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記烏當區信訪局優秀信訪工作者王久富:訪進群眾家門 叩開群眾“心門”

2021-07-01由 外貿生態圈 發表于 農業

信訪局屬於什麼單位

摘要……

“最近生活上咋樣啊?對我們政法信訪工作有沒有什麼意見建議,有困難儘管說,我們在第一時間幫你們解決……”這段時間裡,烏當區信訪局工作人員王久富只要一有時間,都會去其負責的新光居委會走一走,與居民群眾聊一聊家常,及時將他們的所需所思所盼記下來,並在第一時間協調解決群眾反應的問題和困難。

記烏當區信訪局優秀信訪工作者王久富:訪進群眾家門 叩開群眾“心門”

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小區停車難、群眾反映電信網路詐騙案件高發……王久富的工作日誌裡,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透過走訪瞭解到的社情民意。

近段時間以來,烏當區政法信訪系統“入村寨進社群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中。儘管身患癌症,但王久富沒有因此對工作有過一絲懈怠,毅然全身心投入到大走訪活動中,用身體力行證明了一名優秀信訪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真是太謝謝你了,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謝謝你王哥,在你幫助下,我們成功拿到了工錢……”訪出群眾真心話,辦好群眾知心事,王久富以實際行動作為回聲,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肯定。

“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要進百姓門、辦百姓事、暖百姓心。”自去年12月政法信訪系統大走訪活動啟動以來,王久富拖著病體,冒著嚴寒,深入居民家中開展走訪,排查各類疑惑積怨,化解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

憑著堅定的意志,以及對信訪工作深厚的感情,僅一個多月時間,王久富就完成走訪120餘戶,幫助許多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群眾多次透過打電話、發信息等方式表達感激之情。

44歲的王久富,是一名退役軍人。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像一顆釘子,長期紮根在信訪部門,熱心為民服務,用忠誠奉獻不斷詮釋著“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深刻意義。

記烏當區信訪局優秀信訪工作者王久富:訪進群眾家門 叩開群眾“心門”

在很多人眼中,信訪工作難度極大,可王久富始終堅信:只要勇擔重擔,天底下沒有難做的工作;只要用心用情,就沒有解不開的矛盾、化不開的心結。抱著這樣的信念,王久富每天堅持在一線負責接訪,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努力讓群眾滿意而歸。

“信訪工作來不得一點虛的,必須真心實意。做好信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站在群眾的角度,想群眾之所想,用心用情,把每一件事都搬到群眾的心坎上,真正去維護群眾的利益。”王久富說。

十多年來,王久富經手的信訪案件不計其數,其中有一件令他印象深刻。201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王久富正準備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突然接到領導電話,說某群眾因為拆遷款沒有落實正在上訪。王久富顧不了家人的感受,急忙趕到現場,多方協調相關單位,直到凌晨5點過,最終成功達成和解。

“對於我們信訪工作者來說,就是要把群眾的思想工作做通,把群眾的怨氣理順,把存在的問題解決好。”無論群眾有什麼訴求,事情有多麼複雜,王久富總是帶著“細心”傾聽,帶著“耐心”溝通,帶著“真心”處理,讓來訪群眾懷著信任和希望來,帶著關懷和滿意歸。

自從投身到這份工作中,王久富基本上沒有周末可言,經常處於高負荷的工作狀態,活動範圍也只限於半小時之內,對於“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已經習以為常了。儘管累,但是王久富心裡卻是開心的。“看到群眾的困難在自己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記烏當區信訪局優秀信訪工作者王久富:訪進群眾家門 叩開群眾“心門”

2018年,王久富檢查出得了膀胱腫瘤。當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時候,他沒有聽從醫生和組織的安排,沒有安心在家休養,毅然堅持帶病工作,始終踐行為民的宗旨,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來訪的每一位群眾。

正因為他深知信訪工作的擔子有多重,每當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他總是衝在最前頭,主動擔當。憑著一股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對待老百姓的真誠,贏得了同事們的尊敬和群眾的愛戴,多次被評為優秀信訪工作者。

王久富就是這樣一個默默堅守、任勞任怨的信訪工作者,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烏當的信訪工作和信訪幹部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讚,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樊榮

編輯:高春春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