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2021-10-21由 海哥說生肖 發表于 農業

分櫱力怎麼讀

我國種植莜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相關資料中便有這方面的記錄。莜麥能否良好生長髮育以及籽粒產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自然降水量,但是掌握科學、有效的種植方法對其產量的提升也同樣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莜麥從發芽到成熟是一個完整的週期,不論是種植還是栽培都需要遵循其客觀生長規律,透過系統的種植管理,實現莜麥豐收。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1生物學特性

莜麥屬於禾本科鬚根系的植物,它的根部入地很深,範圍較廣,擁有比較好的吸收水肥能力,杆莖不但柔軟而且比較粗。植株4~8節不等,高度一般在60~150cm之間。種子顏色一般呈現白、黃、褐三種顏色,一千粒的質量大約14~25g。在20世紀30年代平均產量在0。05kg/m2,新中國成立後,便達到0。06kg,到了80年代則能達到0。14kg左右。莜麥可以適應低氣溫、潮溼的環境,並且喜歡陽光,難以適應過高的溫度。使種子發芽的溫度一般在2~3℃間,發芽速度不快,從出苗到拔節這個階段最適宜的溫度是15℃,20℃是從拔節到孕穗的最佳溫度。

莜麥懼怕寒冷,但溫度同樣不宜過高。莜麥喜歡潮溼的環境,種子吸收水分的質量達到本身重量的一半以上才能發芽,其他型別的穀類則不需要這麼多的水分。分櫱期到抽穗期這個階段其最需要水分,其消耗的水分是整個發育期間需水量的70%。苗期需水佔比達到9%,後期佔比達到20%。籽粒灌漿期對水量的要求比較苛刻,缺水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對莜麥的產量和品質都產生影響,每年的7月份會對莜麥產量構成比較大的威脅。莜麥喜歡陽光,每天都要對其進行長達16h的強光照射,陽光不充足也會導致其無法正常發育,特別是距離抽穗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一定要確保陽光的照射。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2輪作倒茬

莜麥不宜進行連作,連作可能會導致黑穗病大面積的爆發,並且雜草叢生。連作會和同種爭搶養分,導致土壤養分結構不平衡。能同莜麥進行搭配的前茬有胡麻、豌豆、和土豆。山區環境比較潮溼、涼爽,因此比較適合種植莜麥。

3選擇良種

優秀的種子的評價方法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時間、地點、當地的生產條件和自然水平都符合一定的標準,所以需要經過試驗或者經過有關部門的推薦,謹慎挑選。優良的品種也會大幅度的提高產量,一切的技術措施都需要配合良種,使之個體與群體都可以互相配合的進行生產。所以,良種無疑是提高莜麥產量的關鍵所在。在乾旱地區選擇莜麥,需要選擇既節水,而且其抗旱性與適應能力都非常強的優良品種,如果品種對水分的適應能力強,則在乾旱的年份中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在雨水充足的年份則更加顯露出其高產的特徵,對於土壤適應能力強則體現在無論土壤是肥沃還是貧瘠都不會影響其正常生長。抗凍能力強則體現在在寒冷嚴寒的環境當中輕易不會將其凍壞,同時還可以對一些蟲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莜麥在整個的生長過程中都具有很強勁的生長勢頭。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4提高土壤

溼度定期的對土壤進行疏鬆,可以讓土壤保持溼度。乾旱地區的莜麥田大多采用條播的方式,這樣便於集中施肥,讓土壤變得更加肥沃,溝壑要挖的較深,使得莜麥種子可以接觸到潮溼的土壤,為以後的出苗做準備,一般情況下,溝渠要達到長15cm,寬25cm,高達到15cm,溝渠內用來放置天然水,比如雨水、冰雪。使得土壤的含水量升高。確保土壤潮溼的主要方法是鎮壓、劃鋤。一般情況下,劃鋤是在早春土壤開始翻漿的階段進行的。在早春時期土壤變得乾燥並且種子也播種完畢後,進行鎮壓操作。如果遇到耕層有比較多的結塊、莜麥田中的土壤懸浮的情況,可將劃鋤和鎮壓的順序進行顛倒。

5提升土壤肥力

要想使莜麥對天然水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就需要提高土壤的肥力。在肥料的運用上,主要有下面三種方式:一是,磷、氮、鉀三種肥料進行混合。大部分的耕地都面臨缺乏磷元素的情況,氮相對也是比較缺乏,在旱地當中假如磷肥過後,莜麥的產量急劇上升,一般情況下,磷肥的效率要高於氮肥的效率,將兩者互相混合之後則產量提高的更多。目前,土壤中缺乏鉀元素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土壤中加入鉀肥也可達到增產的目的。因此,在對旱地施肥的過程中,要同時合理運用以上三種肥料。

磷肥和氮肥要保持等比,運用全面覆蓋的施肥方式。為了達到壯苗的目的,將調配好的肥料全部加入到土壤之中。透過無機肥和有機肥交叉運用的方法,在施加有機肥的情況下,投入量,這樣土壤的肥力會迅速提高。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6耕翻整地

在秋天對地進行深耕,其目的是為了吸收水分。燕麥是須根作物,穿土能力不強,其大部分的根系在20~30cm的耕層中,秋耕深度需要沒過根深。事實證明,要想達到高產,沙壤平底更容易達到,因為其土體肥厚力很好。對於即將要種植莜麥的耕地,耕翻整地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年的5月份是最佳時期,首先是進行養墒,然後為播種預留一些時間,等到下雨便可進行播種,總之一個目標,為種子可以健康生長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土壤當中的水分得到很好的儲存對於然後其生長髮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並且在耕翻整地的過程當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肥料,為以後的種植做準備。

7曬種拌種

種子在播種之前,就需要對其進行晾曬,並且需要遵照使用說明使用藥劑對種子進行攪拌,經過晾曬、拌種處理之後,種子的發芽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種子表面具有的一些病菌也會被去除掉,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8測算播量

莜麥具有比較強的分櫱力,屬於一種密植作物,依賴群體得到一定的產量,它是由千粒質量、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所共同組成。品種的特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密植的合理性。通常情況下,要以個體生長髮育、群體兩者相互協調作為標準。所以,要結合各個方面來對播種量進行計算。

9確定播期

在山西寧武是種植秋莜麥的主要地區,因為其處在寒冷地帶。如果春天的草未能清理乾淨,將帶來草荒的問題,一般的播期範圍和雜草萌發期會有一個契合點,所以建議在5月份的中期到末期這20天左右的時間,當發現雜草開始萌芽,這時確定播期,播種機進行翻土會清理一部分的雜草,這是一項有效的方法。耕作措施決定了能否提高出苗率,運用機播和耬播的方法可以滿足高質量的整地要求。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10科學追肥

在旱地要想使莜麥獲得高產就需要備足底肥,氮肥在水中溶解後比較容易揮發掉,在產量不高於100kg的情況下,不建議使用氮肥當作底肥,由於在旱地沒必要補充過多的氮元素,使之儲存在土壤之中則出現浪費的情況,在春天干旱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會使土壤的濃度提高,因此,追肥是相對比較科學的方法。將農肥和氮肥混合到一起,可將肥料的效果高效的釋放出來,讓肥料和土壤膠體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實現長時間利用效果。阻礙莜麥高產的最重要原因不是肥,而是水。肥的效果需要藉助水才能達到,肥更有利於發揮出水的效果,所以大多數追肥要趕在下雨的時候,要注重水與肥的互相配合的作用,使氮肥的作用可以高效的發揮出來。

莜麥生產的各個時間段,從拔節到開花這一時期,對水肥的需求比較高。特別是在準備抽穗之前和完成抽穗之後的幾天裡。所以,需要在其對水肥需求量大的時候進行追施氮肥。但是無法控制天氣的變化,那麼需要時刻留意天氣預報,當各種條件都具備的時候,進行追施。但是始終不下雨,也是沒有什麼辦法。這是一種比較科學合理的施肥方式,需要對各方面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儘可能的控制成本。

11苗期管理

在出苗到三葉末這段時間,不是特別的需要水分,在黃墒的狀態下也可以出苗,這一時期主要是根系進行發育的階段,適度控制在地面上生長的部分,主要的方法有淺鋤、早鋤,使土壤保持更多的水分。

山區旱地莜麥種植技術研究,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

12後期管理

在種植的後期階段,穗的大小已經無法改變了,但產量在這個階段也是可以提高的。開花到成熟會經歷40天的時間,其根已經只能起到比較小的作用了。葉子不斷的進行光合作用,積累一定的籽粒幹物質,頂部的兩片葉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階段可將肥料噴灑在葉子的表面,可以很好的提高產量,假如這個階段少雨天氣乾燥,則需要經常為其補充水分。已經沾染上黑穗病的植株需要將其去除防止其感染其他植株。

13總結:

莜麥是否可以實現豐收,取決於栽培人員是否對其進行精心培養,從產業技術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莜麥在田間生產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就是播種之前的一系列操作,比如選種、晾種、曬種、耕翻整地、確定播期等。後期就是田間管理與施足底肥等。在這兩個階段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操作,則可以保證莜麥的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