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第八章農用地質量分等和農用地定級(二)《土地估價基礎與實務》

2022-05-18由 今日這些事兒 發表于 農業

如何確定土地等級

(七)土地經濟系數計算方法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分指定作物計算,一種是綜合計算。

1.分指定作物計算

(1)初步劃分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

各等值區應滿足以下條件:

1)等值區間“產量—成本”指數有明顯差異;

2)等值區的邊界不打破村級行政單位的完整性。

(2)計算土地經濟系數

(3)計算等值區土地經濟系數

(4)修訂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

以指定作物土地經濟系數基本一致為原則,參考其他自然、經濟條件的差異,對初步劃分的等值

區進行邊界訂正。訂正後的等值區要滿足:

1)等值區各樣點經濟系數值

X

±2S 之間(

X

表示平均值;S 表示差);

2)等值區間經濟系數平均值有一定差值;

3)等值區邊界兩邊的經濟系數值具有突變特徵。

(5)編制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圖

根據修訂後的指定作物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編制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圖。

2。綜合計算

實際工作中,也可以不區別指定作物,直接編制綜合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圖。

二、農用地定級

(一)基本概念

1。農用地

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

2。農用地級

在行政區內,依據構成土地質量的自然屬性、社會經濟狀況和區位條件,根據地方土地管理和實

際情況需要,遵照與委託方要求相一致的原則,即根據一定的農用地定級目的,按照規定的方法和程式進行的農用地質量綜合、定量評定,劃分出的農用地級別。

3。修正法

在農用地質量分等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定級目的,選擇區位條件、耕作便利度等因素計算修正系

數,對分等成果進行修正,評定出農用地級別的方法。

4。因素法

透過對構成土地質量的自然屬性、社會經濟狀況和區位條件的綜合分析,確定因素因子體系及影

響權重,計算單元因素總分值,以此為依據客觀評定農用地級別的方法。

5。樣地法

以選定的標準樣地為參照,建立定級因素計分規則,透過比較,計算定級單元因素分值,評定農

用地級別的方法。

(二)農用地等級價的關係

農用地定級和農用地分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其中分等是定級的基礎工作,但兩者的關係是具

備非常關聯性內容的,在這裡也體現土地價格的影響,土地價格是兩者的具體量化內容。

(三)農用地定級的原則

1.綜合分析原則

農用地質量等級是各種自然屬性、社會經濟狀況和區位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農用地定級是以造

成土地質量差異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為基礎。

2.主導因素原則

農用地定級是根據影響農用地級別的因素因子的種類及作用的差異,重點分析對農用地質量及土

地利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主導因素,突出主導因素對定級結果的作用。

3.土地收益差異原則

農用地定級要能反映土地自然質量條件、土地利用水平、社會經濟水平的差異對土地生產力水平

及土地收益水平的影響。

4.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原則

農用地定級是把定性的、經驗的分析進行量化,以定量計算為主。對現階段難以定量的自然屬性、

社會經濟狀況和區位條件採用必要的定性分析,將定性分析的結果進行量化,並運用於農用地定級成

果的確定中,提高農用地定級成果的精度。

(四)農用地定級的程式

1.確定定級方法;

2。 確定定級因素;

3.計算定級因素分值;

4.編制定級因素因子分值圖;

5.劃分定級單元;

6。 計算定級單元各定級因素分值

7.計算定級指數,初步劃分土地級別;

8.校驗和調整初步定級成果;

9.統計和量算面積;

10.編制圖件、報告和基礎資料彙編

(五)農用地定級的方法

(一)修正法

1。確定修正基礎

明確本次定級是以自然質量分(CLi)、自然質量等指數(Ri)、利用等指數(Yi)、經濟等指數(Gi)或其

他分等資料中的哪種資料作為修正基礎。

2。確定修正因素

1)修正因素選擇範圍

2)確定修正因素

3。資料整理與量化

1)現有資料初步整理

主要整理定級區域農用地質量分等資料,包括分等時收集的各種基礎資料、分等中間成果及最終

成果等。主要內容為:

a)根據定級需要,對分等資料進行復核、分類和分析論證;

b)對不能滿足定級工作要求的資料做好記錄,以便進行補充調查。

2)修正因素資料整理與量化

4。外業調查

外業調查宜結合分等工作進行;外業調查可根據定級指數的計算需要,側重農用地區位條件、耕

作便利程度等修正因素資料。

5。編制定級修正因素分值圖

6.劃分定級單元

7。計算單元修正因素質量分

將定級單元圖疊置在定級修正因素分值圖上,採用規定的方法對單元內定級因素分值進行取值和

計算。

8.計算修正係數

9.編制修正係數圖

10.計算定級指數

(二)因素法

1. 確定定級因素體系及權重

1)選擇定級因素的原則

選擇定級因素的原則如下:

a)主導因素原則:選取本地區對土地級別影響起主導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導因素對定級結果的作

用;

b)差異性原則:定級因素對不同區域的影響要有較大的差異,因素因子指標值有較大的變化範圍;

c) 相對穩定性原則:所選取的因素要有相對穩定性,避免選取易變因素;

d) 可行性原則:農用地定級工作的深度要與當地現有資料和技術水平相協調,可從現有資料中

選取定級因素,必要時進行野外補測。

2)確定方法

選用特爾菲法、因素成對比較法、層次分析法等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確定因素及權重。開展農用

地定級的地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篩選給出的定級因素。

2.編制“定級因素~質量分”關係表

3.檢驗

4.定級資料整理與量化

1)定級因素資料整理

農用地定級因素資料整理包括以下內容:

a) 整理核實定級因素資料,資料不足時,需要進行外業補充調查;

b)將定級因素資料標註在工作底圖上。

2)定級因素因子指標量化

根據定級因素對農用地級別的影響方式確定量化方法。確定量化方法如下:

a) 面狀因素:指定級因素指標的優劣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如土壤質地),面狀因素是非擴散性因素,量化方法採用最大最小值法或均值度法;

b) 線狀因素:指定級因素指標的優劣不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還對一定距離範圍內的農用地產生影響(如交通條件),線狀因素是平行擴散性因素,隨著距離的增加,其影響強度按一定規律衰減,量化方法採用直線衰減法或指數衰減法;

c) 點狀因素:指定級因素指標的優劣不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還對其周圍農用地產生影響(如農貿中心),點狀因素是同心圓擴散性因素,量化方法採用直線衰減法或指數衰減法;

d)對於有交叉影響的因素因子(如各級農貿中心、道路等),需要進行功能分割或衰減迭加處理。

5。外業調查

1)工作內容

農用地定級外業調查的工作內容如下:

a)根據定級任務書的要求確定調查內容;

b)對無法從相關業務部門直接獲取的因素因子資料,採用實地調查的方法收集;

c)對現勢性較差的資料進行校核修正;

d)收集當地農民或熟悉情況的農技人員對農用地質量的經驗評價結果,用於樣點的輔助選取和定級成果的校驗。

②工作要求

農用地定級外業調查的工作要求如下:

a) 重點調查正常年景最近3 年的農產品產量、價格、成本等經濟資料;

b) 重點調查對農用地質量發生決定性影響的現狀區位條件和近期規劃資料;

c) 完成農用地分享工作的地區,可使用分等調查成果。

6.編制因素分值圖

按照相對值法編制,如現有資料不足或精度不夠,可先進行外業補充調查。因素分值圖編制要求

如下:

a) 採用與農用地定級單元圖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工作底圖;

b) 將定級因素分值標註在工作底圖上;

c)標註圖名、圖例、圖號等其他製圖要素;

d)因素因子分值圖可用計算機手段生成。

7.劃分定級單元

8。計算定級單元因素分值

9。計算定級指數

計算方法有:加權求和法、幾何平均法和限制係數法。

(三)樣地法

1。工作內容和基本程式

2。劃分單元

3。設定標準樣地

縣級標準樣地指縣域內技術與管理水平處於平均狀況時,從大宗作物產量水平最高範圍的一類土地中選取的定級單元。

4。確定定級因素

a)原則

定級因素指標要在定級工作區內有明顯差異;定級因素分作物確定。

b)方法

c)因素特徵值調查

農用地定級因素特徵值調查要求如下:

a)按鄉鎮逐單元、逐因素調查,並填表登記;

b)因素特徵值從已有土地利用、土壤、地貌等資料中查取,若已有資料不能滿足需要,則需進行野外補充調查;

c)在因素特徵值調查的同時,還需收集定級單元最近3 年的產量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使用實測產量資料;

5。編制因素分級記分規則表

1)因素分級

定級因素分級以3~6 個級別為宜,分級方法有兩種:

a)根據試驗或實測資料,建立定級因素與農作物產量水平之間的函式關係,確定因素分級數目及各級上下限;

b)用經驗法確定因素分級數目及各級上下限。

2)編制標準樣地特徵分值表

3)編制定級因素記分規則表

各因素每個級別的記分量有兩種確定方式:a)等差方式;b)非等差方式。

6。計算定級指數

1)計算單元記分量

2)計算定級指數

(六)農用地定級單元劃分原則與方法

1.農用地定級單元劃分原則

2.農用地定級單元劃分方法

1)疊置法

將同比例的土地利用現狀圖與地形圖、土壤圖疊加,形成的封閉圖斑即為有一定地形特徵、土壤

性質和耕地型別的定級單元。若圖斑小於最小上圖面積(6mm2)則應進行歸併。疊置法適用於土地利

用現狀型別多、地貌型別較複雜的地區。

2)地塊法

以工作底圖上明顯的地物界線或權屬界線為邊界,將主導特性相對均一的地塊,劃成為農用地定

級單元。也可直接採用土地利用現狀圖中的圖斑作為定級單元。地塊法適用於所有定級型別和地區。

3)網格法

用一定大小的網格作為定級單元。網格大小以能區分不同特性的地塊為標準,可採用固定網格,

也可採用動態網格。

網格法劃分定級單元適用於定級因素空間變化不明顯地區。

4)多邊形法

將所有定級因素分值圖進行疊加,最終生成的封閉多邊形即為定級單元。多邊形法適用於所有定級型別和地區。

考試小節:在學習農用地質量分等和定級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除了要掌握前面的內容之外,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公式的學習:

1。土地利用係數計算公式如下:

KLj=Yj/Yj,max

式中:

KLj——某樣點的第歹種指定作物土地利用係數;

Yj——樣點的第j 種指定作物單產;

Yj,max——第j 種指定作物的省級二級區內最高單產。

第八章農用地質量分等和農用地定級(二)《土地估價基礎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