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讀了《山海經》這本“寶藏之書”!

2022-02-18由 緩緩有點慢 發表于 畜牧業

令丘山是今天的什麼山

《<山海經> 的世界:妖怪、萬物與星空》是“中華文化新讀”叢書之一,可以說將這“新讀”二字型現得淋漓盡致。

文化為何需要“新讀”?正是因為時光的久遠、歷史的綿延、傳承的斷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後人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了一些不合宜的誤解,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成見。

世人對於《山海經》的認識便是如此。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山海經》早就有了專屬於它自己的“定位”,其中話題最多、討論最熱的,一定要數山海經中的各種怪物,甚至說《山海經》在我們心裡幾乎無異於一本怪物志。

果真如此嗎?

劉宗迪教授在新書《<山海經> 的世界:妖怪、萬物與星空》中就呈現了一個為 《山海經》“祛魅”再“賦魅”的過程——祛除人們對於《山海經》的成見與誤解,並賦予它本該散發、卻掩埋於歷史塵埃中的真正魅力。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讀了《山海經》這本“寶藏之書”!

在解惑的過程中,劉宗迪語調生動幽默,通俗直率,不時間出現的一些感嘆,又讓人深深地體悟到一種跨越千古的浪漫與愉悅,他說後人的很多誤解不過是因為“少見多怪”,然後話鋒一轉又嘆道,“

怪物既不住在深山裡,也不住在大海里,更不住在古人的幻想裡,而是住在我們與古人之間久遠的時光裡

”。

真是一本犀利又浪漫的書啊。

在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不僅會討論那些“流落在外”的小龍蝦該怎麼吃,也會調侃《山海經》中出現的各種“怪物”的食用效果,譬如《山海經·北山經》中就有記載,“(單張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顯然白鵺有著非常不錯的“食療功效”——“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小到咽喉腫痛,大到痴呆犯傻,一隻白鵺解千愁。

有記載是不假,然而現在圖書市場以及網路中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以“怪物”為噱頭進行各種各樣的包裝,從外表到“味道”,五花八門。而《山海經》這樣一部古老的書,竟被包裝成了迎合現代審美的媚俗之物,它不僅像一本“怪物志”,甚至還可以是“食療菜譜”,對於這一點,作者在導言中就先潑了一盆“冷水”,他坦率直言:他們根本沒有讀懂《山海經》!

《山海經》不該被這樣誤讀,就像作者所說,“《山海經》本身像一顆寶石,藏在層層岩石包裹的堅硬外殼中”,而他在這本書中所做的,正是一層一層敲碎那包裹著《山海經》這顆文化寶石的外殼,帶著讀者一起進入到《山海經》的世界揭秘、探寶、追尋來自遠古的真相。

既然要“祛魅”,那免不了要論一論《山海經》中的那些怪物們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讀了《山海經》這本“寶藏之書”!

實際上,它們存在,但它們並不是“怪物”。

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和描述,再經過後人的一番加工想象,那些牛尾蛇身、人面魚身、雙目在背、三頭六目的詭異存在,顯然不會是真實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動物啊,就算經過了千千萬萬年的進化,它們的原始模樣也不該那麼奇形怪狀啊。那麼既然不像真實存在的,會不會是古人的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呢?

在《山經》的描述中,我們看到這些山裡幾乎“無處不怪,無物不怪”,這麼多“怪物”,難道都是編造而來?如果真是想象捏造出來的,我們還真的不得不佩服《山海經》編著者的想象力。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書中所描寫的那些“怪物”確然存在,只不過是我們誤會了。

《山經》中記錄了近五百座山巒、兩百多條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的形狀、習性、功用等等也記錄得一清二楚,甚至枯燥得像是一本調查報告,這樣嚴謹細緻的觀察和記載,並不是志怪小說會呈現的形式,而實際上,《山經》正是唯一一部有幸流傳下來的“官方文書”,它作為國土資源志,詳詳細細地記載了那數百座山、數百條河中的“珍奇異寶”,說它是一本“藏寶圖”也並不為過。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讀了《山海經》這本“寶藏之書”!

那麼再說回書中的那些怪鳥異獸到底從何而來,其實,那些所謂的怪物,不過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尋常動物而已,他們之所以會被描摹成怪物的模樣,實在是後人對它們的驚天大誤會。劉宗迪教授在書中這樣解釋道:“上古博物學尚未建立像現代博物學這樣標準的分類體系、形態學術語體系與描述方式,更沒有博物繪畫術和照明術,要用文字記述向人們介紹一種陌生動物的長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借用人們熟悉的動物進行比方形容,‘拼湊’出形形色色的‘怪物’。” 如此“拼湊”之後,方得書中之怪。

除了揭開《山海經》中“怪物”的真相,書中還解釋了關於“妖”的一些誤解誤傳,那些我們心中“妖獸”可以帶來大旱、大水的特異功能,竟然真的是有科學道理和經驗依據的,實在是有趣。

低頭看大地,再抬頭看星空,《<山海經> 的世界:妖怪、萬物與星空》中,對於“星空”的解讀也是一個重頭戲,更是許多介紹《山海經》的書籍中鮮少涉獵的範圍,因為星空之中有著關於眾神的傳說,星光閃爍的天上屹立著神話裡的神殿。

而作者的一番話更是像極了對於《山海經》中神話內容的“深情告白”:“如果說,在一般人心目中,《山海經》主要是一部好玩的異獸錄、妖怪譜的話,那麼,在學者心目中,《山海經》主要是一部可以填補中國上古神話空白的神話典籍。”

中國並不缺少神話,而《山海經》中記錄的那眾多神怪和故事,則是我們瞭解上古宗教神學真實狀況的一個主要參考途徑。

一部《山海經》,竟然被誤解了這麼多年,劉宗迪教授的這部《<山海經> 的世界:妖怪、萬物與星空》讓我們認識到,這樣一本極盡詳細的博物志、寫遍山川萬物的藏寶圖值得被認真、嚴肅地對待,它是來自遠古聲音的迴響,等待我們以真誠之心去聆聽。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讀了《山海經》這本“寶藏之書”!

《山海經》的世界:妖怪、萬物與星空(失落的天書作者劉宗迪新作,圖文並茂,閱讀山海經的入門佳作)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