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茶園生態】茶葉中的色素包括哪些?茶園的生態化建設模式是什麼?

2021-05-08由 安根農技 發表于 農業

正癸醇易溶於乙酸乙酯嗎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葉中的色素

茶葉中的色素包含兩大部分,茶葉中的天然色素和加工過程中形成的色素。現在一般把加工過程中形成的色素簡稱為茶色素。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葉中的天然色素

茶葉中的天然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兩類,脂溶性色素是指可溶於脂肪溶劑的色素物質,主要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這類色素不溶於水,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中。

茶中色素的研究

葉綠素是吡咯類綠色色素成分,是由葉綠醇、甲醇和卟吩環結合而成,是一種雙羧酸酯化合物。葉綠素穩定性很差,溫度、光照、pH等都會使葉綠素降解轉化。

茶中色素的研究

食物金字塔有很多東西

類胡蘿蔔素是一類具有黃色到橙紅色的多種有色化合物。在自然界分佈很廣。屬四萜類衍生物,結構特徵為共軛復烯烴,為茶葉中重要的脂溶性色素。已發現的類胡蘿蔔素有300多種,其中茶葉中已發現17種。類胡蘿蔔素又可以分為胡蘿蔔素和葉黃素。類胡蘿蔔素具有親酯性,由於其共軛雙鍵和羥基的存在,具有不同顏色,並且類胡蘿蔔素能發生多種顯色反應。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葉中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包括花黃素類和花青素類。花黃素亦稱黃酮類,主要包括黃酮醇和黃酮,是茶多酚的重要組成成分。根據與其結合的糖類物質不同,以及連結的苷鍵不同,形成各種不同的黃酮醇苷,是綠茶茶湯中黃色素的主體物質。花青素類又名花色素,是一種性質穩定的色原烯衍生物。植物中的花青素常常與半乳糖、葡萄糖等形成苷鍵。紅紫色芽葉與花青素的積累有關,過去認為紅紫色芽葉製成的綠茶品質較差,湯色發暗,滋味苦澀,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現認為高花青素的品種有較好的觀賞和保健價值。

茶中色素的研究

加工中形成的色素

在茶葉加工過程中,會形成許多新的色素物質,以紅茶為例,由於多酚類物質氧化發酵,形成了茶黃素和茶紅素等物質,使紅茶具有了紅湯紅葉的品質特徵。茶色素不僅是構成紅茶獨特風味的物質,在烏龍茶、黑茶中,也有多種茶色素存在,但因其加工方式的不同,茶色素的含量及組分各不相同。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黃素(Theaflavins,TFs)是紅茶中的主要成分,最初是由RobertsE。A。H在1957年發現的。茶黃素具有苯並卓酚酮結構,已知的結構有18種。茶黃素被揭示具有許多保健功效,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併成為研究熱點。研究表明,茶黃素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腫瘤、防癌抗癌、抗炎和調節免疫、抗菌抗病毒、抗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茶黃素是紅茶滋味和湯色的主要品質成分。茶黃素類對紅茶的色香味及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茶湯色“亮”的主要成分,影響著紅茶滋味的強度和鮮度,也是形成“金圈”的主要成分。茶黃素與紅碎茶的品質呈正相關,相關係數為0。875。Hilton和Cloughley的研究表明茶黃素的含量和茶葉價格也呈正相關,透過茶黃素的價格可以預測紅茶市場的價格。茶黃素經提純後,呈橙黃色,易溶於水、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難溶於乙醚,不溶於氯仿和苯。水溶液呈鮮明的橙黃色,具有刺激性,在380nm與460nm有最大吸收峰。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紅素(Thearubigins,TRs)相比茶黃素要複雜得多,茶紅素是一類紅褐色的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種相對分子質量差異極大的異源物質,其相對分子質量在700~40000,甚至更大。它既包括兒茶素的酶促氧化聚合、縮合反應的產物,也有兒茶素氧化產物與多糖、蛋白質、核酸和原花色素產生非酶促氧化的產物。Roberts將茶紅素分為了SI型和SII型兩大類茶紅素,其中SI型溶於乙酸乙酯,SII型溶於正丁醇。茶紅素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深紅色,刺激性較弱,是構成紅茶湯色的主體物質,對茶湯滋味與湯色濃度起極重要作用,並參與冷後渾的形成。此外,紅茶的葉底色澤也與茶紅素有關,酸性的茶紅素能與鹼性的蛋白質結合形成沉澱物存於葉底。

茶中色素的研究

茶褐素(Theabrownins,TBs)一類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質,不溶於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茶褐素比茶紅素更復雜,極性很大,分離純化的難度高,尚不清楚其組成成分與性質。茶褐素在普洱茶中含量較高,而在紅茶中含量相對較低。一般認為,茶黃素和茶紅素和茶湯品質呈正相關,茶褐素和紅茶品質呈負相關,茶褐素過多時,紅茶滋味淡薄,顏色發暗。

茶中色素的研究

(安根團隊摘自王領昌:影響紅茶茶紅素含量的因素及其成因研究)

茶中色素的研究

安根團隊,20餘位各領域農業專家,整合先進科技轉化;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復整合方案、生態修復整合方案、農殘解決整合方案和生態農業社會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