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新春走基層·壬寅紀事丨老王的心事

2022-02-16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農業

保歲手繩在哪裡買

四川線上記者 邵明亮 文/圖

大年初三,我和家人來到雅安市碧峰峽景區遊玩。

假日出遊的興致戰勝了對未知崎嶇的恐懼,全家人在確認無遊覽車助力的情況下,毅然決定步行探訪峽谷。

碧峰峽左峽谷全程約七公里,景區山路多為上下石階,因為沿途山泉滴滲和山中潮溼的空氣變得愈發難走。行至全程三分之二處,孩子疲倦睡著了,老人家亦是步履蹣跚。

就在全家人艱難前行之時,在龍鳳橋處,我們被一個身材瘦小的老鄉攔住了。

“坐滑桿(簡易竹轎,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紮成擔架,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嘛,前面還有兩公里嘞。老人、娃娃可以一起坐。”老鄉叫王加和,53歲,是附近碧峰村的村民。

新春走基層·壬寅紀事丨老王的心事

老王(後)和搭檔抬著滑桿經過上坡處

“我們是景區的,價格你們放心,都是明碼標價。”還沒等我們詢問價格,老王就和他的搭檔——老陳拿出價格表給我檢視。

按照價目表,從附近最近的一個地點出發到達景區出口處的青雲梯,要300多元。老王倒也實在,說快下班了,正好順路回家,只收200元。

家裡老人抱著孩子高興上轎,老王和老陳也欣然起轎。

抬滑桿的時候,他們兩隻胳膊緊緊抓住抬杆,再用一跟寬肩帶搭在肩上,一方面用來承重,一方面也保證滑桿不會失手直接落地。

走至懸棺景點處,老王建議我們停下來觀看,他們也正好歇下腳。

放下滑桿,老王坐在石階上喘著粗氣。在他面前,一團團雲霧在空中繚繞,不斷消失在空氣中,再用舊毛巾在臉上使勁一抹,頭頂也緩緩升騰出一縷縷白霧來。

新春走基層·壬寅紀事丨老王的心事

碧峰峽景區內山泉眾多,道路溼滑

老王在碧峰峽抬滑桿有二十多個年頭了,賺的是辛苦錢。如果不是春節,冬天是碧峰峽的旅遊淡季。全長七公里的峽谷山路,如果全程乘坐滑桿需要700元,而半途乘坐要根據離終點距離長短來定價。今年春節,大年初三他就上班了,趁著遊客多,他想多賺些。

如果能接到走全程的生意,老王只幹一單。如果是半途乘坐,一天干滿3單就下班。這樣下來,能保證一天收入300元左右,這是老王最理想的狀態。

“再多了也幹不動,年紀畢竟那麼大了。”一年下來,老王說要磨壞五六雙解放牌膠鞋。

老王說,抬了二十多年滑桿,他對峽谷裡的每個臺階都很熟悉,哪裡容易打滑,從哪裡觀景最漂亮,到哪裡適合歇腳,他都一清二楚。

新春走基層·壬寅紀事丨老王的心事

老王(後)對景區裡的石階如數家珍

老王還說,二十多年來,坐滑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但抬滑桿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了。“不知道再過20年,還有沒有人抬滑桿哦?”他似乎有點莫名地“擔心”。

這幾年,除了體力有點不濟,老王也多了些心事。

“感覺有點‘跟不上趟’了。”說到這裡,老王默默從懷裡掏出一部老年手機,笑著說:“我這個‘棒棒機’,微信、支付寶都耍不來,經常遇到別人沒帶現金,要到處找現金或者先轉給我的搭檔,惱火的很哦。”

“雖然不想換手機,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老王最近下定決心,等手裡的這部老年手機快用壞了,就讓家人上網買一部智慧手機。“收錢也方便,閒的時候,坐在路邊也能耍下手機,我們這山谷裡訊號好得很哩!”

這兩年,還有一件比肩上的滑桿更重的“擔子”。

新春走基層·壬寅紀事丨老王的心事

遠眺碧峰峽懸棺

老王22歲的兒子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今年春節從江蘇打工回家,家裡人準備給張羅著相親。“家裡有車、城裡有房才更有吸引力。”說到這裡,老王並不喪氣,他說自己估計能幹到60歲,只要兒子在外面也好好幹,家裡買車買房是遲早的事。

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到達了通往景區入口處的青雲梯。老王和我們告別,但他並沒有按之前的說法順路回家,而是又往我們來時的方向折返去了。

“師傅,不回家嗎?”我問道。

“今天人不少,或許還能再抬一單。”說完,老王和搭檔又抬起滑桿向著幽深地山谷裡走去了。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