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50年前蘇州年輕人結婚,如果不去上海走一遭,是搞不定的

2022-09-21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漁業

回力鞋後面有字嗎

50年前蘇州年輕人結婚,如果不去上海走一遭,是搞不定的

近半個世紀前,江南常熟小鎮梅李,有一對年輕人決定結婚,他們沒什麼錢,和幾個好朋友一商量,朋友們決定輪流集資,今年你們出份子幫我辦婚禮,後面幾年我出份子,急用錢的先用,但要請大家吃頓飯,剩下的抓鬮決定順序,這在當時的年輕人中很流行,稱為“打會”。

這對年輕人,攥著“打會”籌來的錢,列了一整張結婚用品清單,發現大部分東西小鎮上都買不到。他們決定去上海。20世紀70年代,小到一隻鋼鐵鍋、搪瓷痰盂,都只有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才會有。更不用說準新娘還要買一些時新的假領子、一雙像樣的新皮鞋撐撐新娘檯面。準新郎盤算著婚宴上迎來送往要準備些飛馬、牡丹牌香菸。人生大事的每一個細節,如果不去上海走一遭,是搞不定的。那個年代的江南小鎮年輕人眼裡,上海什麼都有,什麼都買得到,買東西去上海就對了。聽說要去上海,親戚朋友少不得開些“代購”清單來,一張清單迅速變成了十張。

去上海買東西這件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充足準備的。計劃經濟時代,在哪買?怎麼買?能買多少?有個把上海朋友幫忙,那就方便多了。小夥子特地去食品站找了熟人備點豬油,又託鄉下親戚帶了兩隻雞一籃雞蛋出來,拎著這些禮物,敲響了上海朋友的門。上海朋友一家三代住在重慶路,那個年代也不興住賓館,來了人,總是往家裡招呼,上海朋友把小夫妻倆安頓在自己家,隔天還囑咐弟弟帶著小兩口逛了公園,拍了好多照片。

買菸要煙票,上海朋友家裡人多,自己和弟弟都沒結婚,慷慨地把煙票換了給小夥子,並帶著兩個年輕人走街串巷,把鋼鍋搪瓷痰盂假領子新皮鞋一一置備齊。準新娘看到商店裡的塑膠花,很喜歡,捧了一大束回來,這在小鎮上,也是根本買不到的新潮物什。小夥子看中了一雙回力白色高幫球鞋,思忖再三,一咬牙,買了。

兩個年輕人,帶著對新生活的憧憬,大包小包開開心心回家辦了個既簡單又隆重的喜宴。

塑膠花在家裡插了好多年。那雙回力鞋,只有下完小雨的天氣可以穿,因為這樣,溼軟的泥地上能微微顯出腳底的回力鞋印,走在後面的人能一眼認出來,這件事,多年以後,爸爸得意揚揚地告訴我。

沒錯了,咱爸咱媽就這樣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並在來年有了我。

時間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兩人小日子漸漸寬裕起來,有了一些“非分之想”,比如買個彩色電視機。蹦出這些想法,爸媽自己都被自己嚇了一跳。別說彩色電視機,黑白的在小鎮上都找不到一臺,就是十幾裡外的常熟縣城也買不到。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一臺14吋的金星彩電998元,當時我爸一個月收入才50元,買不買?和我媽合計半天,買!當然,他們又想到了上海朋友。這回是個上海阿姨,上海阿姨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買電視機要排隊,白天上海阿姨邊結毛線邊排隊,晚上讓家裡老爹搬個躺椅來舒舒服服佔著位,在排隊這件事上,上海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智慧。這樣足足排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8點半商店開門,我爸興沖沖趕到接替了收起躺椅的老爹,領到了第4號,店員給了張券,關照憑券下午交錢拿貨。

我爸叫上三伯,下午抬著電視機坐長途公交車回到遠在120裡外小鎮的家,這4個小時,不停有人問,這電視彩色的?幾吋?多少錢?嘖嘖!

回家少不得上房頂,架天線,左騰右挪。往後,每一個丟下飯碗坐到電視機前的晚上,無論颳風下雨,都能聽到我爸獨自在房頂吼:“這樣清楚嗎?這樣呢?”

家裡但凡想要添一件重要或是時髦的東西,爸媽總歸會說要不要去上海買?所以我們家後來漸漸有了上海牌手錶、鳳凰牌腳踏車、飛人牌縫紉機……

最近常常說起的“上海煙火氣”,對於我們這些長三角的鄰居來說,可能就意味著從小到大,這塊無所不有的寶藏土地,以及這塊土地上那個讓你住在他家亭子間,又幫你排三天三夜隊的上海朋友帶給我們的驚喜吧。

上海早就不再是小鎮青年的宇宙中心,爸媽用網購都很順手,全世界的東西都能夠買到。可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是上海給了周邊小鎮青年們信心,相信有些美好的東西,即便不是觸手可及,卻也可以踮腳夠一夠。也是家裡這些熱心熱肺的上海朋友,給了他們安心,小鎮青年的夢想,他們總能想方設法用最現實的方式替你實現。

上海在我們的成長生活裡牢牢地佔據著對外面世界的想象畫面,雖然等我們長大,知道上海根本不是世界的邊界,可是我們也總習慣先到達這裡,再去更遠的地方。彷彿上海是一艘擺渡船,習慣了這裡,便也不再懼怕遠行了。

上海哪裡只是上海人的上海,上海也是我們長三角人的上海。前兩天看到上海、蘇州地區所有鐵路客運恢復辦理客運業務,70歲的老爸已經盤算啥時候來上海維護他的助聽器,他自己找到的這家店,因為開在上海好多年,他總覺得品質更有保證些。老媽也早想來把頭髮染一染、燙一燙。你看,有些信念是不會變的。物資不再緊張,上海卻總有其他讓人心心念唸的地方。我們長三角人總相信,只要上海朋友還在,只要上海的城市氣度品性還在,煙火氣也隨時隨地都在。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本文作者:龐小漪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