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2022-05-11由 江郎看史 發表于 畜牧業

嘉善矜惡怎麼讀

最近我在網路上衝浪的時候發現一個角度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遊牧民族為什麼不毀萬里長城?

我仔細一想,這問題還真有點意思。要知道萬里長城是中原文明的一道屏障,在歷史上起到保家衛國的作用。那麼為什麼遊牧民族不毀掉這個屏障?如果把萬里長城毀了,那豈不是可以肆意南下了?

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康熙對萬里長城的認知十分充分,他的話也能解釋為什麼遊牧民族不毀、修萬里長城:

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節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功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千里,養兵幾何,方能分守!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翻譯:皇帝治理天下,絕對不是靠什麼天險,而是以德治之。自從秦朝修築長城以來,漢、唐、宋常常修繕長城。但是那又有什麼用?難道就沒有邊患了嗎?明朝末年,太祖(努爾哈赤)直接統帥大軍長驅直入,明軍土崩瓦解,清軍兵鋒戰無不勝。可見最好的防守方式就是修德安民,民心順了,那天下就順了,邊境自然鞏固,這就是所謂的眾志成城。現在我看到古北口、喜峰口地區的長城損壞了,你們讓我修,但是修長城必須要花錢,而且還要徵發徭役,這不是霍霍百姓嗎?而且長城上千裡,這得養多少兵才能守住?

這是遊牧民族對長城的看法。匈奴、突厥都沒有什麼記載,而且根據史書的記載,長城貌似也沒能防住他們。自秦漢起,遊牧民族經常南下,秦漢有匈奴、隋唐有突厥、兩宋有金元、明末有女真。

今天我們就展開分析一下,遊牧民族眼中的長城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遊牧民族不毀長城,也不修長城。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一城兩防”的萬里長城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那就是長城不止是防遊牧民族,更是防農耕民族,這座長城是“一城兩用”的。

我們翻翻歷史,最早修長城是什麼時候?不是秦朝,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修建長城了。大量的史書、遺址都足以論證,在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燕國就已經修建長征了。而他們修建長城的原因主要是防止遊牧文明的輸入,以及農耕文明的輸出。

當時中原王朝把北方遊牧民族視為蠻夷,齊恆公“尊王攘夷”的思想就是一個重要體現。

遊牧民族是蠻夷,遊牧文明也就被中原所摒棄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還遭到了趙國臣民的一致反對。在這一階段,長城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遊牧民族南下擄掠,同時可能還防止國內的文明輸出到北方。

為什麼說可能?因為截至目前為止,在燕國北方竟然沒有出土過燕國的錢幣。要知道在燕國東部的朝鮮、日本都出土了一些燕國的錢幣(明刀幣),足以證明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產物隨著貿易、交流傳播到了朝鮮、日本等地。

但是在燕國的北方,也就是東胡所統治的區域,竟然沒有出土燕國的錢幣。很明顯,在當時燕國是不與蠻夷做交易的,同時燕國產物也沒有流入東胡。

這一點可能說服力不足,畢竟只是沒有出土文物。但是在秦漢時期,防止國內文明輸出到匈奴,這一點就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秦末時期,大量的百姓為了躲避苛刻的秦法而主動融入北方遊牧文明,以漢將趙破奴為例,本是九原郡的人,但是幼年時期長期在匈奴統治區域生活,後來才回歸漢朝。

當然了,你可以提一個大膽的設想,比如趙破奴就是漢朝打入匈奴的臥底。在匈奴摸清楚後回到漢朝,然後成了霍去病的活地圖。漢朝做過這種事,擔心可能會有匈奴的斥候混進來,所以修長城也能起到檢查過往人員的作用。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受戰亂、苛政的原因,北方臨近遊牧民族的中原人會選擇流入遊牧文明,他們把中原文明傳播到北方草原,從而使遊牧民族迅速發展。秦朝修長城一半原因是阻止匈奴南下,另一半的原因就是阻止百姓流失。(

《漢書·地理志》記載:“定襄、雲中、五原本為戎狄地,頗有趙、齊、衛、楚之徙。”

趙長城、燕長城、秦長城在北方劃了一道,長城以北就是遊牧民族,長城以南就是農耕民族,這個時候長城主要就是起到明確邊境的作用,至於軍事作用很小的。

你看匈奴南下的時候受到阻礙了嗎?我們需要明確長城的作用是什麼,這個作用不止是軍事作用,很多時候還有其他用處。

1:屯兵預警

長城最主要的軍事作用就是屯兵預警,至於阻擊遊牧民族,這一點不顯示,也不可能。因為以古代的生產力,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可以長期在邊境屯兵數十萬。如果只屯兵幾萬的話,分攤到上千裡的長城,兵力極為分散,根本不足以起到阻擊的作用。

長城在大多數時期,都是在重要關口屯兵,比如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等險要之地。而其他地方,大多數都沒幾個兵,只要起到簡單的巡邏工作就好了,遇見敵情能點燃烽火就足以。指望這一點微弱的兵力來阻擊,那是不現實的。

在軍事領域應用到現實的只有屯兵預警這一點,至於其他的一些作用,比如利用長城反包圍入境的遊牧民族、利用長城輸送兵力等等設想,很難落實到現實應用中。

而且從史書中也難找幾例,可能對付一般都盜賊入侵有用,但是真打起仗來,這些作用往往應用不到,因為萬里長城處處都是薄弱口,四處漏風的長城很難起到反包圍的作用,充其量就是能攔截一下游牧民族的馬、輜重車(在明末時就起到了大作用)。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2:阻止民眾到草原

民眾到草原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主動去草原。孔夫子說過“苛政猛如虎”,苛政能把百姓逼到深山老林,也能把百姓逼到草原。秦末時期大量的百姓流入草原,主要就是躲避苛刻的秦法以及農民起義,而且不排除一些在漢朝犯法的人跑到匈奴躲避制裁。

第二個原因就是被動的原因,匈奴每次入侵都會在臨走前擄掠大量的百姓,這些百姓為匈奴提供了有生力量,同時削弱了漢朝北部地區的有生力量。我們都知道,打起仗來,就地徵兵是最有效且最常用的方式。如果北部地區空無一人,那怎麼徵兵?補給怎麼辦?難道每年組織百姓遷移到北方嗎?

漢武帝時期確實做了遷移工作,遷移大量民眾到河西地區,然後在河西屯田戍邊。但是這個遷移工作花了大量的錢,連漢朝都折騰不起幾次。所以必須防止民眾流失,而長城就是防止遊牧民族擄掠百姓的一大利器。

3:管控貿易

在史書中能夠明確找到有關管控貿易的記載。

“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敢犯者棄市!”

“內珠入關者死!”

這兩條就是管控貿易的證據,對於遊牧民族的“內珠”以及漢朝的“鐵器”都是絕對禁止貿易的。同時對於一些重要物資,也是有著一定限制的,比如漢朝的大米要想出口到匈奴,需要徵收68%左右的關稅。《津關令》《九章算術》都有相應的記載,至少證明了在漢朝時期對兩國的貿易是有一定的法律。

唐朝、明朝時期的記載就更為廣泛,精鐵一物是嚴禁出口的。因為在漢朝時期,中原王朝的冶鐵技術就領先於遊牧民族(唐朝時候落後於突厥),所以嚴禁出口到遊牧民族。唐朝時期雖然落後了,但是鐵資源要強於突厥,所以價格上要惠民很多。這種鐵資源主要應用於農具上,有史記載,突厥請求武則天賞賜他們一些農具。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所以明白萬里長城的作用了嗎?明白什麼遊牧民族不拆萬里長城了嗎?因為萬里長城起到了軍事作用很小,甚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了。

中原文明強大的時候,中原政權有能力修繕長城,並且有能力控制長城。如果北方的遊牧民族入境,那麼中原王朝可以組織部隊反擊,同時封鎖長城,禁止向遊牧民族出口東西。

在漢朝時期,南北匈奴分裂之後,南匈奴臣服漢朝,北匈奴拒絕臣服。但是北匈奴向漢朝低頭,請求和親,並且懇求漢朝開放貿易。這一點就是很好的證明,遊牧民族在經濟上依賴中原王朝,開放貿易對他們來說可以解決經濟、民生的問題,他們需要拿草原上的東西來換中原的東西。

如果中原王朝衰弱了,那麼此時的長城就更加沒用了,遊牧民族隨時可以越過長城。明末就是一個具體的體現。

康熙為什麼輕視萬里長城

女真長期與明軍對峙山海關,但是他們也沒有拆萬里長城,因為沒有用。你要想南下,就必須透過山海關,除非你繞路。

怎麼繞路?無非就是翻山越嶺,走一些山路繞過長城。大軍很難走山路,而且大軍如果走了山路,那麼就沒有後勤補給了,你總不能讓輜重兵扛著軍需物資爬山吧。這就是為什麼後金五次深入明軍境內,但是始終未能建立統治的原因,後勤跟不上。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這也是長城起到了作用,中原政權只需要在重要關隘重點把守就好了,這些重點關隘往往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存在。

所以拆普通長城沒有用,只能拆重點關隘。後金主要就是在東北地區,所以他們只能拆山海關一段。但是明軍會讓他們拆嗎?不會,只要明軍駐守山海關,那麼不可能讓他們拆,而且只會不斷加固山海關。

這就是核心所在,

能拆的地方用不著,要拆的地方不讓拆。

最後是如何進關的?就是因為大明失去了民心,吳三桂的反叛致使

我(康熙)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

所以康熙十分看不上萬里長城,並且下令不修邊牆。事實上,康熙的行為還是很有道理的。首先從軍事的角度來說,長城已經沒有敵人了,東北的女真族入主中原,而北方的蒙古部落也沒有反叛清朝。清朝治理蒙古的政策還是起到了效果的,這一點比起中原王朝治理北方遊牧民族,還是很厲害的。

至於貿易、百姓流失的問題,清朝也不需要考慮,因為百姓也沒地方流失。你百姓來來去去,反正都是在清朝的統治區域內,這還有什麼好防範的。秦漢宋明修長城是因為有遊牧民族,但是清朝自己就是遊牧民族啊。

而且從康熙的話中,我們能很明顯感受到,遊牧民族是否入侵,完全取決於中原王朝是否得民心(強弱)。如果中原王朝強大,深得民心,那麼遊牧民族肯定不會入侵。你就好比李世民成了天可汗,周邊的各個民族紛紛上趕著搞好關係。但是李世民弱的時候,北方的突厥就入侵了,甚至兵臨長安,搞了一個渭水之盟。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每當王朝中後期的時候,皇帝往往不得民心,中原政權內部問題不斷,這個時候遊牧民族就開始抬頭,開始試著入侵。等到王朝後期,遊牧民族就會大舉南下。明朝其實就是一個縮影,朱元璋、朱棣北伐的時候,長城沒用到;明末虛弱時,後金大舉南下,光靠一個長城也防不住。

長城可能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我認為很小,畢竟一座長城很難攔住十萬大軍。在遊牧民族眼裡,長城主要起到了封鎖貿易,禁制通商的作用。

你拆這玩意有啥用?讓你拆的地方沒有用,有用的地方不讓你拆。強大的時候不用拆,虛弱的時候也不用拆。這就是長城。

清朝的“長城”

雖然在康熙的禁令下,清朝一直沒有修長城。但是這並不代表清朝就沒有修長城,在晚明時期,還是修了的,只不過修的不是萬里長城。

晚清鎮壓捻軍的時候,清朝就修建了長城。當時曾國藩北上勤王,然後針對捻軍搞出了“長城防禦體系”。其核心就是沿著運河、沙河的岸邊來修築“長城”,實際工程就是修了堅固的牆,用牆來圍困捻軍。這一點史書有大量記載,不需要過多贅述。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清朝初期所修的柳條邊算不算長城?

秦漢宋明都在修萬里長城,為何清朝不修?康熙一番話解釋緣由

柳條邊是清政府在東北修建的工事,先用土推出一道土堤,然後在上面插上柳條。柳條邊的主要作用就是圈起長白山地區(清朝的龍興之地),禁制其他人進入長白山挖人參、狩獵。

這算是長城的雛形吧,雖然沒有萬里長城那麼雄偉,但是其主旨和修建長城的目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