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2021-08-07由 童哥聊文化 發表于 畜牧業

衣袖套怎麼做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民族服飾的刺繡針法最常見的屬刺繡了,通常在少數民族服飾的衣袖、套袖、衣襟、盤肩、衣腳、褲腳、裙腳以及帽子等裝飾部位上都能見到。少數民族刺繡最早是以植物纖維紗線在自織的土布戳紗一即單色線繡,或白地蘭花,或藍地白花,粗獷質樸,富於鄉上氣息。現今所見各少數民族服飾多用彩繡,且有平繡和凸繡之分。平繡流行面較廣,凸繡是在底布上多鋪幾層剪紙花,使所繡花卉凸出,有立體感。在黔東南的臺江縣施洞一帶,婦女們為了突出刺繡的立體感,常常將同一紋樣的剪紙作鋪墊,然後在其上施針繡繪,與粵繡為突出浮雕般的藝術效果而用棉絮作底墊的方式異曲同工。

辮繡

]其製作順序是先將剪紙紋樣貼在布料上,再根據紋樣的要求,將八根或十二根綵線套在一個簡單的凳架上,用手工編成三毫米寬的辮帶,按剪紙的輪廓,由外向內將辮帶平盤繞織繡滿,辮帶的走向明顯,呈比平繡更突出的浮雕感和肌理效果;體現出粗獷、樸實、厚重的藝術趣味。辮繡主要用作袖片花、領花、肩花。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辮繡

納錦繡

]其特點是以布料的經緯線戳針,用鎖絲法鎖邊。由於針法以戳為主,因而圓線、曲線較少,均是以適度寬長的直線構成菱形、矩形、三角形等,層層疊套組成各種幾何圖案,一套母題與另一套母題輪換套疊。此法以清水江畔的凱里以及旁海、灣水一帶苗寨最為典型和普遍。

堆繡

]又叫堆花、貼花、補花。其方法是以漿了皂角水的彩色綾子剪成底邊較大的三角形,再把底邊兩角向中摺疊,成為帶尾的小三角形,然後把這些小三角形從花塊的中間起一層比一層稍退後的堆釘起來,有的還在中央釘成一些花紋,制完後,可看出一層層的小尖角,由內向外伸展著,構成各種花鳥圖案。此法過去盛行於雷公山麓四周的臺江、雷山、凱里諸縣市,許多整體的花飾都用堆花,是頭等盛裝的標誌。苗家叫它“

歐趕良

”一即尖角衣,穿戴時不僅必須釘上銀飾構成“

銀衣

”,而且還要佩戴銀冠和數量極多的手串和項圈。由於堆繡費工費時,花費又大,現在已多被各種刺繡取代。雖然少數老年婦女仍用堆繡作飾,但僅限於領花、肩花、袖花等部位,範圍已大為縮小。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堆繡

[疊繡

]疊繡的材料和花瓣的準備同堆繡基本一致,但鋪花方法不同。譬如一朵花,先將花瓣外圍平藝術效果也各異。數紗繡的用途多做繡花、領花、肩花。貴州凱里、黃平、施秉等縣市苗族流行此法。

|

打籽繡

]其做法是在紙花紋樣的邊緣,先用一根以白絲線緊裹在粗棉線上的白線圍住,再用一根普通線把它打緊,然後就在花內插繡。每一針插上來後,先把針在線上繞兩繞,再插下去,形成打結的樣子,並星小圓狀。繡時,一路路的由外往內縮,與一般打毛線從內向外擴形成對比。現在臺江縣革一、凱裡市凱棠等地區的盛裝大都採用這種方法做飾,紋樣以水雲紋為主。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打籽繡

板繡]

先讓蠶在一塊平滑的木板上吐絲,形成一塊板絲,將其壓平,多數染成紅色或綠色,再在上面刺繡,其紋樣以花、鳥、龍、魚、蝴蝶為主要內容,造型古拙、簡潔。現臺江、雷山、凱里、丹寨諸縣市的一些邊遠山區,還零星保留著這種原始的刺繡技藝。1986年5月,小編在三穗縣千戶苗寨寨頭村徵集民族服飾時,看到的板絲繡底色都是原色,是研究早期苗繡的寶貴資料。

鏤繡

]又叫鏤花或扣花。繡時一般不用底樣,全憑繡制者手工操作。針法與平繡頗為不同,從正面刺穿後,又從底面複製回正面,再用線把前後扣聯起來。這種繡法,底花和麵花幾乎一個樣,難分正反之別。只有刺繡技巧較高的姑娘,才採用這種難度較高的繡法,繡出有特色的圖案來,鏤繡主要流行於黔東北和湘西苗族地區。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鏤繡

挑花

]為廣大苗族婦女所專長,其針法有回覆針和十字兩種。前者是根據圖案形狀,每隔四線挑一針,某部位初形挑出即回針,由原針腳再復挑一次,方向與原來相反,回線剛好蓋住其空間。後者是指在經線上用數紗挑十字,再由千百個十字構成各式圖案。十字形體大小,主要取決於布料的粗細,料細五至六紗,料粗只能挑四紗。挑花一般不用底稿,只憑記憶或看“

花種

”,用線從中心向兩面或四周排開,俗稱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花紋。在服飾上較多使用此法的地方,多間用蠟染,並以蠟染紋作底樣。如貴陽市花溪一帶苗族就是這樣。挑花的花紋勻緊,內外兩面都呈現同樣圖案,無正反之別,所以又叫兩面花。兩面花構圖嚴謹,數紗精確,挑出之繡品,兩面能用,多用於手籠、假袖、手帕以及圍裙。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挑花

馬尾繡]

其方法是用自制的白絲線纏繞在馬尾絲上,成為類似琴絃的特製繡線,然後按照剪紙紋樣將纏好的馬尾盤繞在花紋外輪廓上,中間的空隙再用綵線填繡,繡出的圖案有浮雕感,與西周時期的辮子股刺繡填彩手法有相似之處。此法主要流行在貴州黎平縣龍額一帶苗族和鄰近的水族中。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刺繡的針法委實紛繁複雜,每一種針法中往往又派生出若干變體,除了上面所列以外,還有織繡、結繡、繞針繡、抽花之類,不一而足。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刺繡針法在此都能找到其對應物,在現代刺繡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和蹤跡。少數民族刺繡的針法,可追溯到我國先秦以前的傳統手工刺繡技藝,例如辮繡,1976年在陝西寶雞市發掘的西周殉葬文物中,就已經有了這種辮子股刺繡針法的痕跡;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辮繡已相當精緻,幾近苗繡的水平。再如板絲繡,夏商之際曾在中原一帶流行,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的刺繡形式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服飾的刺繡針法繡挑、補貼和編結

辮繡

1982 年湖北江陵出土的楚墓中貴族婦女的服飾實物,其絲絹薄如蟬翼,鎖繡的技法,同現在臺江縣苗族刺繡中必加鎖繡、針腳細密的工藝技法水平相當,難分高下。辮繡、卷繡、盤繡、疊繡、補繡、納紗繡、馬尾繡等針法,源於商周,興至漢唐,而一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些在中原大地上已經演化乃至消失了很久的針法,卻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得以較完整的儲存,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它不但成為研究中國刺繡的起源、發展極有價值的活標本,也為證明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共同淵源提供了佐證。從製作技藝上看,刺繡發展史上的幾種技法一手工絲線刺繡、金銀線繡、珠繡、絨繡、機繡、挑花、補花系列,在少數民族中均有典型範例,堪稱刺繡歷史的“

陳列館

”。這種情況,充分展示了少數民族刺繡藝術王國中無比旖旎的藝術風貌。可以斷言,無論在中華各族刺繡藝術史上,還是在世界刺繡藝術史上,少數民族刺繡都佔據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中國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