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辛丑話牛:“耕牛”精神代代傳

2022-01-16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辛丑牛怎麼讀

辛丑話牛:“耕牛”精神代代傳

“疫”這個字人人敬而遠之,但就它的字形結構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裡面的部分其實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關,因為古人認為,瘟疫大都是惡鬼驅役壞東西興風作浪。

“役使”這種行為是人類為了改善生活條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類智慧與社會進步的體現。在我國古代,牛早已成為可供人們役使的一種畜力。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這種農具以及用農具耕田都與役使牛有關。《詩經》有一句:“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中“睆(huan)”的意思是明亮,“服箱”是駕車、拉車,因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車。這兩句詩說的是天空中閃閃發光的牽牛星,它雖然名叫“牽牛”,卻並不是被用來駕車的。從這裡我們可以推斷,當時牛已經成為人們在生活中用於負重、運輸的一種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蘇東坡在一首題為《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的詞中寫道:“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這首詞既寫了春天的景色,同時也是一幅立春時節的民俗風情畫卷,其中的“春牛”,是傳統民俗中人們用泥土、蘆葦或紙於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勸農和催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比較有趣的是,“耕牛”從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與之相對的“犁牛”,在許多古代的工具書中卻被解釋為“雜色牛”。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句中“騂”原本指赤色馬,隨之也指赤色牛等,後來還表示赤紅色。我國古代有崇尚“正色”的傳統,“赤”與“青、黃、白、黑”同屬五種正色,所以,赤紅色的牛馬被視為品相高貴。因此,孔子的這句話是說有雜色皮毛的公牛,生下來的小牛犢卻毛色赤紅,人們可能因為小牛犢出身卑微而不讓它當主角,可是聖明的山神水神也會像人一樣捨棄它嗎?這句話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論英雄”的主張。由這句話後來還引出了“犁牛騂角、犁生騂角”等成語。

實際上,耕牛外表的毛色與樣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服務於農耕等事務的能力與態度。農業是立國之本,勤勞堅韌的耕牛,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農耕的得力助手。在農業現代化程序中,耕牛也正在讓位於人稱“鐵牛”的拖拉機等一系列農業機械,見證了新中國建設事業中新農業的氣象與輝煌。

從另一個角度看,“犁牛騂角”正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一種寫照。中華祖先篳路藍縷,從在大自然中尋覓食物,到草創農耕文明,學會種植、發明農具、蓄養牲畜和興修水利,一步又一步、一代接一代地建立並發展了燦爛的中華農業文化。在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全國人民更是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撫今追昔,正是中華民族這種堅忍不拔、默默奉獻的“耕牛”精神,讓中華民族如山如阜,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張一清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

視覺/實習生 文俊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