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

2022-12-02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漁業

橘絡有無什麼含義

橘子在中國的國民度著實是高,無論是比拳頭都要大的醜桔還是一口一個都嫌小的砂糖橘,從東三省到滇廣閩到處都有它們的忠實粉絲。就連小學課本里都少不了它們的蹤跡:冰心的《小桔燈》和朱自清的《背影》中,它們可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呢。

然而,江湖中關於橘子的各種“風言風語”真是不少。這裡蒐集了幾條人氣最高的,請專家來給出正確的解讀。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位於果實底部(與果柄相對位置)的“臍”,其實是脫落的花器官在果實上留下的疤痕。橘子底部的“肚臍”就是花柱脫落的痕跡,多數是點狀的。

這些疤痕主要是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維管束的殘跡,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果實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發育),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臍”。

臍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實中是連續分佈的,不存在明顯的界限來劃分公母,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臍部這一小塊果皮的發育與果實的味道相關。

實際上,柑、橘、橙、柚都屬於柑橘類水果。它們味道的酸與甜,和土質、肥料、日照、樹齡等有直接關係,產地、品種、形狀的不同,橘子的味道也不同。

【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

【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

·橘子的營養·

橘子是柑橘類水果中的一員,味道酸甜,富含維生素 C。柑橘類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達20—30mg/100g。

在缺少新鮮果蔬的冬季,橘子是很好的維生素C來源,基本上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滿足孩子每天一半的維生素C需求。

而且,柑橘中還含有豐富的鉀、類胡蘿蔔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們都是對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在冬天,橘子絕對是為數不多的水果中比較好的一種。

·橘子吃多會上火?·

對於橘子來說,引起“上火”是因為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吃完橘子後之所以會出現口腔組織紅、腫、潰、痛,是因為橘子中的高糖分造成口腔和食道細胞脫水,也可能是其中的果酸讓牙齦感覺不適。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別貪嘴,每天吃個一兩個就可以了,並且在吃完橘子以後及時用清水漱口,就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個症狀。

【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

·吃不吃白絲,全看個人喜好·

橘子外面白色的網狀筋絡被稱之“橘絡”,橘絡實際上是橘子果實中的維管束。它們可以被看作水分和營養物質的“管道”。橘子果實正是有了這一個網狀的物質運輸管道,才能累積水分、有機酸和糖,造就了橘子酸甜的口感。

科學家進行了分析發現,它的成分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纖維,也有一些植物多酚類物質,但是量太少。吃不吃白絲,全看個人喜好。

·如何挑選橘子·

1

看外觀

挑橘子的時候,看到表皮粗糙且有大顆粒的儘量不要選,外形中等大的橘子比較好。而個頭較小的橘子可能生長情況不佳,口感差。

2

看顏色

看橘子顏色也很重要。生長較好的橘子,一般是橙紅色或者橙黃色。外皮蒼黃色的橘子可能不怎麼甜。

【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

3

看芥蒂

橘子的芥蒂部分同樣值得注意。一般芥蒂小的橘子味道比較好,芥蒂較大的橘子味道欠佳。另外,芥蒂凹進去的相對甜一些。

4

看臍

挑選橘子時,看到橘子底部的臍形狀較大且明顯,則味道相對較甜。如果橘子臍是一個小圓,可能澀味較重。

5

按壓

按壓也是挑選橘子的好辦法。如果按壓時,感覺表皮較薄,與果肉之間沒有明顯縫隙,反彈較好,那這種橘子一般又甜又新鮮。如果按壓時感覺表皮很硬,或者能明顯感覺到表皮和果肉之間有縫隙,那橘子可能不太新鮮或味道酸澀。

原標題:《【第498期】關於橘子的那些“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