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2022-03-16由 閩南聯邦調茶局 發表于 農業

溼倉普洱茶能救回來嗎

在普洱茶這一品類中經常會聽到幹倉與溼倉的說法,幹倉和溼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裡面有多少文章可以做?又有多少花樣可以玩?且看下文分解。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幹倉和溼倉這種說法,一方面會受到香港傳統茶商的批判,另一方面也要受到雲南茶學界的批判。

這兩種倉的說法是一個不完整的定義,或者說是一個比較忽悠人的概念。

市場上,人們對於幹倉和溼倉的理解,大部分人認為溼倉就是發黴,幹倉就使乾淨的倉儲。這個如果放到倉儲理論來討論的話,它實際上是不成立的。既然作為倉儲理論,那就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來正確、科學地管控普洱茶的倉儲。先來看一下所謂的幹倉它是如何定義的?絕大部分以80%的溼度作為環境控制的上限。即環境溼度在80%以上的,就定義為溼倉,以下則定義為幹倉。這個其中的原因是,溼度超過80%,茶葉容易黴變,80%以下就不會。在這方面,香港的傳統茶商,他們是沒有這種定義和說法的,從來沒有。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在臺灣出版的一些茶葉書籍中,書上都說老茶來源於香港。那麼,既然都來源於香港,香港人都沒有分幹倉溼倉,你又怎麼會有這種概念上的區分呢?傳統的香港茶人,他們很重視,也很講究茶葉的倉儲條件,都有技術在裡邊的。茶葉進倉存放都是以密封的包裝形式儲存。這種密封不是真空密封的方式,因為倉庫裡是有空氣的,環境的溫溼度都有一定的值。在這種環境中,茶葉會進一步緩慢氧化。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隔絕這種環境的溼度,讓倉儲相對處於乾燥的環境中。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傳統的茶商可能存放在地倉或唐樓,唐樓是香港傳統的建築形式,一般蓋10層,一般建有地倉。地倉相對來說溫度和溼度都比較高,特別是夏天。在這樣的外界條件下,茶葉的氧化,轉化的速度就快,很多人就把地倉理解為溼倉。其實不是這個道理,它只是某個時間階段溫溼度相對較大,向五月份的梅雨季節,溫溼度就提高了,茶葉表面就會泛起白霜,白霜是否是發黴呢?香港人把結成塊狀的黴才成為發黴。在秋冬季節,環境就相對乾燥了,白霜就自然消退,消失了。這其實也是一種轉化,好比熟茶渥堆發酵一般,會長出白毛。這種長白毛的茶如果直接從茶堆上抓一把來泡著喝,這肯定是有點問題的,可能還有毒 。也不會有人喝這種茶。要等到白毛消退了,才可以喝。在普洱茶渥堆處理的時候,茶倉的門窗都是緊閉的,並且是避光的。早年的茶商有一個傳統的說法,叫“茶葉喜睡”。渥堆的這個過程中,茶葉處於睡眠的狀態,倉庫的門窗都用棉布封閉著。在茶葉堆的中心區域,溫度和溼度比較高,整個茶堆溫溼度不均,因此就需要定時“翻倉”,茶堆就不會發生“燒心”而碳化的現象。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渥堆的整個過程要經歷進倉→翻倉→退倉。

退倉就需要把倉庫的門窗都開啟,讓新鮮的空氣進來,把發酵中產生的雜味和黴味散發掉。這是香港傳統的做法,現在很多廣東的茶商也是按這樣的做法操作。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為什麼大家都排斥溼倉的茶葉?這個和內地的普洱茶消費市場起來後有關係。因為老茶都來源於香港,香港以前的茶葉只在本地消費,就只有幾百萬人口,本地的供應商就可以滿足消費需求了。但是內地市場龐大,比香港和臺灣的市場價起來都大得多,情況就截然不同。由於消費量巨大,很多茶商的熟茶都不夠賣,供不應求,就讓還沒有成熟的茶葉提前上市銷售。這時的茶葉,雜味,堆味和黴味都很明顯,還沒散去。消費者喝了這樣的茶自然就產生所謂的溼倉茶不好,幹倉茶好的錯誤認知。本來就沒有溼倉一說,茶葉可能是所處的位置不佳,一直處於倉底而發黴,放在上面的轉化程度就剛好,

並沒有設定專門的幹倉和溼倉。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那有沒有人作假呢?當然有。小編就聽說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老先生,他就介紹過曝光過一種叫

“高水做法”的造假方式

,其目的是讓茶葉快速轉化。具體操作是,茶葉放置於架子上,不接觸地面,倉庫的地面常年淌水,增加環境的溼度,加速茶葉的轉化。如此加工方式是做不出好茶的,這種茶葉後期再經過烘焙的處理,一兩年就可上市。這種茶是可以分辨出來的,它沒有正常經過時間的沉澱,沒有沉香味。

目前為止,茶餅和茶湯的顏色是很容易做出來的,但老茶的沉香味是不會騙人的,沒有時間的積累,沉香味是出不來的。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高水的做法在普洱茶流行的時候,有大批次的茶透過這種方式生產出來,這已是公開的秘密。這就衍生出

“純幹倉”

這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配合老茶,和之前圖譜式的營銷關係有關。只要把某款茶炒到天價,然後把茶葉包裝印刷出來,裡面包什麼茶葉可以隨意換,外包裝都是一樣的。客人一喝,感覺轉化不夠,沉香味也不夠,我就告訴你這個是純幹倉的茶,轉化還在進行中。這是一種騙人的話術。

臺灣就有很多“大師”靠“純幹倉”這三個字發了大財,都是在賣這種概念。

普洱茶幹倉的好溼倉的就差?這麼認為你就輸了,商家在牆角偷笑

閩南聯邦調茶局

茶葉最終還是要回到它的本質

,看茶葉又沒有雜味,堆味和黴味。是黴味還是沉香味,一定要鑑別清楚。一個簡單的方式可以鑑別,如果茶葉時發黴的,冷湯是喝不下去的,黴味很強烈,難以入口;而沉香味冷湯後仍然很好喝,令人舒服。

幹倉和溼倉都是外在的,用來混淆視聽的,對消費者來說毫無意義,根本就沒有這種專門的倉儲方式,茶葉好不好喝才是根本,才是本質。

我是“閩南聯邦調茶局”,歡迎喜歡我的朋友們關注我,下期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