩漏等病症。常用藥物有黃芪、黨參、炙甘草、熟地、阿膠、炮姜炭、血餘炭、陳棕炭、煅龍牡等等。

(三)平肝止血法,適用於肝火(氣)上逆引起的吐血、嘔血、衄血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白芍,只殼,鬱金,青黛,丹皮、焦枝子、

石決明、降香等等。

(四)清肺止血法,適用於肺虛內熱引起的咳血病症。常用藥物有馬兜玲、南杏仁、海蛤殼、川貝母、側柏葉、藕節、仙鶴草、

旱蓮草、百合、北沙參、麥冬等等。

(五)祛瘀止血法,適用於跌打損傷,內臟出血,瘀血內停的胸脅刺痛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當歸、三七、赤芍、桃仁、紅花、丹皮、鬱金等等。

行血,行血包括活血祛瘀、通經和絡。由於血得寒則凝滯,一般多用溫性藥物。又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故常與

理氣藥同用。適用於內臟癥瘕,經絡痺痛及婦科月經閉阻,外科腫瘍等病症。

(一)理氣活血法,適用於脘腹刺痛,婦科痛經和月經後期等這屬於氣滯瘀凝者。常用藥物有當歸、赤芍、桃仁、紅花、香附、元胡、金玲子等等。

(二)溫經活絡法,適用於經絡受寒,氣血流行不利,四肢痺痛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紅花、

威靈仙、桂枝、蘇木、羌活、獨活、川烏、草烏、薑黃等等。

(三)攻逐血瘀法,適用於蓄血、癥瘕等屬於血塊內停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當歸、桃仁、紅花、大黃、穿山甲、赤芍、五靈脂、蒲黃、三稜、

莪術、王不留行等等。

痰病治法

痰病治法主要分三類:(一)化(一般用化),(二)消(較重用消),(三)滌(留而不去用滌)。

化痰,痰證常見於咳嗽,故化痰以肺為主,因痰的生成,間接與脾胃虛弱及溼濁停聚有關,故又常與健脾和胃相結合使用。

(一)宣肺化痰法,適用於外感喉癢咳嗽,痰多薄白或黃稠等症。常用藥物有牛子、前胡、桔梗、杏仁、

浙貝、半夏、橘紅、胖大海、蟬蛻等等。

(二)清化痰熱法,適用於肺有痰熱,咳嗽痰粘不爽,口燥咽乾等病症。常用藥物有桑葉、蟬蛻、杏仁、川貝母、膽星、橘紅、枇杷葉、瓜蔞皮等等。

(三)燥溼化痰法,適用於咳嗽,胃呆噁心,舌苔厚膩等一般痰濁證。常用藥物有茅術、厚朴、半夏、陳皮、茯苓、苡仁等等。

(四)溫化痰飲法,適用於痰飲咳嗽,畏寒,氣短喘促,不能平臥等病症。常用藥物有桂枝。茯苓、白朮、炙甘草、乾薑、半夏、五味子、鵝管石、細辛等等。

消痰,痰濁內戀,不能化除,則用消法。化是著重在痰濁的原因,使其自然消失;消是強迫使其排除。因此消痰法含有克伐的意思,多用能損傷元氣,使用宜謹慎。

(一)消痰平喘法,適用於

痰濁阻肺,咳嗽氣喘,呼吸有聲等病症。常用藥物有白芥子、蘇子、萊菔子、射干、厚朴、豬牙皂等等。

(二)消痰軟堅法,適用於痰核、瘰癧等病症。常用藥物有浙貝、殭蠶,海藻、昆布、

山慈姑、半夏、夏枯草等等。

滌痰,滌,是盪滌,有攻逐意義。頑痰、痰飲停聚,化之不去,消之亦不去,始用此法。用盪滌法後,粘痰多從大便而出。注意的是,藥峻的能使洩瀉不禁,非體實者尤其是中氣虛弱及孕婦,不可輕用!

(一)盪滌痰涎法,適用於痰飲粘涎壅塞,呼吸不利,或停留胸脅作痛及癲狂證等。常用藥物有

礞石滾痰丸、控涎丹等等。

(二)搜逐風痰法,適用於中風昏憒,痰涎上壅等症。常用藥物有生南星、川烏、生附子、木香等等。

大抵尋常治法,取其平善。病勢堅強,必須峻劑以攻之,若一味退縮,則病不除,而不察脈氣,不識形情,浪施攻擊,為害尤烈。務在平時,將此氣、血、痰、鬱四字,反覆討論,曲盡其情,辨明虛實寒熱,輕重緩急,一毫不爽,則臨證灼然,而於治療雜症之法,思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