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四川三臺:一盤迴鍋肉裡的“育種經”

2022-06-23由 新華社 發表于 畜牧業

良種母豬仔多少錢一頭

回鍋肉是川菜館子裡頗受歡迎的菜品,一盤香噴噴的回鍋肉端上桌,瞬間喚醒味蕾,讓人口水直流。

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然而,長期以來國內的生豬養殖較為依賴國外的豬種,在生豬良種繁育體系中,種豬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晶片”。面對生豬種源“卡脖子”問題,豬企如何破局?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現代農業(生豬種業)產業園裡,一派忙碌的景象。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光輝原種場中,工作人員正在對種豬進行體型外貌評定、生長肥育效能評定、產肉效能評定、繁殖效能評定等一系列常規效能測定工作,並結合全基因組測定結果,篩選優質種豬。

“我們每年要窩選出幾千頭優質豬仔進行表型評測和遺傳評估,公豬的終選率在5%以內,母豬在30%以內,同時要對這些豬進行全基因組測定,每一頭種豬的測定成本在200元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將最好的種豬選出來,同時避免出現性狀分離和退化。”鐵騎力士集團豬業事業部育種技術部經理楊小亮說。

為突破生豬種源“卡脖子”技術瓶頸,三臺縣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綿陽師範學院、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簽訂縣校所合作協議,共同建設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智慧化豬種選育提供科研技術支撐。

整合資源優勢,探索聯合育種新模式。2021年,三臺縣依託四川農業大學李學偉教授團隊和7家生豬種業龍頭企業,以“1+7+N”模式,成立了生豬聯合育種創新中心,共建區域性共享種公豬站及優質精液推廣體系。

“專案達產後,企業透過共享豬精液的方式進行遺傳資源交流,從全省7家生豬種業龍頭企業的核心種群中優選1200頭純種公豬,實現場間種豬測定資料共享、大規模聯合遺傳評估,提高區域性遺傳改良效率。”三臺縣農業農村局畜牧飼料股股長黃家陵說。

除了聯合育種,培育豬種自主品牌也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的重要途徑。

四川農業大學和四川鐵騎力士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過近20年的持續努力,培育出“天府肉豬”配套系。“科研院校聯合企業進行新品種(配套系)培育,後期由企業主導選育和轉化已經成為生豬繁育體系育繁推一體化的重要途徑,這樣做既能保證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又能極大促進擺脫對‘洋豬種’的依賴。”楊小亮說。

四川三臺:一盤迴鍋肉裡的“育種經”

圖為“川藏黑豬”商品豬。(受訪單位供圖)

同時,我國豬種資源十分豐富,四川省畜科院利用國內外優質遺傳資源,歷經14年技術攻關培育出了“川藏黑豬”配套系,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自主智慧財產權。

目前,四川省三臺縣現代農業(生豬種業)產業園已建成2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4個千頭以上擴繁場、106個規模以上養殖場,配套熟食品加工園、有機肥廠、國家生豬交易市場—四川市場等專案,打造了育繁推、產加銷等優質生豬全產業鏈。(記者馮家順、高健鈞、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