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2022-08-31由 宇宙的小小百科 發表于 漁業

大鯢終生生活在水中嗎

隱鰓鯢:遠古倖存者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外表的“醜陋”和人們的不瞭解,隱鰓鯢正面臨絕境。但隱鰓鯢是一種“化石級”的動物。而且,隱鰓鯢種群數量的快速衰減也為人類的生存環境狀況敲響了警鐘。

北美最大的鯢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隱鰓鯢,北美最大的鯢。這個古老的物種屬於隱鰓鯢科,可追溯至大約1億年前,與中國和日本的大鯢關係密切。隱鰓鯢體長為28~60釐米,最長可以達到75釐米。引人注目的是,它們的壽命可超過30年。從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兩棲類是從在水中生活的魚類向真正的陸棲動物演化的一個過渡型別。不過,隱鰓鯢科的動物卻終生生活在水中,它們的成體仍保有鰓裂,主要依靠體側的面板褶皺在水中呼吸。在美國已知有兩個隱鰓鯢亞種:東部隱鰓鯢和奧索卡隱鰓鯢。

這個物種的奇特外觀為其“贏得了”惡劣名聲和大量負面的影響,它的外號甚至包括“鼻涕一樣的水獺”和“地獄犬”。隱鰓鯢的英文名是hellbender,直譯就是“地獄翻滾者”,這個名字的起源尚不清楚,不過一些資料將之歸結於這種鯢在水中行進時緩慢地扭曲動作。當你逮住一隻隱鰓鯢並試圖將它抓在手中時,它就會翻轉和扭動,簡直像是一個正在地獄裡遭受折磨的靈魂。當有垂釣者捕到隱鰓鯢時,常因為對其外觀上的恐懼和無知而殺死它們。他們錯誤地以為隱鰓鯢有毒,會獵食供他們垂釣的其他魚類,或純粹以為可能會帶來厄運。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這種隱秘而巨大的兩棲類動物生活在乾淨、湍急、含氧量高的水中。它們晝伏夜出,用它們那滑溜溜的、富有彈性的扁平身體擠入又大又平的岩石下方,或河底基岩的裂隙中,在那裡捕獵小龍蝦。研究這種動物需要相當的耐心和決心,不過,美國密蘇里州環境保護部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傑夫·布里格勒已準備好迎接挑戰——理由很充分,因為這一物種正面臨困境。

儘管隱鰓鯢或許是從恐龍時代遺留的倖存者,它們卻在最近的幾十年內經歷了種群數量的急劇衰減。據專家估計,美國境內的奧索卡隱鰓鯢野生個體已經從大約3萬隻減少到僅剩1100只。物種數量評估顯示,在未來的75年內,美國的這兩個亞種均處於高度的滅絕風險中——滅絕的可能性超過96%。

為什麼年輕的個體不見了?

研究人員發現,在他們觀察到的隱鰓鯢個體中,大多數都是年長的隱鰓鯢,而很少能發現年幼及年輕的個體。例如,在美國擁有較多隱鰓鯢個體數量的北卡羅來納州,2006~2018年間被觀測和發現的800只隱鰓鯢中,只有五分之一是年輕個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雌性隱鰓鯢在秋天把卵產在岩石的下方,然後便由雄性接手照顧,它們會連續幾個月守護巢穴,猛烈攻擊來犯的掠食者。隱鰓鯢幼體孵化之後,便留在巢中,吸收儲存在體內卵黃中的營養物質,直到幾個月後離巢。布里格勒每年持續不斷地在冬季來到這些河流,就是為了尋找隱鰓鯢幼體。他想要更多地瞭解隱鰓鯢,特別是在隱鰓鯢生命早期這個關鍵階段,究竟發生了什麼?

研究人員在河中發現了隱鰓鯢的卵,這證明隱鰓鯢在野外確實是繁殖了的。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幼體隱鰓鯢難以生存到成年?如果能解開這個謎團,或許就能在這個物種的長期復甦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有關專家認為,關鍵原因可能是它們的淡水棲息地被破壞了。河流上的水壩改變了原本急流的狀態,那是隱鰓鯢適宜的、可以在其中健康成長的環境。與此同時,來自伐木和土地開發遺落的沉積物填滿並堵塞了岩石的角落和空隙,那正是年輕隱鰓鯢賴以棲身之所。由於沒有地方可躲藏,它們變得越來越容易在天敵的掠食行動中受到攻擊,成為獵物。

清潔的水質同樣對這種兩棲動物至關重要。隱鰓鯢透過自身面板從水中獲取身體所需的大部分氧氣,因此流入溪水與河流中的農藥及其他化學汙染物是另一重大隱患。實際上,正因為隱鰓鯢對環境惡化十分敏感,因此它們也可以作為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活生生的“晴雨表”。當像隱鰓鯢這樣的動物開始在環境中急速消失時,正是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訊號——水質出問題了!

“壺菌病”也是隱鰓鯢大規模衰減的罪魁禍首之一。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野外捕獲的165只隱鰓鯢中,就有45只感染了壺菌,感染率達到了27%。此外,其他細菌和真菌也造成隱鰓鯢的感染。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奧索卡隱鰓鯢表現出的傷口癒合不良的現象。被發現的個體中有70%~80%顯示異常,這是否表示隱鰓鯢的免疫系統衰弱?科學家們正在進行遺傳學方面的研究,期待尋找到能夠戰勝病原體的基因,以及具有潛在提高隱鰓鯢免疫力功能的基因。

從遠古時期活到現在的“幸運物種”由於外表醜陋它們正面臨絕境!

保護工作初見成效

生物學家正在教育公眾認識隱鰓鯢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讓人們瞭解到隱鰓鯢其實是一種無害的生物,鼓勵垂釣者將他們捕到的隱鰓鯢放回水中。研究者還勸說土地所有者和農民沿河栽種本地樹種和作物,以形成一個緩衝帶,將土壤侵蝕和化學物質的流入降到最小,並最終提高水的質量。在美國的密蘇里州,研究人員還在一些小溪中安放了一些人工巢箱,用以研究隱鰓鯢的行為,並幫助它們繁育。隱鰓鯢原本屬於這裡,科學家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以確保它們繼續在這裡生存。

“反隱鰓鯢滅絕戰役”上的另一條前線是人工養殖。經過十多年的努力,2011年,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繁殖出了奧索卡隱鰓鯢。目前在美國聖路易斯動物園,人工繁育的隱鰓鯢已有4000只。當這些個體被放回它們的家園時,就將是一次加強野生物種數量的機會,並有助於研究人員瞭解更多影響這個物種的複雜因素。在專家們進一步瞭解發生了什麼事的同時,也正好為這個瀕危物種的復甦換取了寶貴的時間。

研究人員還發現,水的質量,特別是離子濃度和傳導率,在卵的受精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令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的事實:假如水質影響了一隻隱鰓鯢和它精子的生成,那麼很可能也同樣會影響到我們人類。良好的水質對於所有生命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瀕危的“活化石”

活化石,是指那些從曾經的主要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特性的種類,任何與它們類似的物種都只存在於化石中,而沒有現存生物,因此這樣的生物被稱為“活”的化石。

活化石物種們逃過了冰河時代、暖期以及其他的大災難,但現在卻有不少“活化石”都登上了全球獨特進化瀕危物種(EDGE)委員會的名單。它們中的有些並不具備傳統意義上的被保護動物的魅力,因此並不受到歡迎,但它們卻極為重要,因為它們的基因包含有極其重要的進化資訊。

如何搜尋隱鰓鯢

為了尋找隱鰓鯢,研究者們通常的做法是潛入溪水和河流,花費大量的時間翻起大大小小的岩石,期望能找到正躲在下面的隱鰓鯢。然而,對於如此多需要調查的水道,以及如此少的現存動物,這種方法既對其具有侵害性,而且操作上也是非常困難,更別提時間上的損耗了。而對於一種幾近滅絕的物種來說,時間恰恰是最重要的。

幸好,一種新的調查方法能夠幫助生物學家確定某一環境中是否有隱鰓鯢存在——環境DNA檢測。這是一種快速確定環境中是否含有某種動物存在的方法,既快捷,又不會對它們造成任何打擾。

隱鰓鯢和它的亞洲親戚

隱鰓鯢(美國大鯢)的亞洲親戚分別是大鯢屬的中國大鯢和日本大鯢。中國大鯢就是我們俗稱的“娃娃魚”,這個名字來源於其叫聲像嬰兒啼哭的特點。早在1988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就將其列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國的國寶之一。日本大鯢目前是日本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其身體帶有山椒味道,俗稱“大山椒魚”。日本大鯢近年來與中國大鯢雜交問題嚴重,雜交後的個體通常長得特別巨大。

在我國,由於自古以來認為娃娃魚的肉對某些疾病具有神奇的療效,所以除了棲息地的破壞和減少,它們更是面臨著被濫捕的情況,瀕臨滅絕。

兩棲動物是生態系統重要的指示物種

兩棲爬行動物用薄且具有滲透性的面板吸收水分,這意味著任何擴散在水中的化學物質都將直接進入這些動物的血液。因此,它們對包括汙染在內的環境變化極其敏感,是生態系統是否健康的一個有效指示物種。

對於一些棲息在類似於小水塘這樣地點的物種(例如斑點鈍口螈、穴蛙和林蛙)來說,它們自然會經歷種群數戲劇性地大起大落。然而,像隱鰓鯢這樣生活在河流這種穩定環境中的物種,當水質被汙染時,它們的反應簡直就像“煤礦井下的金絲雀”(金絲雀對瓦斯極其敏感,因此被礦工帶入礦井用來監測瓦斯洩漏)。此外,在西北太平洋沿岸高含氧量的河水和溪流中發現的有尾蛙更是一種傑出的指示物種。它們的蝌蚪要花費超過4年的時間才蛻變為蛙,因此有時間對來自上游開發和干擾流域的各種影響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