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原來重陽節佩戴茱萸是為了這個……現在才知道

2021-12-14由 天晴草 發表于 農業

野生茱萸有刺嗎

原來重陽節佩戴茱萸是為了這個……現在才知道

重陽在成為老人節之前,其實是個為「踏秋」而生的節日。這天,親友團聚在一起,出遊賞秋、登高望遠、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秋遊活動多姿多彩,古人比我們會玩多了。

有兩種植物跟重陽密切相關,一是菊花,作為常見的秋季觀賞花,大家都很熟悉;另一種茱萸,名字熟,但它到底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遍插茱萸」呢?馬上帶大家走進今天的植物科普。

每年重陽,免不了把王維那首人人都會背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拿出來吟上一吟,特別應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朝人過重陽有兩大習俗:登高和插茱萸。在更早的西漢,也有九月九日,佩茱萸的說法(《西京雜記》記載:九月九日,配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原來重陽節佩戴茱萸是為了這個……現在才知道

古人為什麼重陽節要佩戴茱萸呢?

這跟端午佩掛艾草、菖蒲的道理是一樣的,為了驅病、防蚊、辟邪。所以無論是艾草、菖蒲,還是茱萸,都

古人

,才能達到除病辟邪的效果。

九月初九,正值秋冬交替,九又是「至陽之數」,古人認為這天陽氣太盛,陰陽失調,是凶日,佩戴氣味濃烈的茱萸能

有特殊香味

御初寒也可

原來重陽節佩戴茱萸是為了這個……現在才知道

以前的人,到了重陽節會把茱萸插在頭上,或身上佩裝有茱萸的布袋。

那麼,問題又來了,這

辟邪氣

?名叫茱萸的植物要好幾種,我們舉三種比較普遍的,來一一分析。

茱萸到底是什麼

重陽前後到山上走一走也許會碰上些紅色小果子,長相喜人,那很可能就是山茱萸的果子了。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它的果子,也叫萸肉,長橢圓形,紅色至紫紅色,是一味中藥,溫肝補腎,中醫俗稱它為棗皮。

果期在秋季,9-10月,

上山秋遊看到這麼誘人的果子,

不妨摘一點,但別急著吃,

它味道苦澀,並不好吃。

可以把山茱萸果帶回家泡酒,喝完腰不酸腿不痛,是補血補虛,強身健體的良藥酒。

山茱萸開小黃花,每年春天,3、4月份光景,樹上一片片的金黃色,美極。

題外話,最近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在曬山荔枝,它跟山茱萸是親戚,也是山茱萸科的,中文學名叫四照花。

果子像荔枝,可以吃,

所以大家叫它山荔枝。

盛開的四照花美美噠,

我們看到的四瓣白色花瓣

其實是苞片不是花。

扯遠了,說回茱萸,下一個登場的也是可以食用的茱萸,叫食茱萸。

/山茱萸/

在辣椒傳進中國之前,愛吃辣的人,像湖南人、四川人,據說「辛辣」這一口味主要從花椒、姜、食茱萸這三種食材中來。

食茱萸指的是芸香科花椒屬的

/食茱萸/

,枝葉、果實都有濃烈氣味,分佈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區。

果期10-12月,果實成熟後分果瓣呈淡紅褐色,幹後變灰粽,外形跟花椒很相似。

食茱萸藥食兩用,樹根、樹皮入藥,可祛風溼,治跌打腫痛。

椿葉花椒

吳茱萸也是芸香科植物,跟食茱萸長得很像,因此,自古就有對兩者身份的爭議。

現代植物學家考證後,認為吳茱萸和食茱萸是兩種植物。

吳茱萸春末初夏開綠白色小花,

秋後成熟,果實為暗紫紅色。

吳茱萸是古老的中藥植物,嫩果經泡製涼幹後既是中藥「吳茱萸」,是健胃劑和鎮痛劑,還可驅蛔蟲,藥用價值還遠不止這些。

古代人們在重陽節佩戴的,既不是長得好看但沒啥氣味的山茱萸,也不是可以當辣子但枝幹帶刺的食茱萸,而是吳茱萸。

吳茱萸有非常濃烈的氣味,符合古人用「芳香闢穢」的習慣,且中藥吳茱萸能散寒祛溼,消積食、除寒熱,祛病養生,滿足人們希望健康長壽的節日願望。

現在,重陽節大家已經沒有佩戴茱萸的習俗了,但很多地方會舉辦一些頗具特別活動,來歡度重陽節。

重陽的重頭戲是賞秋,此時秋色尚好,爬山登高遠望美景是最應景的活動。

我國南方一些山村裡也保留了「曬秋」的習俗。村民們在屋前屋後掛曬農豐收的農作物和果實,漸漸地,成了秋季一道美麗而獨特的風景,

/吳茱萸/

很多地方,重陽會舉辦菊花展,賞菊以歡慶佳節。祭祖、掃墓也是重陽的節俗之一。

無論重陽是不是有菊花、茱萸,

大家祈盼一家團聚、

家人健康長壽的心願都是一樣的。

你家鄉有什麼重陽習俗?

歡迎補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