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2022-02-27由 浙江大學 發表于 農業

南繁用英語怎麼說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週年,人才匯聚,群星璀璨。70年間,浙江大學也湧現出一大批以報效祖國為己任的奮鬥者。無論光陰如何流轉,不管歲月怎樣變遷,他們始終初心如磐,奮戰一線。他將農業研究看成自己一生的的使命,致力於水稻良種培育的同時,不忘把知識傳播給新一代青年人。本期,我們推出的是農學院教授夏英武的故事。平凡的崗位,不凡的堅守,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

“把水稻當成兒子一樣看待。”

水稻專家夏英武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改變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走上學農道路;為了建設農業生物物理學科,他勇擔重任,邊學邊教;為了培育良種,他寒來暑往,風雨無阻;為了技術推廣,他四處奔波,不辭辛苦。他用一生的奮鬥展示了一個農業科學家一輩子服務“三農”的樣板。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人物名片:

夏英武,男,1937年2月生,安徽肥人。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水稻育種家。1961年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本科畢業,留校任教。1985任浙江農業大學副校長,1993年任浙江農業大學校長,1998年退休後任浙江省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校長。曾任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產業協會理事長,中國原子能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農學會理事長。從事水稻輻射育種與雜交育種的教學和研究40餘年,育成水稻新品種10餘個,累計推廣面積近2億畝,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還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七五”勞動模範等榮譽,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頒發的“誘變育種成就獎”。

情繫水稻,專注育良種

“要跟水稻建立感情,每天去看看,就像自己的孩子,隨時掌握最新最細微的變化。人對孩子有感情,我對水稻也一樣……”只要談起水稻,耄耋之年的夏英武就打開了話匣子。

夏英武,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博導,我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自20世紀50年代考入浙江農學院開始,近一個甲子的時光,他始終與水稻緣深情深。借用他學生的話說,“他的雙腳始終沒離開過稻田”。

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授予夏英武水稻團隊 “誘變育種成就獎”,全國老齡辦授予他“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人物”稱號,他還受邀赴京作專題發言。但比這些榮譽更讓他欣慰的,是他培育的稻種曾經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植。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成就的背後,夏英武付出了辛勞的汗水。按常規,育成一個新品種需要10~12年時間,如何提速?夏英武想到了南繁。1969年冬,他隻身赴海南,開始了南繁的歷程。寒來暑往,年復一年,夏英武過著候鳥般的生活:春天在杭州播下種子,夏天一收割馬上趕到福建,秋天收了稻又奔向海南,海南一開鐮,又登上了回杭州的列車。那些年,一隻塑膠桶總陪在他身邊——在旅途的列車上他也總忙著浸種催芽。

夏英武常說,研究水稻也是需要靈感的,怎樣將傳統品種的優點集合成新品種? 他首次提出了選擇早熟突變體的“少本叢插法”,使單位面積突變體量增加3-4倍,解決了長期以來單位面積早熟突變數低的輻射育種難題。運用此法他育成了抗病、早熟、高產的早秈突變品種 “浙輻802”,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至今已累計推廣1。46億畝,是國內外種植面積最大的輻射水稻突變品種,也是至今為止我國常規水稻品種累計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為了從十萬株水稻植株中挑選出最早抽穗的珍寶般的三十幾株植株,夏英武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抽穗期前需要每天都去田裡觀察,對長勢較早的水稻用吊牌進行標記,並用網罩扎住穗子,等到這些植株灌漿之後再進行移植工作。同時,夏英武告訴我們,水稻植株的種植位置也非常重要,比如在田地中央的早熟植株會被老鼠吃掉,而在田埂四周的又容易被麻雀吃掉,所以要挑選出形狀優良的早熟植株需要花費很大精力。

據統計,從事水稻輻射育種與雜交育種40多年,夏英武育成水稻新品種10餘個,累計推廣面積近2億畝。由於“浙輻802”綜合性狀優良,經國內有關育種單位以“浙輻802”及其姐妹品種作親本又雜交育成新品種491個,合計種植面積達3。49億畝。

邊教邊學,促學科發展

1956年秋冬,夏英武注意到《收穫》雜誌上一篇關於蘇聯拖拉機和農藝師的文章,就是這篇文章讓他堅定了成為現代化農業人才、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決心。第二年,夏英武就報考浙江農學院,從此踏上了鞠躬田疇、致力農業的征程。

1958年,陳子元教授受命組建我國農業高校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浙江農學院同位素實驗室。1960年,因學科發展需要,學校成立了農業物理系,設農業生物物理專業。學校從各個系挑選出包括夏英武在內的17位優秀學生,這17位同學提前畢業,留校任教,挑起了將農業物理系順利辦成併發揚光大的重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此時的夏英武意識到自己專業基礎不夠紮實,於是前往杭州大學做進修教師,在主修生物學的同時還研習放射生物學方面的課程,為隨後講授放射生物學做準備。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夏英武講授的第一門課程“放射生物學”就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當時,該學科在國內還處於萌芽狀態,沒有前輩可以請教,相關書籍又難以尋覓,幸而在陳子元教授的幫助下,夏英武得到一本俄文書籍。憑藉良好的俄文基礎,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夏英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準確度達到95%以上。此外,他又在《放射應用》雜誌上找到零星的有關利用放射性物質照射植物的文章,將其與之前翻譯的資料進行整合,最終編出提綱式的教材。

透過閱讀俄文資料,夏英武發現歐洲和蘇聯一些有影響的農業科學家基本不做基因變異方向的研究,而是轉做育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新品種。自學英語、獲取更多文獻資料後,他發現各國的情況其實大不相同:瑞典是最先研究誘變育種的國家,而美國當時對此還持懷疑態度;蘇聯專注於低劑量的刺激研究,而歐洲則在誘變期間研發了很多新品種。於是,在這些科學家的啟發下,夏英武決定從低劑量刺激研究轉到高劑量研究方向,直至1962年著手研究誘變育種。結合自己的實驗,夏英武慢慢發現,誘變育種的特點相當顯著,它可以改變單一性狀,甚至創造出自然界原先沒有的性狀,但是有著頻率低且方向不確定的劣勢。後來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試驗,夏英武終於透過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的結合,成功育成數個性狀優良的水稻新品種。

由於生產上需要早熟品種,1978年開始,他用3萬倫琴劑量的鈷-60Y射線輻射四梅2號幹種子,誘發出種子內部遺傳基因突變,經福建、海南增代繁育,到1980年終於選到4個早熟系,透過測產,以第二個系產量最為突出,定名為“浙輻802”。它比當時全國播種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二九青”每畝增產50公斤,單產單季最高可達畝產600多公斤。

不忘初心,助農業推廣

1985年,夏英武被任命為浙江農業大學副校長,1993年被任命為浙江農業大學校長。

在任職副校長期間,夏英武主要負責學校科技開發推廣工作,提出了 “以學校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產業為基礎,促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工作思路,並大力組織實施。1987年到1993年,浙江農業大學科技開發累計純收益5313。9萬元,其中1993年達1840。9萬元,名列全國高等農業院校首位,而且從1992年開始科技開發收入已經超過國家教育事業撥款數。

他還親自參與組織、指導“浙農1號”畜禽飼料的研製、開發、生產和推廣工作,走出了一條廠校結合、優勢互補、產學研結合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在組織全校科技成果推廣方面,據對“浙輻802”水稻良種、柴油機技能技術等15個重點推廣專案的跟蹤統計,1988年至1993年共創造經濟效益93。7億元。

行政工作之餘,夏英武仍然堅持他的老本行——育種工作。每天上班前、下班後,他都會去稻田看看,節假日更是他的法定科研日。“不去我心裡會難過。”夏英武將可以調動的所有空閒時間全部投入科研。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1997年,夏英武從浙江農業大學校長的崗位上退休。對於後輩們培育出的新稻種,除了技術上的幫助之外,退休後的夏英武頻頻跑北京、赴上海、下溫州,四處奔波,全力幫助推廣,提升這些稻種的市場知名度。但他也有著自己堅守的原則,那就是不說假話,推廣的稻種必須經得起考驗。在他看來,“一個老育種人,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同時,作為資深的農業專家,退休後的夏英武還讓“推廣”有了更深的含義,那就是:農村致富新技術的推廣。從1998年開始,夏英武受省科協聘請擔任浙江省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校長,致力於推動全省農民科技素質提升,培養新型農民。他組織力量編寫了統一的培訓教材,解決了辦學經費不足和師資力量薄弱的難題。在夏英武履任的18年間,這所“農民大學”累計短期培訓農民1400多萬人,一年制以上培訓近270萬人,其中獲得初級以上職稱人員50多萬名。正如該校的同事們評價的:“他能做年輕人不願做的事,能吃在崗人員不願吃的苦,能解別人不能解的題。”

浙大教授把水稻當兒子!他培育的稻種曾在江西、安徽、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種

“我成功的一半要歸功於家庭。”平日工作繁忙又經常出差,照顧家庭的責任基本上全由夫人擔著,夏英武心裡滿是愧疚與感激。現在的夏英武最大的心願就是陪伴家人、照顧夫人。“年輕時夫人照顧我,現在由我來照顧夫人。”

文字作者:馬宇丹

圖片來源:馬宇丹、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趙睿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