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中聯重科數字化轉型記

2023-01-07由 新華社客戶端 發表于 漁業

中聯重科董事長是什麼級別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記者宋振遠劉璐璐白田田)在“工程機械之都”長沙,中聯重科是一家“老資格”企業,它的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在數字化浪潮下,它又是一個勇於嚐鮮的“新玩家”。近期,《經濟參考報》記者走進這家位列全球工程機械前五強的企業,對話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一探其數字化轉型的脈絡。

產品智慧化切入

2014年前後,工程機械行業經過上一輪“井噴式”增長,陷入了低谷。之前行業狂飆的時候,一切都是粗放式的,還沒來得及塗裝的塔吊都能直接被客戶買走。當市場低迷時,前路在哪裡?

彼時,這個問題縈繞在詹純新的心頭。工程師出身的他,決定迴歸“做好產品”這個本源。而國外企業的“工業4。0”給了他啟發,這個概念的核心是“嵌入式感測器”。

從產品的智慧化切入,成了中聯重科的數字化路徑。中聯重科提出4。0產品的“三個自”,即透過加裝嵌入式感測器,實現產品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讓裝置“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

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用於核電站外層安全殼穹頂的吊裝。穹頂有幾個籃球場大,起吊、變幅、升鉤、行走平移、調整、落鉤要一氣呵成,每個螺栓必須嚴絲合縫。中聯重科給起重機裝上100多個感測器,實時感知壓力、載荷、速度等狀態,得以“又輕又準”地完成高難度動作。

截至目前,中聯重科已有近300款4。0產品完成下線,4。0產品在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達到90%以上。

產品智慧化後,過去靠老師傅經驗積累演進的傳統制造業,裝上了“加速器”。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說,原來工程機械裝置是孤立的,現在每臺裝置都裝了感測器,工程師坐在家裡就能知道產品的狀態,產品糾錯、迭代和創新的速度大大加快。

智慧化產品的大資料彙集到中聯重科自己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雲谷工業物聯網平臺。目前,這個平臺已連線約45萬臺套、價值千億元級別的裝置資產,採集超過9000餘種資料引數,其中包括工程機械裝置的工作時長、壓力、檔位、油耗等多類工況資料。

中科雲谷副總經理楊輝說,基於這些資料,可以對關鍵部件進行遠端健康評估、壽命預測和預測性維護,由被動服務變為“主動、預測性服務”。

“產品+感測器”再進一步,還可以“+人工智慧”。中聯重科將此應用於智慧農機和智慧農業,比如收割機透過機器視覺識別作物的長勢和倒伏情況,並自動調整割臺高度,從而提高作業效率。

商業模式再造

產品智慧化只是第一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詹純新琢磨將數字化進一步延伸到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

工程機械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是分銷代理制,這種模式的弊端是效率低、成本高、服務不及時、客戶體驗感不好,企業對風險的把控能力也不強。

“到了數字化時代,不能還是老一套。”變革觸動的是長期形成的慣性思維,阻力自然不小,但詹純新態度堅決:必須顛覆傳統,按照“網際網路思維”做企業。

具體做法是:整個營銷組織“極其扁平化”,企業和客戶之間進行“端到端”管理,所有客戶、業務員全部進入公司總部的大資料平臺,產品、財務等資料在後臺一目瞭然。

楊輝說,新的模式實現“雙贏”。一方面,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企業對於客戶裝置執行狀況與信用等風險的防範更有力;另一方面,客戶透過大資料平臺,也能對裝置進行高效管理,獲得一系列增值服務。

海外市場遵循同樣的邏輯。以往企業“走出去”,要找到既懂產品又瞭解當地市場和客戶需求的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從國內派出的業務員依賴於少數幾個代理商,有的一年也做不了多少單業務,逐漸變得難以為繼。

中聯重科改變玩法,用“海外航空港+本地化地面部隊+產品事業部”的模式,在統一的大資料平臺上,海外業務同樣實現了扁平化管理。

詹純新說,如今在海外,企業和客戶可以實現“端到端”。正是因為有了大資料平臺和網際網路技術,讓商業模式的這種變革成為可能。

“未來工廠”已來

數字化轉型的另一個場景是在生產線,這同樣是顛覆性的。

不久前,位於湖南常德的中聯重科塔機智慧工廠全線投產,其中包括1座“智慧工廠”、2個“燈塔車間”、3座“智慧立庫”、4條“黑燈產線”,生產效率提升至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

這還只是中聯重科工廠數字化的“前哨站”。坐落在長沙高新區的中聯智慧產業城,專案總佔地面積超過10000畝,計劃總投資約1000億元。根據規劃,中聯智慧產業城將佈局建設超過7個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300餘條智慧產線,以及一個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的大資料中心。

這是中聯重科“面向未來、引領20年”的“未來工廠”。透過全價值鏈數字化運營、智慧排產、工業AI、數字孿生、全流程智慧物流、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平臺等多維度結合,中聯智慧產業城要成為“有感知、會思考”的智慧工廠。

“未來的變革將是顛覆性的升級,在數字化驅動下企業會更加靈敏、靈動、靈活,甚至生產製造都可以平臺化。”對於詹純新來說,這家創立近30年的工程機械企業,數字化轉型有著無限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