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新時代青年說丨深刻理解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基本邏輯

2023-01-25由 大河網 發表于 農業

為什麼要進行社會建設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黨的生活》雜誌攜手大河網共同組織開展“學報告 見行動 爭出彩——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徵文活動,各地專家學者、先進典型、青年人才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參與活動,暢談學習感悟。即日起,將陸續推出徵文欄目“新時代青年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中國製造業依託勞動力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推動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中實現持續高速增長的奇蹟。然而,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以及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製造業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已經迫在眉睫,併成為中國經濟實現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必由之路。在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勞動力技能開發面臨巨大轉型壓力,這不僅是關乎就業的民生問題,更是關乎國家發展定位的戰略問題。基於此,2018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技能人才開發的政策措施,並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的遠景目標。

技能型社會是一種有相應體制機制和社會文化促進保障技能形成和技能成長的社會系統,是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社會形態。建設技能型社會既是壘實物質技術基礎的重要抓手,也是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這是一項涉及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系統性工程,釐清內在邏輯和發展規律是夯實技能型社會建設實踐的首要議題。

歷史邏輯:是時代性與社會性的共通互融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它的技術底蘊可以溯源至其文明伊始的古代社會。從詞源來看,“技能”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所著的《管子•形勢解》,文中說“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審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傷”。儘管先秦諸家有關技能、技術的思想姿態迥異,但大都遵從以自然觀為基礎、以現實的生活境遇和社會背景為界限,其終極目的都是構建社會秩序、推動經濟發展。從實踐來看,中國古代技術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學、醫學、天文、算術四大傳統學科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養蠶制絲、穀物栽培、青銅器冶煉等技術已經達到西方國家望塵莫及的水平,四大發明更是推動了世界文明發展。到了中國近代社會,伴隨西方科學思潮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傳入中國,“科學為本”論一度成為20世紀初期中國思想和社會變革的基本指導和主要驅動力。此後,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序不斷加速,科學與技術的關係日益密切,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大規模的內部建設需要奠定了科學研究的實用性和技術性導向,“科學技術”一詞應運而生,後來也被簡稱為“科技”。進入21世紀,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資訊科學、生命科學、製造技術、能源技術等新一代科技正在參與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全面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成為推動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見,特定技能的形成與成長總是發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與社會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相一致,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需求相契合,是時代性與社會性的共通互融。

現實邏輯:是以教育、科技、人才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21世紀以來,伴隨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最重要的產業基礎。作為產業升級和迭代的主要驅動力,科技創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近年來,國家積極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在“無人區”深耕細作,不斷形成源頭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大力推動創新型企業基於“無人區”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已探明的科學理論,或基於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實際經驗,持續形成解決現實問題的新技藝、新技能。如今,中國科技在一些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在某些領域由“跟跑”轉變為“並跑”,甚至正努力實現“領跑”。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人才引領科技創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培養適宜人才。然而,由於全球價值鏈不斷深化分工,適配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技能人才缺口持續擴大,應用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高階研發人才嚴重短缺,這種因技能錯配導致的“結構性人才荒”成為我們的“卡脖子”難題。與此同時,還存在教育供給與社會需求缺乏適配性的問題。由於長期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造成社會大眾對職業教育的認知缺失,職業教育對社會大眾的吸引力不足,職業教育型別化發展捉襟見肘,而普通教育同樣缺乏與社會的緊密聯絡。建設技能型社會是深化職業教育型別化建設、推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加快建設創新高地的內在要求,更深入一些說,是以教育、科技、人才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理論邏輯:是最佳化人力資本配置與促進公平穩定的根本要求

建設技能型社會是一項涉及諸多學科領域的系統性工程,其中所涉及的經濟學和社會學理論最基礎、也最典型。在經濟學視野下,技能是人力資本的一種形態,而獲得技能則是配置投資人力資本的一種方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上,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就要依託科技創新不斷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並持續提升全體勞動者不斷適應新發展模式的專業知識和運用能力。最佳化人力資本配置要關注“數量”和“品質”兩個維度,廣泛汲取社會、企業等多方資源,為勞動者提供貫穿其全生命週期的技能提升與精進機會,從而真正實現人才與機械相結合、人才與產業相匹配。在社會學視野下,技能是一種勞動能力,勞動能力的開發使用是關乎社會公平與穩定的重要問題。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中,社會分層是其自身的內在邏輯:一方面,職業作為集中反映社會身份、聲望、財富和權力的載體,已然成為社會分層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教育內部分層實際上預設了未來的社會分層,也是推動社會階層流動的隱形動力。然而,現代社會在這兩個維度上都出現了過度推崇知識、學歷,輕視技術、技能的問題。建設技能型社會是解構知識與技能對立或不平等關係、打破學歷社會單邊優勢、推動技能型人才融入社會的重要策略,也是融通個體技能獲得與國家科技發展之間關係、重構知識型和技能型人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與穩定的重要方略。

價值邏輯:是重塑技術價值、迴歸實用理性的內在訴求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主張積極入世,追求“聖賢”理想人格以實現經國濟世的宏偉抱負,“學而優則仕”“君子不器”等理念則進一步指出從政、為官才是最有效的實現路徑。儒家思想對官本位文化的形成具有深刻影響,“士農工商”的職業排位也因此成為普遍的社會共識。進入現代社會,以知識為主體的社會形態逐步建立,知識成為能夠制約權力、支配財富的力量,這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更高形態。然而,當知識型社會對知識賦予過度的功利性價值、對學歷文憑賦予超載的知識性標籤時,重視知識、文憑,輕視技術、技能的價值觀念就會滲透社會的方方面面,這無疑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隱疾。建設技能型社會是重塑技術價值、迴歸實用理性的內在訴求。從精神層面看,“學以致用”“求實求效”是技術精神的根本體現,“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是技術精神的具體形式,而貫穿於技術行為的其他主要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比如精益求精、守正創新、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等,也都是技術精神的重要內涵。從文化層面看,融入社會不同階層、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比如“重視技能、崇尚技能”的社會風尚、“學習技能、擁有技能”的個人追求、以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家國情懷,都是以技術精神為核心和靈魂衍生而成的。此外,還要充分認識到,技術最根本的使命在於服務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生命形態,併為其生命價值承擔相應責任。因此,技術精神和技術文化在體現實用性和經濟效用的同時,也要觀照生態發展和人文需要。(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李鈺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