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不要留住人才?科研人才要走,原因多半跟“錢”無關

2022-03-19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農業

蘇州駿創待遇好不好

不要留住人才?科研人才要走,原因多半跟“錢”無關

“對人才我們主要考慮是‘留住’,但我認為人才應該適當流動。” 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協“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激發更加澎湃的創新創業活力”專題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姜雪峰提出,人才發展具有流動性,不應該排斥流動性,人才的成長、學科的交叉、平臺的整合、產研的轉化等等,更需要人才體系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應該建立人才內迴圈的新體系架構,在目前國際形勢下人才國際流動性受阻,需要建立人才內迴圈體制機制。”姜雪峰說,在迴圈規則,應阻止追求生活待遇的流動,鼓勵提升科學發展的流動。2018年,我國2039位科研人員的職業成長軌跡研究表明,21。4%有過流動,有流動經歷的科研人員比沒有的人員更容易出更大的成績。“建議流動的時候待遇不變,團隊和平臺的匹配價值具有更大的潛力。”

姜雪峰介紹,對我國700多名調研者顯示,受訪者認為我國研究環境面臨的前五項挑戰是:第一,追求短期和立竿見影的成效,佔37%,第二,研究經費不足佔33%,第三,管理干預更多佔31%,第四,評價體系不合理佔到27%,第五,人際關係依賴度高佔26%。“前五條並沒有待遇,說明還是以事業成長環境和氛圍作為選擇標準。”在姜雪峰看來,科研環境比待遇更重要,靠事業、靠平臺、靠氛圍留人,而不是僅僅靠待遇留人有其科學根據。

姜雪峰建議,以科研團隊為單位,賦予引才自主權,他們才是功能架構的目標,科技資源佈局要注重多元化、獨創性、長久性的課題,避免趨同化、同質化、熱點化。人才體系的全維度架構,人才基金是重要抓手,上海有非常好的人才支援培養體系。

欄目主編:張駿

本文作者:簡工博

文字編輯: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