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2022-02-19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畜牧業

蓋瑞牛奶質量怎麼樣

原創: 瑪格南圖片社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4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布魯克林是瑪格南攝影師布魯斯·吉爾登(Bruce Gilden)的成長之地,他的許多早期專案都是在紐約完成,比如對康尼島的拍攝,又如即將被出版商Dewi Lewis再版的《Facing New York》(面對紐約)。

這本書是吉爾登首次大規模集中發表的作品,幾乎算是打開了他後來標誌性的街頭攝影手法的大門。從第五大道的都市白領到度假的家庭,他用色彩飽和並往往用到閃光燈的近距離人像作品,記錄下形形色色的紐約居民。

吉爾登跟我們聊了聊,有關他的書籍、街頭攝影的挑戰、以及拍攝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有什麼優勢。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人,狗,手推車。

美國,紐約,1989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在職業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你斷斷續續地拍攝著紐約。你是如何編輯篩選出最終成書的作品的?

我一如既往,努力挑出最優秀的作品。但話雖如此,也不能光挑好的,每本書都是如此,需要抑和揚、收和放。理想中的成品應該是流暢有度的。在強有力的作品之間,也要有一些映襯或烘托的綠葉。

對我來說有趣的是,在92年那版裡,儘管道理都懂,但我還是漏掉了幾張尤其有力的照片。別問我為什麼……它們現在都被選入新版書籍了。

雖然嚴格說來,書裡的所有作品都沒有標題,但我把選入其中的第一張新作品稱為“最佳街拍”。拍的是一名男子肩上扛著小孩,其他人則是畫框裡的過客。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4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背景裡還有大大的蛋蜜乳標誌牌。這很紐約,是一種用牛奶、巧克力糖漿和氣泡水調成的飲料。很好喝,小孩都會愛死它的。濃郁的巧克力蛋蜜乳,加是Fox的U-Bet糖漿。

我也不知道那張圖為什麼沒有被選入書中,它是我當時的最愛之一,現在依然能在我拍下的作品中排到前二或前三。

新版中收錄的第二章新作,我稱之為“假鬍子”,當然也不是真正的標題。拍的是一對夫婦,那個男的看起來機械木訥,彷彿扯開他的面具後,會發現底下其實是機器。他帶著墨鏡,貼著假鬍子,看起來還有假髮——彷彿他是受到保護的證人之類的……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4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回顧以前的作品,你會不會覺得隨著時間流逝,曾經偏愛的作品好像少了點什麼?還是並沒有碰到這樣的問題?

面對現實吧,好就是好。我在第一次看到Sophie的時候就向她求婚,現在我們已經在一起28年了。所以,我想說的是,我看東西向來眼光又快又準。我愛的東西會一直愛下去。我給予高度評價的作品,後來也極少會掉出我的審美範圍。不過當然了,話雖如此,偶爾總有看走眼的時候。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對我來說最有意思的時候,回看那些在城裡拍攝的更早期的作品——無論是《Facing New York》,還是我下一本即將出版的《Lost and Found》(失物招領),我發現早期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紐約更多元化。以前會去更多不同的地方。

我想,早期時年輕的我都是跟著感覺走,久而久之,我就習慣了去那些個人感覺在同樣的時間裡更有可能拍出更好作品的地方。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是不是也因為有些地方有更多有趣的攝影物件,比如我們常常在你的作品裡看到的“人物”?

首先,未必是某些地方有更多的人物,另一些則更少。只是一些地方人更多,僅此而已。越是人滿為患,你拍出好照片的機會就越大。

拿第五大道來舉個例子。我並不覺得第五大道,比如說跟地蘭西街相比,有更多的人物出沒。事實上,以前的地蘭西街甚至有更多的有趣物件,只是在那裡拍出一張好照片要花的時間更長。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提到“有趣的攝影物件”,另一點要記住的是,我照片裡的很多人其實都是相當平常的。事實上他們可能完全就是普通人。但是儘管如此,你也能夠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這跟用閃光燈有點關係。閃光燈能帶來變化——讓事物更好看,令主要物件更明亮清晰,進而讓照片更具戲劇性。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為了拍出能站得住腳的照片,花時間適應一個地方有多重要?

有時候,你去到某些地方便會立刻感覺到,“這裡不適合我。”真的是這樣的。但是無論在任何地方,就算你覺得這裡可以出片,以及在做長期專案的的時候——一開始,你拿出相機,先拍下幾張,可能就會覺得,“噢,那還挺不錯!”但是,一般在近尾聲的時候,你回顧所有的照片,就會知道開頭的那些並非質量最高的作品。

現在,你可能還是會從最早拍的照片裡挑出幾張,它們可能適合用於出書、辦展或是陪襯其他的作品,然而當你最後真正適應、瞭解一個地方時,其實你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一開始的水平了。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8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對一個地方的瞭解程度,會對創作有什麼影響?

隨著逐漸深挖,瞭解事情都會在什麼地區發生,以及何時才是抓拍的最好時機——作品質量就會提高。我在海地、日本或是紐約完成專案時,都有這樣的體會。

除非你是個傻瓜,不然你完成作品和拍照便總是出於某種動力——不然為什麼要做呢?無論是在日本待的一年,還是天知道我在紐約拍的多少年,我都是這樣認為的。

隨著知識和經驗的增長——當然了,你也得有點天分——也隨著你在一個地方不斷摸索,作品質量會一直提高,直至達到飽和點。

最終,你會覺得這個地方已經被挖透了。就算是我在拍紐約的時候也有同感。你還是可以繼續請我,我也還能拍出相當不錯的照片,但是就個人專案而言,我的確有點厭倦了。

紐約這個地方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同一個城市,人也不是同一批人了。我一直告訴學生,別說你明年會做什麼什麼,現在就去做!要是不做,你和那個地方都可能改變。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你認為,由於熟悉和了解的程度,紐約是不是給你得益最多的地方?

不,我並不這麼認為。我在海地也拍出了大量佳作,在日本也是,紐約也是。其實,如果真正去對比我在一個地方的拍攝時間和拍出來的好照片的數量,我認為紐約並不是單位產出最高的地方。不過話雖如此……要是我在紐約以外的地方工作得更久一些,是不是相應的回報和興趣也更有可能急轉直下……?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一家人走在人滿為患的木板路上。

美國,紐約,康尼島,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出於對紐約的感覺和了解,對你來說,紐約是不是在攝影上更有挖掘的潛力?

我堅信,就算紐約充滿精彩的素材,這裡依然是街頭攝影師最難出頭的地方。

這裡人才匯聚,大家都來拍他們自己的紐約作品。而大部分時候——透過照片——你就會知道他們並非來自紐約。總之看起來就不像是我,或者是蓋瑞·維諾格蘭德(Gary Winogrand)會拍出來的樣子。那是因為我們瞭解紐約,住在紐約,屬於紐約。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在貝爾蒙賽馬場下注。

美國,紐約,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即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師,你也經常能夠感覺出來,他們並沒有完全適應自己工作的地方。很多在紐約誕生的作品也是如此。

我可不是什麼攝影警察局的成員!不是說其他人來紐約就拍不出好作品,我只是想說,身為紐約人,有天然的優勢,而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一個地方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人們也可能用同樣的道理反駁,“那你不也去了日本或是海地拍照……”這裡還有個故事。去到海地的第一天,我就拍了頭上頂著水桶的女人,因為我以前從未見過用頭來運水的人!但是很快我就捫心自問,我這是在幹什麼?然後就停下了這種獵奇。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一家人走在木板路上。

美國,紐約,康尼島,1986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我意識到,這樣拍出來的不過是陳詞濫調,於是著力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並不是說非紐約本地人就不能在這裡拍出好作品,你也可以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積極地體會那種視角,或是就是拍出這個地方給你帶來的感覺。

如果你的性格適合這個地方,如果願意投入時間,那當然可以來到這裡,拍出好的作品。只要深入體會這個城市的脈搏,那就能夠做到。無論是在任何城市或是國家工作,都得花時間全神貫注、聚焦和理解。對了,這也關乎你的攝影天分。

由於個人的工作風格和我本人都比較敏銳,我會去特定的地方待足夠長的時間,為的就是深入體會、增進了解。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1988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你提到“工作風格”,那麼在地點和熟悉度的層面是指什麼?

無論去到哪裡,我都會拍自己,拍我的父親——他在我的攝影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無論在哪裡,我都銘記這一點。當然了,也會因地制宜,因為素材的是一個地方本身,但無論具體在哪,無論素材是什麼,出來的依然會是布魯斯·吉爾登的作品。

我和紐約非常投契。人們可能會說,“那也只是與紐約的某個‘方面’投契吧。”這也對,但是提到“紐約”,你想到的也不會是一個人坐在昏暗的房間裡讀書,對吧?這裡充滿活力,我的照片也是如此。

那就是我照片的有力之處。為什麼要走別人走過的路呢?你要站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我不能超越佈列松,但是可以成為最好的布魯斯·吉爾登。在紐約拍攝的優勢,就在於我是地地道道的紐約人。我的成長背景,我的動向,我的能量——我就是紐約的節奏。我跟這個城市的節奏是同步的。

布魯斯·吉爾登:我是紐約的節奏

美國,紐約,第五大道,1984年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瑪格南圖片社,傳遞影像力量,講述真實故事。

官方微博微信:MagnumPhotos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