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宋元時期的文學

2022-02-04由 芸浦瀟 發表于 畜牧業

雜劇包括喜劇和悲劇嗎

我們再接著講宋元文學。宋元時期的文學,主要包括了北宋、南宋、金、元幾個時期的文學。公元960年,後周檢校太尉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夜之間成了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宋朝是經濟、文化、科學都極其繁榮的時代,甚至遠超於唐朝。這都得利於趙匡胤依文治國的理念。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制定了一個國策,以後歷朝歷代不準殺害文人,可以貶官,可以放逐。這為宋朝的思想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寬鬆的政治環境。此時期出現了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以陸九淵為代表的心學,以葉適為代表的功利學派等,可見宋朝的思想學說發展是比較繁榮的。

宋元時期的文學

同時以歐陽修、蘇軾等為代表的第二次古文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進了中國散文的發展。同時詞進入了空前絕後的繁榮時期,開始取代了唐詩在中國的文學地位,因此宋朝的詞又被後人成為宋詞,它成為了一種文學的象徵。宋朝的繪畫和書法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例如著名的畫家及代表作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等。書法在宋朝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如宋朝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也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以及宋徽宗趙佶獨創了瘦金體。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科技方便以沈括的《夢溪筆談》最為代表。以及金融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宋朝是一個思想、文學、文化極其繁榮的時代,但是軍事比較薄弱,主要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所造成的。如果作為一個文人要選擇一個理想的朝代去生活,我會選擇宋朝。因為這個朝代給文人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文化環境。金國於1127年滅北宋,宋朝南遷成為南宋,形成了兩國南北對峙的形勢。金國的文學發展非常貧乏,主要是以北宋遺民傳承了宋雜劇,得以發展成了金院本。金朝以元好問的文學成就最高,被稱為是金朝文學集大成者,併為元曲的發展打了前戰。另外董解元及他的《西廂記諸宮調》較為有名。元朝於1234年滅金,1279滅南宋,統一了中國。在元朝統治近百年的時間裡,除了散曲和雜劇得到了極好的發展,詩、詞、散文等文學形式發展比較乏力,不值得一提。

宋元時期的文學

宋元時期的文學文體主要以宋詞、元曲、詩、散文、話本小說、戲曲、理學散文、歷史散文為主。其中以宋朝的詞和元朝的曲最為有名。我們前面提到了曲子詞在唐朝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以《雲謠集》和《花間集》為代表。直到五代末,詞的發展已經趨向成熟,並由李煜為代表擴大了詞的寫作範圍,第一次帶領詞走出了春怨秋思、貴婦美女的豔詞範圍,走出了花前月下的詞風。尤其是南唐亡國後,李煜被軟禁在汴京,此時他的筆鋒大轉,詞的題材更廣闊,含意更深沉,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如王國維評價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可見李煜不僅擴大了詞的寫作範圍,還促進詞走出了民間樂工之手,走進了士大夫的生活,像詩一樣成為了官方文學。進一步助推了詞在宋朝文學的領導地位。詞在宋朝分為兩個時期,即為北宋時期和南宋時期。北宋的詞多婉約,南宋的詞多豪放。

宋元時期的文學

宋初以柳永為代表對詞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創造了慢詞,篇幅變大,以市井語入詞,雅俗並陳。柳永也成了當時最流行的詞人。繼柳永之後,蘇軾讓詞風大變,由此詞走出了婉約的風格,開創了豪放詞派。讓後來的詞人眼界大開,進一步提升了詞的文學地位。宋朝的詞人及作品眾多,如《全宋詞》收錄了約有一千三百多人,近二萬首詞。婉約派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蘇軾、賀鑄、 陳亮、岳飛、陸游、辛棄疾等。婉約派以柳永和李清照最為有名,豪放派以蘇軾和辛棄疾最為有名。讀宋詞可讀《宋詞三百首》。宋朝的詩繼承唐詩繼續在發展,無論是詩人數量,還是作品數量都遠遠多於唐朝。例如蘇軾一生寫了二千七百多首詩,陸游一生寫了將近一萬首詩,可見宋朝文人的寫作還是比較勤奮的。但是宋朝詩的成就和影響力卻不及唐朝,在此就不在多過論述。

宋元時期的文學

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第一次古文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第二次古文運動的到來。到了宋朝,散文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以歐陽修作為領導者,開始了第二次古文運動,繼續提倡先秦兩漢的古文文風,進一步強調要文以載道的理念,來反對駢文的寫作方式。緊接著出現了眾多的跟隨者,其中最為有名的如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後人稱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人為“唐宋八大家”。宋朝文人寫出的散文名篇眾多,例如有歐陽修的《朋黨論》《醉翁亭記》。王安石的《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蘇洵的《六國論》,蘇軾的《范增論》《留侯論》《韓非論》等。第二次古文運動促進了律賦走向了文賦,讓律賦的對偶工整、押韻、符合平仄規律、以四言句為主嚴格要求,而變成了文賦的只求韻律,其他不要求。使辭賦得到了解放,變得更自由。代表作有蘇軾的《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歐陽修《秋聲賦》等。

宋元時期的文學

變文到了宋朝發展成了話本小說。變文以說唱為主,話本小說以說為主,又稱說話的底本。文章形式仍然以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其中以散文為主,是採用當時的白話文寫成。因此話本小說開創了中國白話文小說的先河。話本小說主要以講解歷史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後來演變成了元明清的擬話本小說和歷史演義小說 。歷史類話本小說主要有《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全相平話五種》等。民間故事類話本小說如《碾玉觀音》《快嘴李翠蓮記》《錯斬崔寧》等。

宋元時期的文學

北宋雜劇為中國的戲曲發展開創了先河,它在唐朝的參軍戲和歌舞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民間說唱、雜耍、武藝、曲藝等而形成的綜合性戲曲,初步實現了舞曲和故事的結合。宋朝戲曲分可為兩種型別,一種是以滑稽逗樂為主的雜劇。二種是以歌舞為主的雜劇。相傳北宋時期的澤州藝人孔三傳綜合了唐朝教坊大麴、詞調、纏令及北方民間流行的樂曲創造了諸宮調,它為後世戲曲音樂開闢了道路。進一步促進了宋雜劇的發展,為南宋的南戲和元朝的雜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變文的文詞、諸宮調的樂曲和舞臺表演結合形成了北宋的雜劇,文詞形式仍然以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說的部分是散文,唱的部分是韻文,韻文屬於唐曲子詞和宋詞系統。北宋滅亡後,留在金國的雜劇發展成了金院本,包括了豔段和正雜劇兩個部分。去了南宋的雜劇發展成了南戲,包括了豔段、正雜劇、雜扮三個部分。“豔段”是在正劇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雜劇”分為兩段,表演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是雜劇的主要部分。“雜扮”是由民間的滑稽戲演變而來的。金院本後來發展成了元朝的元雜劇,南戲後來發展成了明朝的傳奇戲曲。元朝以元雜劇最為繁盛,南戲衰落,到明清時再次崛起。北宋雜劇文字目前還沒有發現有留存,據傳有《目連救母》的雜劇。金代戲曲有《劉知遠諸宮調》《西廂記諸宮調》等,南宋南戲有《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等。元朝南戲有《白兔記》《荊釵記》、《殺狗記》、《拜月亭記》並稱“四大南戲”。元雜劇最為有名的是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四大悲劇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四大戲劇如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關漢卿的《拜月亭》、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宋元時期的文學

到了宋朝,開始以儒學為中心,融入了佛家和道家學說形成了新的學說,就是我們所說的理學,又被稱為新儒學。以此寫的散文我們稱為理學散文,它屬於諸子散文的一種。代表人物有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等人。二程和朱熹的程朱理學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其次是陸九淵的心學,心學屬理學分支,到了明朝王陽明傳承了陸九淵心學,成了心學集大成者。因此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學說被稱為陸王心學,對後世影響極大。如果對理學感興趣可讀朱熹的《朱子全集》。如果對心學感興趣可讀陸九淵的《陸九淵全集》和明朝王陽明的《王陽明全集》。

宋朝的歷史散文,主要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它是《史記》以外,又一部偉大的歷史鉅作,以編年體的形式記載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同時還有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薛居正的《舊五代史》、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及元朝脫脫的《宋史》《遼史》《金史》。

宋元時期的文學

宋詞進入了金朝,開始由雅詞到俗詞,由文人詞到民間曲,更口語化更接近百姓,並融入了北方的胡曲,字數、音律更自由,成了金朝的民間曲。金朝的民間曲的社會地位和唐朝的曲子詞相似,是一種地位不高而流行於民間的俗謠俚曲。到了元朝統一中國後,透過元好問、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等文人的努力,才開始讓金朝的民間曲走進正統文學,成了元曲,取代了宋詞的文學地位。元曲比宋詞更通俗直接,樸實自然,格律、字數要求相對寬鬆,更貼近底層人民,更接近民歌。元曲比宋詞采用更多的是敘述和鋪陳,更加抒情。元曲分為元雜劇和元散曲。元散曲又稱為今樂府,屬於詩詞系統。元雜劇屬於戲曲系統。元散曲是在宋詞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元戲曲是在金院本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但是歌唱的曲文來源於散曲。散曲是相對於元雜劇整套劇曲而言的。元雜劇是由散曲、唸白、舞蹈、故事情節組合成的整套曲子,以四折一楔子為主。散曲是元雜劇的組成部分。散曲分為三類,一類小令,一類是散套或大令,一類帶過曲。小令是一個宮調,一支曲子組成。散套是一個宮調數支曲子組成。帶過曲是小令的一種,它是由一個宮調,音律相接的兩三支為一曲的曲子。《全元曲》共收錄了兩百八十七位作家,六百三十七種雜劇,四千六百零九首散曲。雜劇如前面我們介紹過的元雜劇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散曲如關漢卿的《碧玉蕭·無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王實甫的《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白樸的《天淨沙·春》《天淨沙·夏》《天淨沙·秋》《天淨沙·冬》等。

宋元時期的文學

總而言之,宋元時期的文學發展,為中國的文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誕生了與唐詩爭豔的宋詞和元曲。話本小說開創了中國白話小說的先河。宋元戲曲完成了中國戲曲的成型和成熟兩個階段,併為明清戲曲的發展做了極好的鋪墊。第二次古文運動的成功,以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為代表使散文大放光彩,為明清的散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在宋朝又誕生了理學,成為了宋元明清幾代的官方思想,是文人科考必學內容,對中國的思想發展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