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怎樣快速地入門樂理和樂器

2021-12-29由 許琢的音樂 發表于 漁業

嗩吶怎麼拼讀

我們經常會接觸“音樂”這個詞,隨時隨地會聽到音樂。對於一個完全不懂音樂的孩子或家長以及社會人士來說,我們只會偶爾聽聽歌曲,心情得到一點調節,而樂器彈奏的沒有歌詞樂曲,我們就不知其義了,除了旋律,之外我們幾乎什麼也不瞭解。

你是否想入“音樂”或者“樂器”的門?

你也許會問:寫這篇文章,你是音樂領域專業人士嗎?你說的這些經驗是否符合專業人士的評判?我想說,魯班在造鋸之前,誰聽說過魯班呢?魯班成名了,後來才有“班門弄斧”,我們不可能都成為“魯班”,魯班不弄一弄,又怎麼知道什麼是“鋸”?而我們,又怎麼樣在現實中用我們的“斧子”?

在很早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師範學校有音樂課,音樂老師邊教唱邊教怎樣用腳踏琴彈奏曲子。至今還記得《鼓浪嶼之歌》。很可惜,我當時太不喜歡“琴房和每天從琴房裡”傳出來的嚶嚶嗡嗡的練琴聲,還有某些老師讓人心裡不舒服的高聲練嗓,更是對音樂課上老師要求練的雙手彈奏很是為難,對音樂課考試的樂理知識一概不通,那些帶黑頭帶尾巴的音符,可把我討厭死了——雖然我們都是作為當時的“學霸”考上師範學校的,但我就是入不了樂理和樂器的“竅”。

現在為什麼我又談“樂器和樂理”?因為我發現我女兒從小還是比較喜歡的。怪她的時候我在超市逛時順手買了個滷豬耳朵,我當時在想:不會生出個豬耳朵小孩吧?哎呀,後來一出生,一隻耳朵上部竟然往下面耷拉……後來他爸說:長支稜一些了!我現在在想:為啥小的時候就是在一歲兩歲的時候非得抱著睡陪著睡,大人一放下幾秒鐘幾分鐘就醒?別人還總說我:“為什麼不捨得把孩子放那睡,自己還能幹一會兒活?”。而且她對音樂的接受和聽音辯識比我好的多?難道是上天給了她一個特殊的耳朵,以致她聽力較好?那樣很值啊!呵呵,雖然她音樂聽力和好的兒童來比只是一般般,但是對於我來說,還不錯。

很小的女兒曾經說:我的生活裡不能沒有音樂,我要讓音樂一直陪伴我……這是她的原話。所以我也要認真對待音樂些了。那麼,就是要接觸樂器了。我們綜合評判了幾種樂器,鋼琴、架子鼓、古箏、古琴……我們綜合研究評判一下,聽聽她是怎麼說的,“吉他聲就像製造混合的藥水”“嗩吶聲音就像誰丟了很大一筆錢在那大喊大叫”等等,我記不清了,需要到微信裡找……她特別喜歡古箏,但因為手型有弱勢,沒有時間練,還有,古箏曲目速度過快,譜子過於密密麻麻,最重要的是,我不甚喜歡,幫不了什麼,所以終於給“pass”掉了。在認識大提琴之後,她也喜歡小提琴,音區較高在中音以上,喜歡節奏稍微快一點,曲風稍微歡快的曲子。綜合研究資料與請教別人,我們暫且議定,學西洋樂器,學五線譜,學大提琴,附帶鋼琴,以後有條件了學學豎琴(來代替古箏或者箜篌)。西洋樂器在表現題材上,要寬於中國民族樂器,知識體系也更科學一些。

下面說到,到底怎樣入門呢?

我們天天聽別人說“doremifamiliasolasi”(1234567),一般都是直接去認,去學,去彈,去接受。說實在這對於不是出身音樂之家的學習者來說,這個初級學習只是機械地“學習”,嚴格來說不能稱為知識“學習”,只是機械地動作“學習”。好像我們生活中從出生到後來都不識字的人看到周圍的事物,也都知道是什麼了。看到一輛汽車,想開,跟教練練練甚至自己膽大摸摸就會了;初期的學生,照著寫“123”“aoe”“1+1=22+1=3”,天天寫反覆寫天天念也就“會”了(我們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老師一般都這樣“教”,這樣能“教”幾年)。這樣到底對智力有沒有起到開發作用呢?基層的幼兒園和學校、輔導機構人員可能沒多少知道,或者,沒人去考慮,所做的工作,只是為了眼前出“效果”,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家長也對諸如作業寫的多工整,多按時,考試考了九十多、一百這種“成績”認可。

基層的孩子每天起早貪黑的去“上學”,中午和晚上都有太多的“作業”,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身體都沒有時間放鬆,哪還有時間感受別的藝術?很多作業,都是重複的,只是為了一體化,而不是會了就不再抄寫了。這樣的“學習”模式,沒有生活,殘忍地剝奪了我們孩子的童年。

首先,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其次,保證孩子的時間,第三,保證孩子的自由思維和想像空間,才能進行“學習”。

“doremifasolasi”(1234567),是什麼啊?為什麼會有這幾個音?為什麼會有“全音、半音”呢?想必初學者不懂,不懂就很難快速的進入和進行下去,很多人一輩子就是門外漢了,而又有一部分學著學著不想學了,還有一些人堅持學下去基本樂理知識和演奏的水平還不錯,但是離一個真正的音樂教育者、音樂教育家還甚遠。可以這麼想:“doremifasolasi”(1234567),這幾個音,就是我們自然界的東西,自然界有物質的東西例如“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而“doremifasolasi”(1234567),正是自然界裡聲音的元素,我們的前輩把自然界裡複雜的聲音提煉了出來,無非就是這幾個基本的音。哦,類似於我們漢語言中的“aoeiuv(手機打不出來yu)”和“bpmpdtnl”,我們叫聲母和韻母,這其實是自然中人的聲音,經過我們前面的科學工作者研究制定而已。英語字母及拼讀,同樣是語音元素。而漢語和英語的詞語,則很大程度純粹是表義了。

全音和半音,是最難理解和解釋的。給初級的學習者可以這麼講,全音和半音天生就那樣,屬於自然界的一種,好像我們的手指有五個,每個都不一樣;或者金木水火土屬性都不同,竹子能做笛子,而木材能做提琴;有的人是男孩,有的人是女孩。全音是一個人一個板凳坐,而半音是兩個人一個板凳做。等等……

“doremifasolasi”(1234567)是前人提煉出來的樂曲中最自然的基礎的元素,所有的經過創作的曲子都是由這些元素組成。隨便哼哼的不屬於樂曲,當然不屬於嚴格的“doremifasolasi”(1234567),也沒有曲譜。經過創作的,才是有規範的有價值的音樂作品。所以如果以後要學創作,或者做研究,當教授,當教育家,出書立說,必須從這幾個基本元素的原理說起,就是樂理。當然我學術有限,這篇只是限於我的認識階段而言,不值得大家進行深度爭議。

“doremifasolasi”(1234567),這個只是最基本的音階,成為首調,或者是C大調,C是起的音名,比如一個人叫什麼名字,do是唱名,別人喊出來是什麼音。現在世界通用十二平均律,經過科學的研究試驗劃分,就是有十二個音,這個除了七個基本音,還包括了五個升(降)音,在鋼琴上可以看一看數一數,就是七個白鍵加上五個黑鍵,當然如果並排的話,我們的胳膊伸不開那麼長呀,所以鋼琴的黑鍵就夾在白鍵的上方了,這樣練琴者就能兼顧到了。這個十二平均律理論其實是我們明朝的皇室子弟朱載堉發明的,朱載堉的理論在中國當時沒有得到發展,後來被廣泛應用於世界,朱載堉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

十二平均律當然會擴大樂器和音樂的表現力了。其他的還有我國漢族古代五聲音律,就是隻有全音沒有半音。其他的還有“五度相生律”、“純律”、“二十四個大小調”,這些當然就很複雜了,篇幅也很多了。這次不再說了。

附帶提示一下,提琴,無非就是把鋼琴的鍵變成弦上的音位,弦沒有那麼長,就定了四根弦。具體以後再論。

怎樣快速地入門樂理和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