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八大菜系魯菜特點丨知道請收藏

2021-07-25由 美食生命力 發表于 畜牧業

魯菜的特點是什麼

八大菜系魯菜特點丨知道請收藏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對北京、天津、華北、東北地區烹調技術的發展影響很大。

八大菜系魯菜特點丨知道請收藏

2500年前源於山東的儒家學派奠定了中國飲食注重精細、中和、健康的審美取向;1600年《齊民要術》總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調技法的框架;明清時期大量山東廚師和菜品進入宮廷,使魯菜雍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的風格特點進一步得到昇華。

“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史記·貨殖列傳》)。”山東位於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省內彙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而最適合每一種的食材的烹飪技法各不相同,豐富的食材品種直接激發了魯菜烹飪技法的豐富多樣。山東大地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加上兩千多年來浸潤著儒家學派“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精神追求,終成魯菜系的洋洋大觀。

八大菜系魯菜特點丨知道請收藏

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拔絲,尤其是爆、扒素為世人所稱道。

“烹飪之道,如火中取寶。不及則生,稍過則老,爭之於俄頃,失之於須臾”。爆的技法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稱之為“食在中國,火在山東”。同時,由於山東民風樸實,待客豪爽,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豐盛實惠,注重質量,受孔子禮食思想的影響,講究排場和飲食禮儀。

正規筵席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魚翅席”、“翅鮑席”、“海參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體現出魯菜典雅大氣的一面。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魯菜系逐漸形成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佈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

濟南風味是魯菜的主體,在山東境內影響極大。濟南菜以湯菜最為著名,俗話有“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其清湯、奶湯製法在《齊民要術》中都有記載,濟南菜注重爆、炒、燒、炸、烤、氽等烹調方法。濟南菜講究實惠,風格濃重、渾厚,清香、鮮嫩。

膠東風味流派的形成,大約在明清時代,以清末最盛。膠東菜講究用料,刀工精細,口味清爽脆嫩,保持菜餚的原汁原味,長於海鮮製作,尤以烹製小海鮮見長。由於原料獨特,加上技術精湛,因而構成了膠東菜的風味特色:它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為主。

孔府菜歷史悠久,烹調技藝精湛,獨具一格,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調技藝和傳統名菜,都是代代承襲。世世相傳,經久不衰。孔府菜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孔府的歷代成員,秉承孔子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遺訓,素精飲饌。對菜餚的製作極為考究,要求不僅料精,細作,火候嚴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於變換調劑,應時新鮮,以飽其口福。

八大菜系魯菜特點丨知道請收藏

孔府菜用料極其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到瓜,果,菜,椒或山林野菜等,都可烹製出佳蔬美味。孔府菜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調技法全面。傳統的孔府菜世代相承,由此成為中國飲食界中經歷年代最久、文化品位最高的食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