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查出心臟病後2年沒吃過肉,義烏大伯日漸消瘦、渾身無力……

2022-07-09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畜牧業

雞消瘦但又吃是什麼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金南星

作為一名營養科醫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營養科的李曉林見過不少因為減肥不吃肉的患者。但最近,他接診了一個大伯,他竟因為心臟病整整2年沒有吃肉。結果,心臟病沒好,他卻日漸消瘦,被診斷為輕度貧血和營養不良。

查出心臟病後2年沒吃過肉,義烏大伯日漸消瘦、渾身無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義烏陳大伯半年前發現自己的腳開始出現浮腫的情況,“腳背上一按一個坑”,起初他沒放在心上。但後來腳腫的越來越厲害,並且經常起床時眼前發黑,渾身無力,人也日漸消瘦。

陳大伯這才感覺身體不對勁,決定到浙大四院來看看。經檢查發現,陳大伯血清白蛋白較低,且伴有輕度貧血。李曉林醫生告訴他現在存在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

陳大伯表示十分驚訝,他說“我平時吃得不少呀!”。但在李曉林仔細詢問後發現,陳大伯近兩年的飲食結構極其不均衡,一日三餐僅食用穀類和蔬菜,幾乎不吃任何肉類,也沒有食用蛋類、奶製品及豆製品的習慣。

李曉林提醒他,應該要增加肉類、蛋類及奶製品等食物,陳大伯疑惑地表示

“心臟病能吃肉嗎?”

查出心臟病後2年沒吃過肉,義烏大伯日漸消瘦、渾身無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來這位陳大伯在2年前因胸悶不適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冠心病”,從此以後他認為自己的心臟病是吃肉吃出來的,他便再也不吃任何肉類,長此以往才導致現在營養不良的狀況。

那麼究竟冠心病患者能不能吃肉呢?李曉林說,答案自然是肯定的。2020年1月2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 & World Report)年度飲食榜單釋出,綜合考慮營養完整性、安全性以及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力,地中海飲食模式被評選為第一。

據資料顯示,地中海沿岸國家的人們壽命更長、更少遭受各類疾病的困擾,他們的秘密也許就是積極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以及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是一種飲食模式,對於具體吃什麼沒有嚴格的規定,它的基本原則是多吃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堅果、橄欖油和香料;每週至少吃兩次魚或者海鮮,適量吃各類家禽、雞蛋以及乳製品,紅肉不是絕對禁忌。

此外,地中海飲食不僅教你怎麼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適當的運動也應該包括其中。散步是地中海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當然養花種菜、做普拉提、瑜伽、跳舞,任何你喜歡的運動都可以。建議成年人每週要有兩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

查出心臟病後2年沒吃過肉,義烏大伯日漸消瘦、渾身無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如何合理健康攝入動物性食物也有明確說明。魚、禽、畜、蛋類均屬於動物性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此類食物蛋白質含量普遍較高,且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利用率高。

(一)、 水產品類

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推薦首選。

(二)、禽類

去皮禽類脂肪含量也相對較低,其脂肪酸組成優於畜類脂肪,推薦次選。

(三)、畜類

畜肉類也就是通俗講的“紅肉”,畜肉類脂肪含量較多,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發病風險。但是,瘦肉中脂肪含量較低,因此,適量進食瘦肉是可以的。

(四)、蛋類

蛋類各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營養價值高,其中,蛋黃是蛋類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集中部位,富含磷脂和膽鹼,雖然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但只要控制每日攝入量,對健康仍然有益,因此吃雞蛋建議不要丟棄蛋黃。

目前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攝入畜肉較多,禽類和水產品攝入不足,對居民營養健康不利,需要調整比例。建議成人每天平均攝入水產類40-75g,禽畜肉類40-75g,蛋類40-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另外,烹調方式對動物性食物的營養成分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煙燻和醃製肉在熏製和醃製過程中,易遭受多環芳烴類和甲醛等多種有害物質的汙染,過多攝入可增加某些腫瘤的發生風險。且煙燻和醃製肉多數含鹽量較高,對維持心臟健康不利。

李曉林總結:

1。心臟病患者並非不能吃肉,而是要懂得合理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例如:豬/牛裡脊、去皮去內臟雞/鴨肉、魚肉和蝦肉等。

2。注意使用健康的烹調方式,推薦蒸、煮、燉、燜、清炒等,儘量避免油煎、油炸、燒烤、醃製。

3。除適當進食肉類外,還應適當攝入蛋類、奶類和豆製品,保證優質蛋白攝入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