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奮鬥者 正青春】張桂敏的質檢人生:用"牛角尖"精神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22-07-31由 海外網 發表于 畜牧業

裝牛角尖的人會怎樣

央廣網寧波5月5日訊息(記者 劉欣瑩 通訊員 李斐飛 樂佳順)“我不希望落後於別人,我想做的事情,我想學的東西,遇到再多困難我都不會退縮。”近日,寧波牛奶集團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經理助理張桂敏在接受2019-2021年度寧波市江北區“勞動模範”表彰時如是說。

【奮鬥者 正青春】張桂敏的質檢人生:用"牛角尖"精神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10年6月,張桂敏在安徽農業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同年9月,入職寧波牛奶集團,成為質檢組裡的一員,自此,她開始與常溫牛奶、精密儀器打交道。

在公司裡,質檢組是一個重要班組,乳品的質量安全都把控在他們手中。首先,他們得在供方選擇上把好第一道關,其次在進貨檢驗中按要求逐批把關,最後才能將這些原料灌裝成牛奶走進千家萬戶。

“一個人學習是不夠的,一起進步才是關鍵。”張桂敏作為技術主管,發揮著“兵頭將尾”的帶頭作用,在考取了有機稽核員、無公害產品內審員、食品高階檢驗工和工程師等一系列證書後,開始帶“徒弟”。她將自己學習總結出的經驗,傾囊相授,保證檢驗人員每個人都取得檢測證書,能獨立操作3臺以上精密儀器,使原料、過程產品、成品質量得到有效檢測監控,讓全市人民每天喝上放心奶。

【奮鬥者 正青春】張桂敏的質檢人生:用"牛角尖"精神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研發,在別人眼裡是一份充滿趣味的工作,創造出更優質的事物,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對於科研人員而言,卻意味著反反覆覆的嘗試和試驗。張桂敏就是這麼一個整天泡在實驗一線的研發人員。

按照國家規定,使用抗生素藥物後一定時間內的乳汁,不得作為供人食用的原料。同時國家在《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中規定,生鮮乳中不得檢出抗生素。

然而就中國奶牛飼養環境而言,牛奶的絕對“無抗”較難達到,針對這種情況,市場上出現了“抗生素分解劑”,該分解劑可選擇性分解牛奶中殘留的β-內醯胺抗生素,其成分就是β-內醯胺酶。

為完成β-內醯胺酶檢測科研任務,在炎熱的夏天,張桂敏帶領質檢組成員進駐牧場,透過對不同牛隻、不同儲存條件、不同儲存時間的牛乳進行分析檢測,找出了生牛乳中β-內醯胺酶含量與生牛乳中細菌總數含量之間的關係,掌握了β-內醯胺酶和細菌含量之間對正的規律,彌補了國家衛生部公佈的方法中牛奶β-內醯胺酶檢測方法不足的問題,填補了乳品行業的檢查方法和標準。

“乳品行業的發展早已不是簡單侷限於‘量’的追求,而是更聚焦於‘質’的提升和創新的要求。”在張桂敏看來,品質消費已經不再是小眾需求,而是逐漸過渡為大眾市場的“剛需”。“就乳品行業來說,消費者選擇一盒牛奶,開始更多考量的,是否能買到更安心的產品質量、更高的標準、更嚴苛的檢測。”早在2017年,張桂敏就建立了農業養殖標準化和質量管理標準化,讓企業競爭力走在行業前列。

【奮鬥者 正青春】張桂敏的質檢人生:用"牛角尖"精神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與質檢組共同成長的11年裡,張桂敏攻克了很多難題,從“小分子有機汙染物快速通用檢測技術”,到“從複合穀物粒益生菌酸奶的研究與開發”,從奶牛群遺傳改良領域到“陽光工廠”建設專案,每個階段,都能增加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而在不同階段中,張桂敏打動同事的,始終是不放棄絲毫希望的“牛角尖”精神。再小的希望,也不能忽視,不放棄一絲絲成功的轉機。

如今,張桂敏已有滿滿的榮譽加身,但面對成績她依然不驕不躁,她期待在未來解開更多的謎題,更好地守護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