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2021-09-04由 能教我學歷史嗎 發表于 畜牧業

雜劇包括元曲嗎

散曲是相對於雜劇而言的,它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但散曲和詞的關係也很密切,又被稱為詞餘。它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詩歌形式,並非戲曲體裁。散曲的興起和北方民族大量進入中原有關,自金代起,北方的女真族就大規模地遷到黃河流域。蒙古和金多年的戰爭直至金朝滅亡,帶來了更多的異族居民。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這些北方民族都有發達的民歌,它們和北方漢族的民歌音樂相互融合,逐漸產生了一種新的抒情曲調。曲調愈加繁多,便構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一一散曲。散曲定型於金末現存最早的可以正式稱為“散曲”的作品,為金末詩人元好問所作。隨著眾多的文人加入進來,散曲在元代逐漸繁盛起來。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散曲形式非常靈活,曲句短至一兩字,長可幾十字不等,而且可以在曲律規定的正字以外新增“襯字”,詞則不行。“襯字”一般加於句首或句中,不可加於句尾,故散曲更顯靈活通俗,生動恣肆。在格律上,和詞相比,散曲韻腳更密,幾乎句句押韻,且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另外,與詞相比給人感覺最大的不同在於作者的語言風格。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詞經過宋代的發展,風格文雅絢麗,而散曲貼近口語。俚俗,詼諧豪辣,尖新,既可抒情敘事,又可議論寫景。俗中帶雅,雅俗共賞。散曲又可分為小令,套數兩類。小令一般只有一隻曲子,由民間小調整理而成。在元代又稱“葉兒”。小令還有“重頭”,“帶過曲”,“集曲”等變體,是根據定的規則將同一曲調重複幾首或不同曲調聯結在一起。套數又稱套曲,散套,是指同一曲調的若干曲子連綴而成,一般都有尾聲。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元代散曲多為雜劇家、詩人兼寫。在元后期也出現了專寫散曲的作家,如元后期最著名的散曲家張可久,就專攻散曲。元代散曲的發展脈絡基本與雜劇相一致,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從金末到元成宗大德年間。這一階段,散曲剛剛興起,但很快就為文人尤其是雜劇作家們所喜愛,得到迅速發展,創作中心也在大都。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雜劇作家兼寫散曲的有關漢卿、王和卿、白樸、馬致遠等。這一時期的散曲貼近生活,質樸風趣,其中馬致遠的作品最多,成績也最大。現存近一百四十首散曲。他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膾炙人口,被後世評論家稱做秋思之祖。

俗中帶雅,尖新豪辣的元代散曲,與雜劇共同創造了元曲的輝煌

元后期散曲中心也轉到南方,吸引了不少南方文人從事散曲創作,成就最大的是南方人張可久。其他比較有名的還有張養浩、喬吉、貫雲石、徐再思等人。另外,睢景臣的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也很有特色,內容獨出心裁,構思巧妙,對最高貴的皇帝給以諷刺和嘲弄,表達了作者思想的進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