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2022-08-27由 北青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天氣要素主要包括什麼

15個筆記本整齊排列

筆記內容是劉長龍

54年來記錄的每日天氣

南京83歲老人劉長龍

從1969年開始,每日記錄天氣情況!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劉長龍和他的15本記錄冊

“ 可能還是40℃。”8月15日,劉長龍站家中的陽臺上,望著窗外的烈日,“ 我記錄這麼多年,今年夏天氣溫特別高,持續時間還特別長……”他頭髮花白,但身體硬朗,提及記錄天氣的習慣,思路很清晰。這是他青年時就感興趣的事。小本子裡不僅記錄了天氣,也記錄了他的人生點滴。

種菜種出記錄天氣的想法

劉長龍年輕時對氣象感興趣,高中就想考氣象系,但最終沒有被錄取。1961年,他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因為沒有什麼經驗,用了三年時間才基本掌握作物的生長規律。“ 蔬菜生長對氣溫要求比較高,我就產生了記錄每日天氣,以更好了解作物生長的想法。”

當時條件比較艱苦,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劉長龍憑著一個溫度計記錄氣溫。頭天晚上,他把溫度計掛在長1。5米左右的竹竿上,插在家門口的田地裡。早上5 點,也是出門勞作的時間,他記下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算作早上的氣溫。然後再把溫度計收回來,掛在家後門口的通風處,下午2點再看看溫度,算作中午的氣溫。

“ 溫度計要是一直掛在外面,中午太陽暴曬,那個記錄不準。一般來說,一天之中最熱是在下午2點左右,我以這個時間的溫度算作中午的氣溫。晚上的話,就是估計個大概。”劉長龍在記錄天氣時,還會記錄菜苗的長勢,以此嘗試總結作物生長規律。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劉長龍總結作物生長規律

現代快報記者在筆記本上看到,“(1974 年)今年的春菜秧是 2 月 14 日種,2 月 28 日出苗,春茼蒿是 2 月 15 日種,3 月 3 日出苗。今年在播種、覆土等方面都比去年有所改進 ……”“(1974 年 3 月 11 日)根據我個人觀察和實踐,春菜秧、春楊花蘿蔔在最低溫度零下 4-5 ℃時,一兩天之內,秧苗不會死去。”“(1975 年 3 月 1 日)明年應該提前至 1 月下旬就下苗,或在 2 月上旬。下苗前,應該把種子泡一下,最好溫度在 20 ℃左右 ……”

正因為如此,劉長龍種的菜比別人的要好一些。

54年、15個筆記本記錄“ 每日天氣 ”

當了18年的農民後,1979年,劉長龍進入校辦工廠。儘管身份轉變了,但是他堅持記錄天氣的習慣沒有改變,不過後來條件好了,他還會參考氣象臺的天氣預報。

2008年,劉長龍和家人搬進邁皋橋附近小高層。“ 在高樓大廈裡還用溫度計測就不太準確了,只好按照氣象臺的播報和多年來的經驗感受記錄氣溫。” 至今,劉長龍已堅持記錄每日天氣54年,用了15個筆記本。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 1971年7月23日劉長龍記錄看到雙彩虹

他按照日期、天氣、雲量、風向、溫度(早、中、晚)等要素一行行記錄。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他的記錄中,今年 8 月 11 日至 8 月 15 日,中午的溫度都維持在 39~40 ℃。

“ 我每天都會出去轉一圈,要是中午出去的話,都感覺頭沉沉的,胸悶悶的。我最近很關注氣象臺的播報,想知道為什麼熱。” 劉長龍回憶說,印象中夏天好像比以前熱多了,不過冬天卻沒有以前冷了。“ 小時候家裡平房冬天結冰錐,能一直拖到地上,現在早就看不到了。”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 2013 年 8 月和 2022 年 8 月的天氣

除了今年夏天8月酷熱難耐,在劉長龍的印象中,2003年和2013年的8月,氣溫也比較高。比如 2003 年 8 月 2 日,“ 天氣晴,少雲,下午 3 時起,烏雲密佈,但暴雨未下,悶熱難當,西南風 3-4 級,早上 30 ℃,中午 40 ℃,晚上 35 ℃。”2013 年 8 月 7 日,“ 天氣晴,少雲,絮狀雲,西南風 3-4 級,早上 28 ℃,中午 39 ℃,晚上 32 ℃。”

現代快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劉長龍的記錄與氣象臺歷史資料基本相符。據悉,進入 21 世紀以來,南京在 2003 年、2013 年和 2017 年時最高氣溫超過 40 ℃,且均發生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

雙彩虹奇觀、3 月中旬下鵝毛大雪、有輕微晃感的地震 …… 除了每日天氣,劉長龍還記錄下自己遇到過的一些現象。“(1976 年 3 月 18 日)今下午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是罕見的一場春雪 ……”“(1979 年 7 月 9 日)我生平第一次發現了地動,同時房子也像火車一樣,輕微地顛晃起來 ……”

南京83歲氣象愛好者記錄“每日天氣”,記了54年……

△ 1976年3月18日劉長龍記錄罕見春雪

記錄每日天氣,也記錄人生冷暖

劉長龍曾自學過一些氣象知識。“ 我看過幾本相關的書,比如有本《看雲識天氣》的小冊子,就經常拿出來翻翻看。” 由此,他記錄的雲量、風力等級和風向一般是根據自身經驗和掌握的氣象知識綜合判斷的。“ 風力等級一般按照這個標準判斷,0 級煙柱直衝天,1 級青煙隨風偏,2 級風來吹臉面,3 級葉動紅旗展,4 級風吹飛紙片,5 級帶葉小樹搖 …… 還有一些諺語,比如‘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雲往東,一場風;雲往南,水成潭;雲往西,水悽悽;雲往北,曬乾麥。’等等。”

氣象知識逐漸豐富,人生閱歷也不斷增長。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劉長龍類似 “ 日記 ” 方式的天氣記錄中,也夾雜著屬於個人、家庭以及社會變化的記錄。比如,1979 年 3 月,他從一個農民轉成工人。他寫 “ 這是我家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我個人的重要轉折點 …… 我決心在新的崗位上努力學習,鑽研技術。” 還有他個人的遊記、孩子的成長變化、家裡親人的離世、孫子的誕生、國家重大會議的召開等。

劉長龍說:“ 我對氣象非常感興趣,所以在堅持記錄,也會一直記錄下去。”

記者:王新月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