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人命至重,醫者擔當

2022-11-28由 新華社客戶端 發表于 畜牧業

髕骨骨折是大手術嗎

在風險溝通會結束後,凌雲鵬和杜奪月一起走出談話室,二人肩並肩的背影詮釋了醫患“同在一條船上”的“戰友”關係。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張靜編輯顧佳贇

人命至重,醫者擔當

紀錄片《心外紀事》交流會上,醫療領域管理者就相關話題與媒體記者交流

“心外科經常要面對一些非常危重的病例。即便外科醫生技術高超、外科團隊全力以赴,但也會有患者在手術中失去生命。最嚴重的後果,醫生會面對患者家屬質疑,會面對醫院質控部門的評估和稽核。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醫生會操持這樣高風險的手術?答案是請大家放心,一定會有的,而且很多,這就是我們的醫者擔當,是醫生對於社會責任的擔當。”

這段話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心臟外科主任凌雲鵬說的。8月19日中國醫師節當天,以他為主人公之一的北京大學首部觀察型行醫紀錄片《心外紀事》上線。

作為一部“高危病例治療全紀錄”的紀錄長片,該片真實完整記錄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面對一例高危手術病例,醫生群體如何從患者立場出發,充分討論並勇於挑戰高難度手術、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

這是一段醫生和患者互相給對方勇氣與信任的故事,細緻溫潤、娓娓道來,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但代入感又極強。

“正是透過這樣‘真實’的行醫紀錄,這部紀錄片可以讓更多的人真切地感受到‘醫者的人文情懷和責任擔當’,感受到‘醫患間和諧共進的情感’,從而,在醫學本身與社會大眾認知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在醫者初心與患者信任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紀錄片製片人楊麗對《瞭望東方週刊》說。

做不做?

2020年冬,家住北京房山的杜奪月拿著厚厚一沓檢查結果進了凌雲鵬醫生的診室,第一句話是:“您是凌主任嗎?快救救我母親吧!”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杜奪月的眼睛還是會溼潤。據杜奪月回憶,母親從2019年以後基本就24小時離不開人,多次心衰,住院出院不久後又住院出院,來回折騰成了常態,“病危通知書都簽了好幾回”,北醫三院成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髕骨骨折做過手術、腹主動脈瘤,起搏器、放支架、心絞痛、多次入院……”凌雲鵬翻看著杜奪月母親的病例,思索著如何能更好地實施救治。

杜奪月的母親王淑亭79歲,入院的時候身體狀態很差:不能下床走路,進食困難,貧血……疾病診斷為冠心病,護理級別為一級。

“手術本身難度並不是很大,醫生所擔心的是,患者本身一系列的合併症增加了手術風險。”凌雲鵬對《瞭望東方週刊》說,“但是不是因為有這些難度就不應該做手術?不是。”

住院調理了兩個星期,王淑亭的身體狀況漸漸好轉,可以下地走路,練習吹球能吹起2~3個球,能舉起礦泉水瓶,每天,杜奪月都悉心照料母親,患者本人也十分有信心,積極配合鍛鍊。

在這半個月內,凌雲鵬所在科室進行了認真的病例討論。討論會是一次激烈的觀點交鋒,並且質疑的聲音佔大多數。

“手術怎麼做?”凌雲鵬一句話開端,引來眾人反對。

“不光是討論技術問題,關鍵是要討論醫療指導思想問題。手術就算成功,但是病人能夠獲益多少?這已經是超過醫學本身的問題,要獲益到什麼程度,活幾年,還是提高她的活動度?”心臟外科教授解基嚴建議不做。

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趙鴻開始算機率:“血管三支病變、肺功能很差、腎臟功能處於邊緣狀態,住院期間持續用藥的情況下都會有心絞痛。如果獲益太少就不要動她。擇期手術20%失敗率,這就是高風險,有可能離不開重症監護室,有可能要花很多錢……”

凌雲鵬仔細聽著,手指卻不自覺地動。這個細節在後來幾次溝通中被杜奪月捕捉到:“凌主任一提到做手術手就會不自覺地動,很興奮,證明他對手術有把握。”

儘管反對的聲音不少,但凌雲鵬心底早已有了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權利。不能說因為我覺得她的手術風險大,就剝奪了她追求生存的權利”。

人命至重,醫者擔當

《心外紀事》劇照

同在一條船

全程跟拍下來,《心外紀事》紀錄片導演王超認為杜奪月和王淑亭幾乎是一對完美病人和完美家屬。近些年,多起極端傷醫事件的發生給社會公眾形成一種醫患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的印象,然而在病房裡拍攝多日的王超,看到最多的還是同在一條船上、守望相助、互相信任的醫患關係。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醫患關係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之一。而醫患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基礎在於雙方的良好溝通。從第一次見面的“救救我母親”到將母親推進手術室,杜奪月對凌雲鵬都是百分百信任。王淑亭,從入院第一天開始,每天都在積極鍛鍊、努力為手術創造好的身體條件,王超從沒見過她抱怨沮喪,對手術的任何結果也都能坦然接受。

凌雲鵬認為:“對醫生來說,下決心做手術有兩點很重要:第一個是患者的狀態,首先是身體機能的狀態,包括鍛鍊康復的情況。第二個來自於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對醫生的信任。特別是這種高危手術,因為他信得過,對你的診療是放心的,互相信任我們才敢去做。”

這臺失敗率有20%的高危手術之所以能順利完成,與醫生的責任擔當、患者自身的堅強及家屬的無條件信任有直接關係。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在風險溝通會結束後,凌雲鵬和杜奪月一起走出談話室,二人肩並肩的背影詮釋了醫患“同在一條船上”的“戰友”關係。

當然,優秀的醫生才值得患者信任和寄託。

醫者擔當,積極作為。心外科是醫學史上最後一個被攻破的禁區,被稱為“醫學界的皇冠”,醫師的培養週期也最長。作為醫學之路上的探索者,35歲就做主刀的凌雲鵬在小切口搭橋手術、微創冠脈搭橋手術上頗有建樹。

他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小本子,裡面是一個個患者心臟結構圖,思考手術方案時,他的手習慣動來動去,時不時畫兩筆,思路清晰。

“正是這麼穩的狀態和較高的醫學素養,才值得患者將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託付出去。”王超說。

增進信任

影片結尾有一個並不是很起眼的鏡頭,凌雲鵬拿著保潔阿姨的水壺,給辦公室的一株綠植噴水。楊麗解讀為,一方面讓人感覺一位外科主任在各種忙碌的間歇,是以這種方式來緩解壓力的;另一方面,也讓人感覺到他對“生命”的愛與呵護是時時刻刻的。

“很早就知道做醫生如履薄冰,但是真正有體會還是做了很多年心外科醫生後,我們醫生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能救活。其實醫生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人、一個病人。”凌雲鵬說。

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繫系主任韓啟德院士在著作《醫學的溫度》中提到:“醫生面對的不僅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忘記醫學的初心。”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北醫三院院長喬傑院士認為,醫學是人學,醫道重溫度。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才能創造有價值的醫療。北大醫學十分重視醫學人文建設,醫術與醫德並重,是北醫“厚道”精神的體現。

秉承這樣重溫度的價值觀,北醫三院從醫院管理模式創新到優質服務護理等多方面探索新路徑,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增進醫患瞭解與信任。

“提前介入”談話機制就是北醫三院在和諧醫患方面的一大創新體制。

北醫三院黨委書記金昌曉介紹,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權正是促進和諧醫患關係的前提。在此背景下,北醫三院實施了“提前介入”談話機制,支援臨床科室開展高風險診療。這一機制改變以往溝通模式,對於技術難度高、病情危重的患者情況,由科室向醫務處提出申請,在醫務處的主導與見證下進行的醫方、患方、院方,必要時增加律師方的多方溝通模式。這一機制從2003年開始啟動,一直持續改進,受到了全院臨床科室的認可,受到醫患雙方的肯定。

作為一線醫生,凌雲鵬也感受到近些年北醫三院在醫學人文與醫院文化建設上所做的工作成效。“醫院經常會舉辦關於增進醫患信任的小型講座,透過醫學人文對醫生進行再教育。”凌雲鵬說,“對醫生來講,不僅要有高超的醫療技術,還要學會與患者溝通。要有溝通的意願和能力。特別是溝通意願,這是醫學素養、職業素養裡很重要的一點。然後在溝透過程中,大家再去明確治療方案,逐漸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

除此之外,當下要改善醫患關係,韓啟德認為,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透過改革使得醫療服務結構性矛盾得到緩解,讓更多病人到基層就醫,享受更好的全科醫療服務。要堅持正確的醫學技術發展方向,把我們主要的投入、主要的精力用於適合的技術,發展對公眾健康最大效率、最正面的技術,還要健全保護醫護人員的法制法規。

8月19日,《心外紀事》上線。據王超介紹,拍攝這部片子時關注患者和醫生雙方在精神狀態上要承受的壓力,用了較多鏡頭試圖展示雙方的內心世界。

網友看完深有感觸,有的人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有的人感嘆醫者仁心和醫患之間的真情實感——“以小見大地呈現了醫務工作中最真實的一面,讓社會大眾看到醫患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真情實感”“咦,你看前面那個穿白衣服的人,在發光~”“孝順的兒子、勇敢的母親、仁心的醫者,人世間的美好”……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也認為,在當前大量的醫療健康類紀錄片中,此片的表達更加剋制和真誠,用冷靜的鏡頭語言帶來人們對生命和醫患關係的思考。“沒有過度渲染情緒,而是真實記錄了病人和醫生相攜共同戰勝疾病的經歷,可以感受出對科學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