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2022-06-20由 張先生空間 發表于 漁業

虹雨花園房子多少錢一平

公轉私,現在成了財務人員頭疼的大事了,真的都不能轉嗎?不是的,只要是真實的業務,該轉還是要轉的!

隨著稅務局與銀行金融機構、稅務局與銀保監部門、稅務局與稅務局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大資料下,企業資料勢必越來越準確、資訊越來越透明,針對個人銀行賬戶的監管也會越發嚴格。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從公司賬戶往個人賬戶打款作為取現,這樣做賬,從公司賬和現金賬上貌似沒什麼,但是存在兩個問題:

1、銀行對賬單上體現的不是取現,而是轉賬;

2、身為出納人員,如果把公司賬戶上的資金轉到自己賬戶上,這本身就是違規,一旦有檢查等事情的話就更說不清了。

公司打款給個人,做賬的方法是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

1、公司員工的工資,獎金,可以轉,但是超過個稅起徵點要交稅!

2、報銷的差旅費,辦公費,餐飲費等真實的業務發生後取得的發票收據可以轉。

3、向個人購買的商品可以轉,個人包括自然人和個體,自然人可以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後,憑發票金額直接轉給個人,個體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對公賬戶,可以直接轉入經營者個人卡,並付營業執照身份證做附件即可。

4、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也可以轉,這個是要代扣代繳個數,再就是借款,可以對公支付直接還款!

5、最後就是企業分紅,交個稅後直接轉入私人賬號即可!所以,該轉還是要轉的,也是可以轉的!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6、還可以在稅收優惠區成立個人獨資企業,透過核定徵收後,直接開票提現

個人獨資企業依法不交企業所得稅,而是交個稅。對於高收入個人或者高利潤企業來說無疑都是一種很好的節稅途徑!

案例分析:

這裡以開票500萬,在完全沒有進項發票的條件下為例:

增值稅: 500/1。03*3%=14。56萬

附加稅: 14。56*3%=0。44萬

所得稅: 500/1。03*10%*35%-6。55 =10。44萬

實際納稅額 : 14。56+0。44 +10。44= 25。44 萬。

個稅稅負:2%,綜合稅負5。08%!相比較之前40%的稅負可以說是節省上百萬了!

其中,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金稅四期不僅僅透過你申報的資料,來核實是否異常。可能還會透過企業銀行賬戶、企業相關人員的銀行賬戶、上下游企業相關賬本資料、同行業收入、成本、利潤情況等來稽查比對。

許多 老闆覺得,稅收事宜是財務主管、財務會計的事,老闆不必懂稅款。老闆卻都沒有意識到,企業繳稅是多少,增值稅稅負率多少。並不是稅務局來定,也不是會計來定,只是老闆來定。

由於企業的商業運營模式就是你設計方案的,工作流程就是你設計方案的,你怎麼設計方案,你的稅就如何交?

實際上,合理避稅的方法非常多,只不過我們不瞭解,很容易就觸犯的法律的界限,但只要瞭解了,不僅能安全合理的避,還能省下很多錢!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合理避稅的知識方法,盡在下面這本書中:

當然了,合理避稅的方法還有很多,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小編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套《避稅》的書。如今交稅幾乎是人人都必要的事情,因此學會合理安全避稅,十分重要,學會了之後,可以省很多稅前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在《避稅》一書是這樣的案例知識有大量的講解,愚蠢的老闆在偷稅,聰明的老闆在避稅,智慧的老闆在合理節稅,老闆不是財務,但一定要懂財務。

這本《避稅》一定是老闆、財務的必修課,從稅務籌劃落地方案,到稅務風險例項解析,讓公司老闆個人遠離財稅風險,重構公司的稅務體系,合理節稅,遠離財稅與經營風險,讓公司賺錢穩健。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老闆不用會財務,但一定要懂財務,這本書教你實現企業規範化制度化,經營,提升企業利潤為企業賺錢!!!

並且如今本小店限時特惠,一套

安全避稅

僅需99元,花一頓飯錢,卻可以為你省下更多的錢,再划算不過了!!!

不到一頓飯錢,小投入大收益,有需要的朋友請點選連結購買。

(注: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要走彎路,合法交稅,人人有責)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可以放心大膽地轉了,公轉私這6種情況是允許的,稅負最低只需3%

香VV 避稅無限接近但不逾越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