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徐州:傳承古運河文脈 打造樣板式名片

2022-06-26由 中國江蘇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名片樣板有什麼樣式的

徐州:傳承古運河文脈 打造樣板式名片

◎文/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 見習記者 尹思源 圖/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兩漢風範徐州城,千年文脈戶部山。作為擁有2000多年曆史積澱和300多年商業傳承的老徐州城市文化記憶,戶部山(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是徐州商業文化、大運河文化、民宿文化的薈萃地,各種文化在這片區域綿延疊加、交融影響、相互促進,擦亮了徐州的歷史文化名片。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戶部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緊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定位,聚力省級高品位步行街建設,統籌推進文化保護傳承、業態調整、文旅互動、形象提升、專案建設等重點工作,打造樣板式大運河“文化名片”,以實際成效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徐州段建設。

■彌足珍貴

一座戶部山 半部徐州史

戶部山(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由戶部山和回龍窩兩部分組成。戶部山街區整體佈局以名勝古蹟戲馬臺景區為核心,依山順勢,分頂層(狀元街)、二層(翰林街)和底層三大區域。其中以商貿為主的底層區域由彭城南路商業步行街、馬市街和5個露天商業廣場組成,入駐企業、商戶2000餘家。回龍窩街區由回龍窩仿古商業區和快哉亭公園組成,前者於2018年全面開街,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內有城牆博物館和55間商鋪。

自古以來,伴運河而生的戶部山便因運河而興,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是大運河文化帶上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蹟。緩步走進戶部山古建築群,所望皆是青磚黛瓦的府邸,這裡不僅有甲第官宦之家,也有書香門第之府,依山而建的民居鱗次櫛比,參差錯落,既有北方的規整劃一,也有南方的曲折秀美。

“戶部山古民居外表內斂,內部張揚,充分體現了溫、良、恭、謙、讓的儒家君子之道,也體現出傳統社會仁、義、禮、智、信的人文精神。”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明清建築保護中心副主任、徐州民俗學會會長李春雷在介紹這片土地時,饒有興致地講述了徽商餘家大院、晉商翟家大院、蘇商鄭家大院等古建築的歷史與人文,這些古建築兼有徽派、蘇南園林和晉西北等建築的特點,不僅反映出戶部山曾經匯聚了大江南北商業精英,也詮釋了徐州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枯木逢春

在機遇中重煥生機

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傳統文化的載體和歷史演進的見證。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面對現代與傳統的碰撞,唯有更好地將歷史街區與現代產業經濟相結合,才能促進歷史文化街區枯木逢春,在機遇中重煥生機。

2008年,我市開始對戶部山街區進行全面整治改造,提檔升級的戶部山街區漸漸變為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旅遊綜合功能服務區。之後,堅持規劃與投入結合,按照“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統一”原則,街區開始探索建立文物日常保護修繕機制,先後完成戶部山古民居和權謹牌坊修繕、狀元府和老鹽店搶修、戲馬臺景區景觀提升等12項文物保護修繕工作。

2015年,回龍窩街區改造納入城建重點工程。為體現原汁原味的老徐州風貌,保留傳統建築樣式,達到修舊如舊的視覺效果,回龍窩街區採用古舊建築材料,使用古代施工工藝,以求再現百年前古街風貌,重塑經典老徐州民居。經過改造升級,回龍窩徹底告別了過去“老破小”的棚戶區面貌,成為了集商務、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老街巷“蝶變”新樣板。一座座老建築煥發生機,讓歷史文化街區重現昔日風貌的同時,也有了今日的城市特色,成為濃縮“老徐州”風韻的新時代城市標籤。

■華彩重現

逐步成為徐州文旅新地標

從傳統走向現代,從過去走向未來。今天的戶部山(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正立足“高品質文化街區、高效益商業街區、高顏值生態街區”定位,做好“增文、聚商、提品”的文章。

據瞭解,街區近年來先後舉辦了年俗文化節、戶部山研學遊、“雲旅遊”直播、“千年戶部山·夜來更精彩”“拉魂腔·運河情”等系列活動,在滿足廣大遊客文化旅遊休閒需求的同時,不斷推進文旅商融合發展。街區還定期在民俗館進行戲曲、舞臺劇、小戲小品演出;引導剪紙、香包、泥塑、麵塑等非遺傳承人在民俗館設立展示,推動戶部山成為傳絕活、聚產業的非遺文化傳承品牌。著力開展以知名小吃、特色美食、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為核心的“月光集市”主題夜市,並結合節慶定期組織各類演出活動,打造以老徐州記憶為主題的多元化夜色品牌。而為了進一步加快共建共享,跟進與文化名城相適應的“生活品質之城”步伐,我市還不斷探索“文化+旅遊”“文化+產業”模式,全面提升戶部山(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陳展水平、最佳化經營業態、豐富文旅活動,推動旅遊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如今的戶部山、回龍窩,已成為徐州經濟繁榮的新亮點、文明街市的形象點、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商業發展的交融點。這片華彩重現的土地,正以新形象展現新風貌,逐步成為徐州文化旅遊新地標,樣板式大運河文化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