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2021-09-05由 黃藥師手記 發表于 漁業

麩炒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1、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中成藥四君子丸、四君子顆粒等。

組成

人參(或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左上白朮,右上茯苓,左下炙甘草,右下黨參

功能

補氣健脾。用於脾胃氣虛證。

症狀常見

氣短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脈虛緩。

應用

(1)四君子湯常加減用於

慢性胃炎、胃腸神經症、胃腸功能減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屬於脾胃虛弱

者。

(2)四君子湯(丸)加陳皮、半夏,為

六君子丸

,比四君子湯多了

燥溼化痰

功效。更適用於脾胃虛弱,食量不多,且

痰多、腹脹、大便溏稀

者。

(3)六君子丸加木香、砂仁,為

香砂六君子丸

。更增加了

行氣

的功效。常用於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常用於噁心嘔吐,

胸脘痞悶(胸悶、胃脹滿不舒),不思飲食,脘腹脹痛(胃脹痛、腹脹痛)

,消瘦倦怠,或氣虛水腫、脹滿等。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脘腹脹痛

注意

(1)本方多為溫補之品,所以,陰虛或實熱證忌用。

(2)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之品,因其易有礙消化,影響藥物吸收。

2、補中益氣湯

《脾胃論》,有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組成

黃芪、人參(或黨參)、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補中益氣湯

功能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要用於3種情況:

(1)脾胃氣虛證。症狀見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蒼白,大便稀薄,脈虛軟。

(2)氣虛下陷證。症狀見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氣短乏力

,舌淡,脈虛。

(3)氣虛發熱。症狀

身熱,自汗,口渴喜熱飲

,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疲倦乏力

應用

常加減用於

慢性胃腸炎、消化性潰瘍、肝炎

、腎炎、疲勞綜合徵、反覆呼吸道感染、低血壓或高血壓、心律失常、血液病、

慢性發熱、臟器下垂(胃下垂、子宮脫垂、腎下垂、脫肛等)

、重症肌無力、乳糜尿、尿崩症、女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放療與化療的副作用等證屬脾胃氣虛或氣虛下陷

者。

注意

(1)陰虛型發熱或內熱熾盛者忌用。

(2)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

(3)忌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3、參苓白朮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可加減入湯藥,有中成藥參苓白朮散。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中成藥均打馬賽克,避免有推薦品牌之嫌)

組成

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炒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參、甘草、白朮、山藥。(《古今醫鑑》版多陳皮一味)

功能

益氣健脾,滲溼止瀉。用於

脾虛夾溼

證。

常見症狀氣短乏力,形體消瘦,胸脘痞悶,厭食,

飲食不化,腸鳴腹瀉

,面色萎黃,或身

體浮腫,或咳嗽氣短,痰白量多

,舌質淡,苔白膩,脈虛緩。

應用

常用於

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

、慢性腎炎緩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證屬脾虛夾溼者。

注意

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用。

4、養胃顆粒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中成藥均打馬賽克,避免有推薦品牌之嫌)

《中國藥典》,中成藥。

組成

黨參、炙黃芪、山藥、陳皮、香附、白芍、烏梅、甘草。

功能

養胃健脾,理氣和中。用於脾虛氣滯所致

胃痛

症狀多見

胃脘不舒,脹滿疼痛,噯氣食少

等。

應用

常用於

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虛氣滯所致胃痛

注意

(1)

胃脘灼熱、反酸,以及胃陰不足所致胃痛者忌用。

(2)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戒菸酒。

(3)重度胃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啟脾丸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中成藥均打馬賽克,避免有推薦品牌之嫌)

《中國藥典》

組成

人參、炒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澤瀉。

功能

健脾和胃。用於脾胃虛弱證。

症狀見

厭食,消化不良

,腹脹便溏等。

應用

常用於

食積、厭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營養不良、寄生蟲病、腹瀉

等。

注意

(1)

溼熱腹瀉、虛寒冷瀉不宜單用本品。

(2)忌食生冷、油膩等補益消化的食品。

6、薯蕷丸

6種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腸胃炎、脾胃虛弱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金匱要略》,傳統丸劑,中成藥。

組成

山藥、甘草、地黃、當歸、炒神曲、大豆黃卷、桂枝、人參、阿膠、麩炒白朮、白芍、川芎、苦杏仁、防風、麥冬、茯苓、柴胡、桔梗、乾薑、白蘞、大棗。

功能

補益氣血,調理脾胃。用於

氣血不足

,脾胃不和證。

症狀多見

身體瘦弱,失眠健忘

,精神倦怠,氣短乏力,自汗盜汗,食慾不振等。

應用

常用於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的

虛勞、胃脘痛、痺症(風溼關節疼痛)、閉經、月經不調

等。

注意

(1)服藥期間,忌食油膩、辛辣、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3)服用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及其製劑。

(4)不宜喝茶,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5)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總結:6種中成藥的比較

(1)

@黃藥師手記

提醒,本篇提到的中成藥均為適用於以脾胃氣虛證為主的脾胃病。所以,

實證不宜,感冒時不宜,或需要加減方後再使用。

(2)

四君子湯

是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很多方劑和中成藥都是化裁自四君子湯。主要用於

氣短乏力,食少便溏等脾胃氣虛

證。

由四君子湯演化的

六君子丸

,更多了

燥溼化痰

的症狀,用於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噁心嘔吐,

痰多腹脹等有痰溼

的症狀。

由四君子湯演化的

香砂六君子丸

,更多了

行氣

功效,用於氣短乏力,不思飲食,

脘腹脹痛,胸脘痞悶等有痰溼兼氣滯

的症狀。

(3)

補中益氣湯

,重點強調可用於

氣虛下陷所致臟器脫垂

,也可以用於

氣虛所致的發熱

(4)

參苓白朮散

,重點在於可用於脾虛兼有

溼證

,症狀多見

腸鳴腹瀉,大便溏稀,或粘馬桶,有未消化的食物

,或身體浮腫,或咳嗽氣短,痰白量多,舌苔白膩。

(5)

養胃顆粒

,強調可用於脾虛兼有

氣滯

胃脹痛

(6)

啟脾丸

,強調可用於厭食,

消化不良

,腹脹便溏。

(7)

薯蕷丸

,來自古方,

長期調理氣血兩虛

,除了調理脾胃虛弱外,還用於虛勞、痺症、月經不調等。

參考資料:

《金匱要略》《脾胃論》《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國藥典》《方劑與中成藥》

本文為黃藥師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請註明來自頭條號黃藥師手記。

文中涉及處方、用法,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其它用途,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需就診,請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處辨證論治。有問題歡迎留言,大家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