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傳承200多年 四川劍閣“騾馬會”由傳統牲畜交易變農耕文化展示

2022-08-30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騾馬肉都賣到哪裡了

傳承200多年 四川劍閣“騾馬會”由傳統牲畜交易變農耕文化展示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4月6日,農曆2月25日,廣元市劍閣縣秀鍾鄉一年一度的“騾馬會”拉開帷幕。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把這個小場鎮擠得“水洩不通”,濛濛細雨也未阻擋他們的熱情。場鎮人頭攢動,農用物資一應俱全,牛羊市場交易繁忙……

傳承200多年 四川劍閣“騾馬會”由傳統牲畜交易變農耕文化展示

秀鍾鄉曾經是古騾馬道,上通廣元、陝西,下達中壩、成都的重要交通口岸,商賈雲集,來往賓客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秀鍾鄉均要舉行盛大的“騾馬會”,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秀鍾鄉騾馬會過去是川北久負盛名的傳統牲畜交易會,至今依然是本地和周邊鄉鎮群眾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為了買到中意的牛,我一大早就來了,轉了許久,就是喜歡我手裡的這一隻!我家裡已經有四頭牛了,再加上這隻,家裡就有五隻牛了!”76歲的張大爺來自柳溝鎮五羊村,手裡牽著剛剛買入的黃牛的牽引繩,笑得眉眼彎彎。“這頭黃牛已經生產過兩胎了,正是‘年輕力壯’的好時候,現在還懷著第三胎,用不了多久,家裡就又要多隻小牛了。”當天,張大爺買入黃牛最終成交價是16600元。

傳承200多年 四川劍閣“騾馬會”由傳統牲畜交易變農耕文化展示

“牲畜交易,討價還價可有大講究。”來自梓潼縣許州鎮67歲的牛生意經紀人嚴以聰說,“買賣牲畜要先看,憑眼力決定價格。”想知道牛的年齡,從而判斷出牛的身體素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牛的牙齒。根據牛牙齒的更換和脫落情況來判斷牛的年齡,有一句最直接簡單的“行話”:“黃牛齊口你莫買,水牛齊口你莫賣!”齊口,即隅齒長得與其他門齒一樣齊,牛全部門齒都已更換齊全,年齡約4歲9個月。

“搖頭不算點頭算,騾馬交易就靠誠信,是雙方自願溝通價格,由不得你買,也由不得你賣。”嚴以聰說,在傳統的牲畜交易過程中,是透過相互摸手的方式講價,均用古樸的“行話”交流價格:兩個牛販子埋著頭,把二說成“臺”,三說成“斜”,四說成“插”,五說成“拐”,六說成“勞”,七說成“條”,八說成“敲”,九說成“轉彎”……

傳承200多年 四川劍閣“騾馬會”由傳統牲畜交易變農耕文化展示

隨著歷史變遷,秀鍾鄉騾馬會已逐步演變為以各種牲畜、農產品、農具交易為主的農耕文化展示,主要作用是以備春耕生產之用。秀鍾鄉作為傳統農業強鄉,始終堅持穩中求進與與時俱進並舉。2020年該鄉出欄生豬45000頭、肉牛1200頭、羊4000只、小家禽16萬羽以上,培育養殖專合社4個、家庭農場16個;引進返鄉創業企業家建成萬頭生豬現代化養殖場1個,年出欄24000頭,全鄉生豬人均出欄率全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