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懷慶民俗(生產)之——下粉條

2021-12-27由 懷川保封人 發表于 農業

細篩是多少

下粉條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古懷慶府農村,農家除了把紅薯做主食外,還習慣於對紅薯進行深加工,用紅薯澱粉下粉條、踅粉皮、做粉絲、打涼粉等。自下粉條,自己食用,純天然,純手工,製作精心,吃得放心。久之,已然成為那個年代的生產和生活習慣。

製作粉條的主要原料是紅薯澱粉,其主要取自在古懷慶府民間被俗稱為老疙瘩的春紅薯。

下粉條的時間一般在數九寒天,因為剛下出來的粉條還需要經過冷凍這道程式。

粉條又分圓粉和片粉。是下圓粉還是片粉,取決於下粉條時用的粉瓢。粉瓢是用成熟的老葫蘆鋸成的,瓢底有幾排孔,孔是圓的,下出來的粉條就是圓粉。孔是扁的,下出來的粉條就是片粉。

下粉條這活比較複雜,需要人多,一家一戶難以完成。過去是幾家互助,到了生產隊時期,就由生產隊組織安排了。有拉風箱燒火的,有挑水的,有和粉揉粉的,有掌瓢的,有撈粉條的,有掛杆的,各負其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這其中有幾個關鍵的人物,就是調粉師傅。和粉前師傅先將適量的明礬加入熱水,攪拌後使之融化,然後開始加入用細羅篩過的紅薯粉面。粉面加多少,溫水加多少,明礬加多少,是有比例的。和的軟硬必須適中,硬了不行,軟了也不行。

和粉是在半截缸裡進行的,開始加入粉面時,用一根大擀杖順時針快速攪拌,以使得粉面儘快與水融合不結疙瘩。接著由二至三個年輕小夥子開始下手揉粉,連抓帶揉,又翻又搓,迴圈反覆,直到調粉師傅認為揉得均勻細膩,軟硬適中,可以下鍋了,方得停止。

大鐵鍋是特製的,口徑有一米五六。大鍋裡的水是滿的,並一直保持著沸騰。

掌瓢既是個技術活也是個力氣活。掌瓢的一隻腳蹬在鍋臺沿上,左手端著粉瓢,右手握緊拳頭,輕輕地捶擊瓢沿,粉漿順著瓢底的幾排孔漏了下來,落在鍋裡。粉條細了,就把瓢落低一點,粉條粗了,就把瓢抬高一點,直至粗細適中為止。落在鍋裡的粉條堆在一起了,就把瓢移動一下位置。瓢裡沒粉漿了,會有人及時續料。為了減輕手端粉瓢的壓力,還在瓢把上鑽個孔,拴上一根粗布條,套在手腕上。掌瓢的雖都年輕力壯,但時間久了,也會手腕發麻,無力酸累,此時馬上會有人替換。

因和粉時加有明礬,所以粉條在鍋裡煮熟後會很快漂了起來,這時有專人拿著約1米長的竹筷子把粉條撈進大笊籬或竹籃子裡,倒進緊鄰鍋臺的一個能盛兩三桶冷水的大盆裡,稍微冷卻後再將一綹長長的粉條揪成一米左右長短,然後均勻攤開掛在粉竿上,此俗稱為盤粉條。粉竿是專門用來掛剛出鍋的粉條的,多是用細竹竿或細木棍做成,約有八九十釐米長。

下出來的粉條上竿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程式,就是上架冷凍。冷凍架子一般搭在空曠的地方,用兩根長木杆並排綁在樹上或木樁上,兩根長木杆間隔五六十釐米,以方便粉竿兩端掛在上面。冷凍粉條都在夜裡,午夜溫度最低時,還要往架子上灑水,以增加粉條的冷凍程度,直到凍得硬邦邦的才行。

夜裡凍上,白天天好了,再掛出來解凍,這一凍一消才能使粉條不粘連,而且筋道,有韌性。粉條筋道了,吃起來才爽口,有嚼頭。

現在,在古懷慶府的廣大農村,因種紅薯的比較少了,農家自己下粉條的已不多見,大多是那些專門從事粉條加工的作坊作為一門生意來做了。

懷慶民俗(生產)之——下粉條

懷慶民俗(生產)之——下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