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迴光返照”時,人會看到什麼?其實,這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2022-01-08由 潢洋娛樂基地 發表于 畜牧業

人死前自己會有預感嗎

你身邊有人看見過“迴光返照”嗎?一位讀者跟小九分享了他的經歷:

爺爺得了晚期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喪失治癒希望,只能儘量延續生命。剩下的每一天,爺爺都被疾病折磨得很痛苦,

經常疼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發出一句句哀嘆。

突然有一天,爺爺在注射完止痛藥後胃口變好,早飯喝了一大碗稀粥,吃下一個大包子,還讓奶奶中午燉只雞,整點下酒菜,嘴饞了。那天中午,家裡人全都過來陪爺爺吃了一頓飯,下午一點後,

爺爺說要眯一會,結果再也沒醒來

後來我才意識到,當時全家人都聚齊,一起吃飯,

可能是大人們都有所預感了

“迴光返照”時,人會看到什麼?其實,這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還有部分親眼目睹過“迴光返照”的讀者談到:

“整個人好像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

“病像好了一樣,話也變多了”……

“迴光返照”聽起來很神奇,人在臨終前突然精神變好,能吃能喝,難道真的是想拼盡最後一點力量,來記住這個世界嗎?

一、人為什麼會迴光返照

大腦是身體的總指揮官,當走到生命盡頭,各系統、器官相繼衰竭,

大腦就會“孤注一擲”,使腎上腺分泌大量的激素

,加強心臟功能,升高血壓,提高呼吸能力,暫時緩解機體缺氧的情況。

同時,三大營養素(糖類、脂質、蛋白質)的代謝也會加快,調節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暫時滿足體內各器官對能量的需求

。啟動以上緊急機制後,人體的血壓、血糖會暫時回升,心、肺、腎、腦功能也暫時增強,

出現暫時性好轉

“迴光返照”時,人會看到什麼?其實,這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此外,人體內還有一種稱為ATP的物質,具有儲存和供應能量的功能,當人體瀕臨死亡的時候,迅速生成大量ATP,釋放巨大的能量,使人恢復神志、增強食慾,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但這些看似好轉的跡象都是一時性的,很快就會消失,最終衰竭而亡,並且不是人人都會出現。

二、人在臨終前,可能會經歷什麼

在臨終前,部分人除了會出現迴光返照,可能還有其他情況,比如:

1、走馬燈

人死的時候,腦海會像走馬燈一樣,上演一場“回憶殺”,浮現自己過往印象深刻的畫面。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神奇的現象?

腦科學家解釋,可能與大腦裡的

藍斑核

有關。藍斑核是位於腦幹的一個神經核團,具有喚醒與警戒的功能,連線著調節情感和記憶的區域。臨終的時候,大腦力挽狂瀾,藍斑核受到刺激,啟動“回憶模式”,把大腦裡的記憶給激活了。

2、看到一束光

不是所有的

瀕死親歷者

都會經歷“走馬燈”,有的人說自己看到了一道光,穿過黑暗。其實,這道光是

眼部供氧不足

引起的,當身體各系統和器官缺氧的時候,眼睛也不能倖免,會產生光和隧道的幻覺。

“迴光返照”時,人會看到什麼?其實,這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3、出體體驗

還有瀕死經歷者說看到自己靈魂出竅,這種現象叫做“出體體驗”,

是一種感覺錯知

。一項研究發現,刺激大腦右側顳頂聯合區,可以觸發出體體驗。臨床研究也證明,心理疾病、腦損傷、藥物濫用、瀕死體驗等,都會引起出體體驗。

4、聽到有人宣佈死訊

有過瀕死體驗的人還說,自己甚至能聽到醫生宣佈死訊。準確來說,瀕死之人確實可以聽到周圍的各種聲音。《自然》子刊的一篇論文指出,人類在死之前,

最後喪失的感官功能是聽覺

。也就是說,即使患者已經失去了意識,但依然可能聽到外界的聲音。

三、親人在臨終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面對親人的死亡,雖然很痛苦,但我們只能接受他們的離開,在他們臨終前做力所能及之事,讓他們以最舒服的狀態,毫無遺憾地和世界說再見。

喘氣困難——開窗

臨終前,呼吸器官逐漸衰竭,如果沒有人工呼吸機,患者會有窒息感。為了患者病人喘氣困難的症狀,可以開啟風扇,輕輕給點風,或者開啟窗,加強空氣流通。

身體變涼——蓋薄被

臨終前,由於機體大量脫水,血液迴圈量已經大大減少,病人身上會逐漸冰冷、僵硬,這時候可以給病人蓋一層輕薄的被子,既保暖,又不會壓得病人喘不過氣。

“迴光返照”時,人會看到什麼?其實,這是人體最後的掙扎

候鳴聲——側躺

臨終前,口腔周圍的肌肉變得鬆弛,再加上肺部和喉嚨的分泌物增多,病人會發出響亮的候鳴聲,臨床上稱為“臨終喉鳴”。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建議將枕頭墊高一點,或者讓病人側躺。

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這個終點,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念,坦然面對死亡,才是最好的死亡教育。

參考資料:

[1]人在臨死前,為啥會出現“迴光返照”?科學的解釋來了。家庭醫生。 2019-03-26

[2]人死前腦子裡為啥會出現走馬燈? 。中科院物理所 。2021-02-01

[3]陳智超。 認識四大臨終症狀,適當臨床處理[J]。 醫師線上, 2018, 008(032):P。33-3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