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均貧富”式的農民起義永遠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2022-01-03由 鐵血的軍魂 發表于 漁業

五四運動農民階級參加了嗎

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起義農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口號,如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北宋王小波、李順提出的“均貧富”;南宋鐘相、楊麼起義,則在“均貧富”的基礎上增加了“等貴賤”的要求。後來李自成的“家家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口號,其實也包含“均貧富”的意思,到了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更是把這種思想推到了極致。

這些林林總總的口號儘管字詞不盡相同,但大致意思相同,都是以平均主義為訴諸核心的,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人格不平等。“均貧富”是針對以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基礎所形成的財富分配不均提出來的,“等貴賤”是針對封建等級差別提出來的。

平等是人與生俱來的要求與這種不平等廣泛存在的矛盾,以及少數人佔據大量社會財富的客觀存在,使以平均財富為主要訴求的農民起義,一下子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三俠五義》、《水滸傳》等傳統評書、話本、戲曲中對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描寫,滿足了受欺凌、被壓迫的弱勢群體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望,更為這種歷史觀打下了厚重的群眾基礎,並由此形成了尊崇暴力、無視法律秩序的中國文化特色,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的廣泛流傳就是以這種文化為背景和基礎。尤其是建國後,農民起義成為歷史研究領域中的顯學。經過那些所謂的歷史學家的挖掘、論證和官方的欽定,農民起義是推動中國封建社會進步的動力的結論就得出了,歷史教科書上也就充斥了陳勝、吳廣、李自成、太平天國等一系列農民起義領袖的高大形象。而對農民領袖的謳歌,又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綠林英雄、梁山好漢的讚美一脈相承,因此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廣泛的受眾基礎。

“均貧富”式的農民起義永遠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為什麼以平均社會財富為主要訴求的農民起義不可能推動社會前進呢?

“農民起義”這個詞語可以說是唯物史觀和階級鬥爭的直接產物,在“馬氏詞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教科書上說的農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真的存在嗎?本文試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論述。

一、革命的主體是否是農民,也可以說主力軍是否是農民?

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無論是農民起義,還是其他形式的社會運動,其主體力量肯定是農民,就是政府軍中士兵也大多數來自農村,因此單說這一點沒什麼實際意義。

二、革命的領導者是誰?

這個問題就比較重要,因為一場運動的組織領導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運動的走向和成敗。按照歷史教科書的說法,革命的性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階級,事實上,革命通常是多個階級一起參與的。五四運動就是如此。

縱觀中國曆次“農民起義”發動者、組織者、領導者,出身純農民的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貴族、軍官、官吏、流民、無賴、土匪,像人們熟知的陳勝是戍卒,李自成是驛卒,劉邦是亭長,朱元璋是和尚,張角是道士、教主,更別說黃巢、李密了。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水泊梁山的三任寨主王倫、晁蓋、宋江就分別是落第秀才、保正、押司。

“均貧富”式的農民起義永遠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為什麼農民不可能成為領導人物呢?因為一個人的出身、受教育程度、資訊來源等決定了個人的眼界、見識、謀略、手段,組織能力、管理水平。尤其是起義,畢竟是打仗,很難想象一支軍隊能由一直務農的人來領導,如果由一個沒有軍事素養的人來對抗政府軍,你能指望一群烏合之眾靠意志、靠信念可以戰勝訓練有素的國家機器?

三、革命的目的是什麼?是否體現農民意志,代表農民階級的利益,體現農民對於土地佔有和使用權的要求。

如果我們深究一下那些已經成氣候、成規模的農民起義,標誌就是已經建立了自己政權的,就會發現,這些農民起義的目的,從領導人物來說是做皇帝,將領們是做將軍、大臣、王侯將相。看看黃巢、李自成、太平天國洪秀全哪一個沒過過皇帝癮,這裡還不包括真正改朝換代的劉邦、朱元璋;而那些不成氣候的造反者,目的則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農民起義的真正目的是要推翻一個地主階級,從而把自己打造成另外一個地主階級,而不是真正反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他們不是農民階級的利益代表(雖然在起義初期往往以農民利益代表者、維護者面貌出現),不可能體現出農民對於土地佔有和使用權的要求。

“均貧富”式的農民起義永遠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說穿了,農民和地主是封建社會的兩大矛盾主體,肯定是相輔相成,伴隨始終的,不可能光有矛沒有盾,也不可能只有盾沒有矛。如果農民起義代表農民階級的利益,體現了農民對於土地佔有和使用權的要求,而且成功了,其後果不就是地主階級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消失了嗎。既然矛盾的對立面消失了,矛盾也就不存在了,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農民階級自己也不存在了。而這種情況,只能出現在新的生產關係出現之後,反封建的任務是應該由資產階級透過民主革命來承擔的。當然由於特殊國情,在我國,這個任務由中共承擔完成了。

四革命有無明確的綱領或這些綱領是否是農民思想意志之表現。

前面說了,中國農民起義經常都會提出一些激動人心的口號,表面看起來是體現了農民對於土地及人身關係的嚮往,但實質上,這些口號和綱領只是起義領袖們發動、號召、組織的工具和手段,只是空想或虛幻,根本不會具體組織實施,也無法具體實施,是註定要破產的平均主義。因此,單從綱領、口號看問題,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無法探究到實質(關於農民起義口號的問題,以後有專文)。

“均貧富”式的農民起義永遠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綜述,中國農民起義在本質上,只是一個改朝換代的工具,是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社會秩序的重新構建的過程,

是一個歷史迴圈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歷史在原地打圈圈,而不是什麼螺旋式上升。農民起義不可能為中國的進步發展提供那怕一絲一毫的動力,因為它不可能提供新的理論指導,提供新的生產力,不能打破原有的社會結構,改變原有的生產關係。看看歷次農民起義的後果,基本上都是赤地千里,雞犬無蹤,人口銳減,社會受到極大破壞。而任何一個社會,大量存量財富才是其發展背後的真正動因。中國封建社會歷經2000餘年,最終沒有發展成為資本主義,根源即在此。

公眾號:夜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