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傷寒雜病論——附子的兄弟姐妹

2021-05-23由 經方理論實踐 發表于 漁業

黑順片和附子有什麼區別

附子,很多時候是怎麼講也對,怎麼講也不對。在《傷寒論》裡面有一種拉肚子叫做“下利清谷”,意思就是,拉出來的東西里面還有完整的食物的原來的形狀,比如說昨天吃了金針菇,今天拉的時候還是金針菇……如果只是拉稀的話,是脾陽不足,如果是拉的食物原來的形狀,那樣的拉是腎陽不足,那個時候張仲景最代表的方就是用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宋本沒有加人參,桂林本有加人參。

從這個角度來看四逆湯,你會覺得附子是補腎陽的。可是平常用附子的時候,並不太能夠絕對的把附子歸納於補腎藥,附子好像能夠補充身體很多地方的陽虛,它不確定是絕對藥性歸在腎臟。比如常常用附子當強心劑,就是心臟衰竭的時候要用到很多附子,有很多別的情況要用到附子。可有的時候又的的確確是在補腎陽。跟腎臟有的時候是正相關,有的時候又完全不相關,這個藥性到現在還是蠻懸的。

所以有一些醫生就會說,附子是補陽藥,不是補腎藥,補腎藥的巴戟天、菟絲子之類的,附子用腎來定位它不是那麼適當,當然這也是一種說法,確實很多時候不能說附子一定只作用在腎。

要介紹附子的話,還是要把他們全家都請出場,就是烏頭、附子、側子、天雄、天錐、漏藍子,還有烏喙,這是一整個植物的各個部分。

傷寒雜病論——附子的兄弟姐妹

附子它是一種植物的一個新分株出來的球根。就是附子它的母根叫作烏頭,很瘦很細。附子一坨有很大一顆,烏頭就像花生米一樣小,母根反而瘦瘦的,散散的。烏就是黑色,腎的顏色,所以它是這個東西的源頭,是它這個母株。

母株會牽一個細細的絲,這個細細的須會長出一顆圓圓的新的球根,這個球根叫做附子,它能夠大補先天之氣,補腎氣,以形象來講,因為它像一個小寶寶,用一個臍帶栓在媽媽上面,那條聯絡的絲往往它不粗,很細,以一條細細的絲長成一個小胎兒一樣,所以我們會覺得它當然是補先天的腎氣。

然後還有一點,中醫說腎臟的能量是一種處於未分化的能量,所以有很多種可能性的能量,附子也是一個很有各種可能性的“小孩”,它可以決定它要長成什麼不一樣的大人,決定它是長成烏頭還是長成天雄,這個感覺跟人命門的能量有一點像,就是那種未分化的生命狀態,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它跟腎臟區塊有一些能量上的共鳴。

中醫有一句關於本草的俗話是說“三年為附子,四年為烏頭,五年為天雄”。一般來講附子長到三年就可以了,要變成下一個烏頭之前,它要長得很肥很肥,然後開始長角,我們說頭角崢嶸。預備長出有須的根來,那個時候長出角的附子氣最足最旺,所以中醫界說最好的附子叫做八角大附子,就是它身上長了好幾個角,這樣的附子,氣是最足的,然後它到第四年就散開了,變成下一個烏頭。

傷寒雜病論——附子的兄弟姐妹

有一種附子很小氣,它不願意把能量分給它的下一代,一輩子保持獨身主義,這種小氣的附子,就不變成散開來的根,就一直長大,因為它卻不願意散開,所以就變成長成一條瘦長的,像一根粗釘子一樣,鑽在地下的長條附子,這種叫做天雄,是個老光棍。

其實看畫面就知道天雄是幹什麼的,天雄是中國人的固精藥,用了之後就能夠讓人的元氣不散掉。有時候會拿來治腎臟以下一段地方的腰痛,因為天雄是往下長的,它的陽氣會有一點往下鑽,所以用天雄比較有效。可是藥房最近這些年,天雄越來越短。

不成形的附子有很多種,有比較多的名稱,比如說太旁邊長得不肥不圓的,那種爛的,小的叫做側子,好像小老婆生的孩子就分不到什麼肥田油水;

一種是附子採收以後,裝在竹籃子裡面會從籃子縫裡面裡滾出來的,更小粒的叫漏籃子。

一種附子是營養不良的,就長不到那麼圓圓一坨,瘦瘦的附子,然後也沒有力氣變成烏頭,停在一邊,那這種瘦附子叫做天錐。

現在藥房買不到天雄,天錐倒是多得很。所以同學如果到藥局去買天雄,就多比幾家,如果看到有大長條的就買,沒有的話就用大附子代替就好了,基本上大附子的藥性可以代替天雄,所以買不到好天雄就算了。這就是附子家族。

附子家族是有毒的東西,像烏頭跟天雄之間還有一種東西,就是分兩條叉的天雄,叫烏喙。喙就是鳥嘴,聽說這個最毒,塗在箭上面可以拿來打野獸。[1]

如果用附子入藥,煮的時間不夠,吃了就會把人麻倒,所以這個藥毒性並不小。但它的毒性卻是一個很容易分解的毒性。張仲景處理烏頭的方法最好,就是把烏頭用蜂蜜煮過,然後直接用那個蜂蜜來入藥,那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把烏頭的毒性分解的非常乾淨。

傷寒雜病論——附子的兄弟姐妹

附子的原產地是四川成都旁邊的綿陽縣,古時候的彰明縣赤水鄉,在四川成都會有一個感覺就是成都的毛毛雨,伸手去摸,可以感覺到手被雨打溼,可是看地上雨水積起的水窪,卻看不到漣漪,也就是它水珠小到不會打出漣漪,地上的水窪是平靜無波的,看不到雨點打下去的那個擺盪波紋。這就是偉大的四川的天氣。以前吃一點辣就撐不住,第二天就肚子痛什麼的,在四川的時候麻婆豆腐什麼的都照吃不誤,那裡的空氣是那樣。在這樣的氣候下,跟它相對的存在,附子這種植物會長得出來。

附子是一個陽氣這麼重的藥,它當然有一些物性上特別的地方,中藥的排行榜裡面,是最容易壞掉的藥的頭幾名。如果要採收附子的話,提前就要去他們那個鹽礦裝鹽滷水,回來把附子醃起來。因為附子只要一離開土,放一會兒就壞掉,馬上就會變質,所以要立刻用鹽滷醃起來。現在四川的盧火神就說,其實鹽滷的藥性是很陰寒的,醃了之後會對附子的陽氣有影響,但是我覺得還可以,因為鹽滷醃過的附子,買回來泡水把鹽巴泡掉之後,實際上臨床用的效果還算好,只要把鹽滷泡掉就好了。這樣用鹽滷醃起來,才能儲存,這是採收的時候要經過的一個製程。

還有賣另外一種生附子,就是把鹽滷附子切片,用水沖掉之後立刻曬乾或者烘乾,這樣子的一種生附子還是可以儲存的。

[1] {根據藥用部位不同而名稱不同,古人對此早有論述。《蜀本草》:“烏頭傍出附子,附子傍出側子,兩歧者為烏喙,細長乃至三四寸者為天雄……五物同出而異名。”附子、天雄、側子、烏頭、烏喙皆有散寒作用,但因其氣味厚薄不同而功能主治各異,特點鮮明。曰:“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頭性輕疏,溫脾祛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風疾即用川烏頭”。

“天雄能補下焦命門陽虛,然辛熱走竄,止屬主治風寒溼痺之品。”《本草匯言》:“側子體無定在,其氣熱劣而輕物,專於發散四肢,充達皮毛。”《本草蒙筌》:“烏喙,其氣鋒銳,宜其通、利關節,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