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楊碧薇的《家庭背景》是一首壞詩

2021-12-20由 鄭正西 發表于 漁業

薄荷好借靠譜嗎2021

不可思議,把走藝術極端當“先鋒”,把發起“不穿衣服,只忠實於皮肉骨”的“頹蕩詩派”的雲南流量女詩人楊碧薇,竟然被中國作協官方看上,錄用到魯迅文學院當講師。當下這文壇世道,何處有道可言!

前天我選發了楊碧薇的有名氣的三首詩,群眾普遍留言說沒有一首讀得下去,不少人噁心不已。其中的《家庭背景》是楊碧薇的成名招牌詩。這叫什麼東西?只要是父母生下的任何人,對這首《家庭背景》都應該表示公憤。這首詩壞在哪裡?請看開頭兩段:

《家庭背景》

我的父親是荒誕的,

他年輕時殺人越貨,

晚年一事無成。

我發育後,他看我的眼神,

讓我想起他看他

初戀的那個女人。

我的母親鬢插梔子花,

總是搞不清自己是否穿了衣服

就去逛集市。

如果有人摸她的左乳,

她會把右乳也轉過來讓他摸。

(下略)

有人為這首壞詩辬護說,詩中的“父親”、“母親”不是寫作者的父母親,也不指任何人的父母親。這一說法我同意。文學作品,詩歌,是可以虛構的,作品中的“我”不一定是作者本人。

意思是說,詩中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詩歌意象,是用來隱喻某種事物和思想的。這個我也同意。但是要搞清詩歌中選用意象雖然是自由的,有時也是有底線的。

“意象”是由“意”和“象”組成。“象”是客觀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而且,意象有著可變的意義,比如說“月亮”這個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義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鄉,如“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象徵純潔的愛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還表示寂寞等。還可以這麼說,人世間具有共識的某些美好的意象,有時可以用來作為審醜的載體。比如“秋天”,多用來象徵五穀豐登的收穫時節,或用於表達思念與纏綿的情懷。但從生命交替的觀點去看秋天,“秋天”又可以作為死亡的意象入詩。

儘管許多意象可變,但父母親作為意象的話,不能用來審醜,不能用醜化父母親去隱喻某種事物或思想,哪怕你的隱喻是對的,藝術上是成功的,也是錯誤的。

為什麼有的美好的意象可以用來審醜,而父母親意象不可以?這是因為,父母親是一個人生命的源頭。世上沒有任何事物比父母親更神聖,更崇高,更不可侵犯。世上有很多的愛,唯有父愛、母愛可以驚動天地,可以感泣鬼神,可以與江河同流,與日月同輝。

在人間,沒有一個議題沒有爭議,但父愛、母愛沒有爭議。人與人之間有時不共戴天,但兩個仇敵之間,他們對父母的尊嚴是不互相攻擊且有共識的。文學作品可以冒犯“上帝”,但不可以冒犯父母。

大家知道,伊沙寫有一首名詩《車過黃河》,寫的車過黃河時,眾人都透過車窗觀看母親河的壯麗,而他偏向母親河拉尿,作品要表達的主題是反崇高。反崇高我不作議論,也不反對,但用母親河作為意象,向母親河拉尿隱喻反崇高,每個中華兒女都不能接受。如果你要用詩歌寫反崇高,可以用別的意象。這首詩,同樣是選擇意象的錯誤。

人類非畜,即使畜牲也有父愛母愛。父愛母愛與政治無關,甚至與道德無關。“可憐天下父母心”和“寸草報春暉”,都是生與俱來的人性。詩歌中大寫父親性侵女兒,又醜化母親讓男人摸奶,不管你想隱喻什麼,不管你要表達什麼,都是對天下父母的不敬。詩歌可以這樣無恥,還要詩歌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