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我經歷過最糾結的手術:親手為女孩埋下二次手術的雷

2022-12-01由 真實故事計劃 發表于 畜牧業

出血性疾病包括流鼻血嗎

【非常病例】是三甲一線醫生王婧在蒼衣社開設的故事專欄,記錄她在醫院遇到的令人動容的故事,旨在以醫護人員的視角聚焦醫療現場,解讀生命的殘酷,

真實

呈現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1。

下午掛號的人不少,候診區挨挨擠擠排了一大片,我噼裡啪啦地按照主任的口述打著病歷,沒注意到門被悄悄開啟,兩個人影從外面小心翼翼地挪進來。

我經歷過最糾結的手術:親手為女孩埋下二次手術的雷

屋裡的女病人正半褪著褲子展示上次手術的疤痕,見有人進來頓時又羞又氣:“後面的怎麼不排號!出去!”

主任的眉頭也皺起來:“叫號再進,前面的還沒看完,急什麼!”

門口傳來囁嚅的應聲,我忙裡偷閒地抬頭,瞄見一個嬌小的背影正歪歪扭扭地努力朝外面挪動,伴隨著一陣奇怪的嘎吱聲,小門很快便被合上。

手裡的活兒很快完成,主任利索地交代完手頭患者恢復期的注意事項,順手示意我叫下一號,我起身把頭伸出門外,瞅著顯示屏大聲喊道:“27號,梅花!”

這名字起得實在有些微妙,大廳裡已經隱隱有笑聲傳來。聽到我的招呼聲,角落裡的凳子上馬上站起一個穿著深色上衣的男人,他身旁的椅子上,一個矮小的女孩把拐架在腋下,吃力地站起來。

骨科病人什麼問題都有,拄拐的也不罕見,但她拄的這副拐卻吸引了我的目光。柺杖是木製的,隨著她的移動,不斷髮出嘎吱嘎吱的響聲,引得附近人的目光不斷聚集。

她走得歪歪扭扭,但毫不在意別人的注視。身旁的男人緊緊跟在她身後,一步步伴著她向診室走來。

我縮頭坐回電腦前,繼續奮力打字把上個病例收尾,很快,父女兩人就小心地敲了敲門,然後規規矩矩地走進了診室。

女孩看起來20歲上下,穿著一件T恤衫,雖然身形矮小,但眉眼卻很端正,是有種梅花般的秀氣。女孩身旁的男人看起來五十來歲的樣子,他一直抄著的手伸出來將診療卡遞給我。

我暗自吸了口氣——這隻手上,只有拇指和小指是完整的,其餘三根指頭都只剩下一小節。

我忍住不去瞄他的另一隻手,接過診療卡,打開了她的資訊頁開始錄入。

梅花,女,20歲,河北人。

小姑娘坐下後,先開口道歉:“大夫,剛才對不起……”

主任擺擺手,態度也溫和下來:“什麼問題,說說看。”

女孩的父親扶著她坐下,把拐接在手裡。我這才看清,那副木質柺杖做工有些粗糙,架在腋下的位置用厚布包裹著,堪堪掩去木製的粗糲稜角——怪不得動一動便會發出響聲。

女孩眼神不著痕跡地劃過四周,在我身上略停了停,頭更低了一點,眼神盯在桌角上:“從小走路左腿就瘸,找正骨師傅正過,沒好,長大以後越瘸越嚴重,不拄拐就走不了了。”

她調整著左腿的姿勢,試圖把兩腿並齊伸開:“小時候還不怎麼覺得,越往後越覺得這條壞腿比好腿短了一截,走路也是歪著的。”

她一邊說著,一邊在腰間和腿根處比劃,“近幾年這個位置一走就疼的厲害,拄拐也走不了太遠。”

她又仔細補充了些時間上的細節。我暗自點頭,病人們的病史描述有時候會很混亂,時間線和重點都不是那麼清晰,難得她說得清晰又流暢,簡直像背了稿子一樣。

我順著她的描述,不用主任再多補充,順利地碼好了主訴,主任也滿意地點頭:“躺下,讓我看看腿。”

我起身和女孩的父親一起扶著她往旁邊的檢查床挪過去,床上罩著剛換好的一次性床單,姑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把粉色的無紡布掀起一角,我趕忙攔住:“別掀,給你新鋪的,直接躺上去就好啦。”

我經歷過最糾結的手術:親手為女孩埋下二次手術的雷

女孩又連連道歉,我把床單抻平,助她躺好。

幾項查體下來,主任摘下手套。父女兩人緊張地看著我們,主任臉上看不出波瀾,只平和地問他們:“方便住院嗎?”

我聽得出這話裡的意思,對於這樣一眼就看得出家境困頓的病人,首先要確定他們是否做好了手術的準備,是湊足了手術的條件,還是隻想開點藥緩解一下緊迫的疼痛問題。

這很殘忍,但經濟能力,確實直接決定她能接受的治療水平。

旁邊一直沒開口的父親忙不迭地應著:“方便,這次我們準備好了來的,住院錢已經湊好了,這就交,這就交。”

說著就去掏口袋,我連忙攔住他,主任也搖搖頭:“你們先不用緊張,查體只能大致確認孩子的情況,具體要怎麼治怎麼手術還要檢查一下,不用馬上住院,等檢查結果出來再說,我先開檢查,你帶小姑娘去做。”

“哎,哎。”他連聲應著,揣好各種單據把女孩攙起來,重新拄上拐,父女倆一邊道謝,一邊一步一挪地走出門去。

我看著病歷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幾個字,目送下一位被媽媽抱在懷裡的小病人進門,無聲搖了搖頭。

2。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屬於先天結構畸形中的一種,雖然在成人骨科這種病不算很常見,但在兒外的病歷系統裡,先髖這種病遍地都是。

作為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中國六大城市的新生兒調查顯示其發病率高達3。9%,但好在症狀不算隱匿,到了該學站學走的年紀孩子表現出姿勢異常,家長大都會主動就診。只要這個階段及時手術,孩子幾乎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可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年齡越大,併發問題就越多,治療效果就越差。

我擠在人縫裡伸長脖子看牆上的片子,一邊聽著大主任的教學:“她這種就是典型的拖得太久,當初手法復位失敗,髖關節長期不在正常的解剖位置,現在已經導致股骨頭壞死,所以才有明顯疼痛……”

“還有拖這麼久的!”張悅小聲驚歎,“按說這手術也不大啊,就算兩三歲的時候不治,孩子長大了一直瘸,家長都不當回事的嗎?”

主任沒有正面回答,接著說:“她這種情況比早期單純的髖關節脫位要複雜不少,想完全解決,估計不像兒科處理的常規術式那麼簡單,得做全髖置換了。”

我心裡一提,全髖關節置換治療,這並不是一個年輕患者常見的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