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2021土地“兩集中”:摸著石頭過河

2023-01-09由 中國經營報 發表于 農業

土地兩集中是什麼意思

文 夏晨翔

隨著北京、鄭州等城市第三批次集中供地近日完成出讓,2021年度22個試點城市集中供地正式收官。

統計資料顯示,在集中供地期間,22城累計成交住宅用地2064宗,成交規劃建築面積2438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出讓金超22804億元,多個城市完成全年供地計劃。

另一方面,回顧2021年集中供地“元年”不難發現,隨著土拍規則從寬鬆到收緊再到適量放寬門檻,市場溫度也經歷了由熱轉冷再到部分回暖的變化。而“過山車”經歷背後,則是地方政府土拍規則調整與房企拿地意願之間的博弈。“底價成交”“ 高流拍率”已成這一年度土拍市場的重要標籤。

土拍規則調整

2021年2月,自然資源部要求22個試點城市實施住宅用地“兩集中”政策,即集中釋出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且2021年釋出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3次,同時要求試點城市單列租賃住房用地佔比一般不低於10%。

3月中旬,長春率先發布首批次住宅用地供地計劃,開啟了22城首批次集中供地的序幕。截至年底,除寧波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定於2022年1月外,其餘21城均完成了本年度3次供地計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首批次集中供地中,重慶、無錫、廈門成交樓面價較2020年全年分別上漲85%、72%和71%。例如,無錫成交的16宗土地中15宗達到最高限價;重慶平均溢價率達39%,較2020年全年增長31%,有地塊溢價率達到130%;南京最熱地塊爭搶激烈,競價158輪,更有房企直接加價5。8億元觸頂。

相對寬鬆的土拍規則下,“兩集中”政策穩地價的效果未達到預期。隨後,多個已公佈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計劃的試點城市,又陸續宣佈暫停或是中止供地,對土拍規則進行了調整。

記者梳理發現,在調整後的第二批次集中供地競拍規則中,限地價成為了所有試點城市的共識,均將溢價率上限控制在15%以內。此外,搖號、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競品質等規則也成為了很多城市的選擇。而在出讓條件方面,限馬甲、限參拍資質及限資金來源“三限套”成為各個城市的標配。

但是,土拍規則的變化隨之反映在了市場需求端,房企拿地更趨理性,市場觀望情緒上升。統計資料顯示,在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22 城整體流拍率高達60%,較首批次提升了54%。而成交方面,底價成交的數量高達77%,整體溢價率降至4%。

隨後,在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時,多個城市在規則方面又進一步最佳化,適當放寬了競拍門檻。

如在房企資質方面,南京將企業拿地資質門檻從1級降至2級或3級,並放寬了聯合拿地的限制;在資金要求方面,蘇州將保證金比例從第二批次部分宗地50%下調至第三批次全部宗地 30%,且首付款比例由60%下調至50%;廣州則允許土地款分期支付,部分宗地取消一個月內一次性付清總價的要求,調整成最長6個月內付清。

不過,亦有部分城市根據發展需求,提高了地塊開發的建設條件,如北京朝陽區一宗地試行全現房銷售,廈門首次提出便全部實行定品質出讓,南京進一步規範了配建租賃住房的建設和管理等。

市場熱度不一

雖然各個城市根據自身需求,在3次集中供地中不斷調整土拍規則。但是,梳理2021年整體土拍“成績單”不難發現,22城土地市場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來自克而瑞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杭州和廣州。其中,上海總土地出讓金額為3142億元,杭州總土地出讓金額為3135億元,廣州總土地出讓金額為2446億元,3個試點城市全年土地出讓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幾家歡喜幾家愁,長春、瀋陽、合肥等城市的“成績單”卻並不亮眼。

資料顯示,在首批次集中供地中,長春競拍前有8宗地塊中止出讓,平均溢價率僅為3。9%,並有2宗地塊流拍;青島多宗地塊以勾地成交,平均溢價率僅為2。1%,成交的55宗地塊中,有54宗以底價成交,並有1宗地塊流拍。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中,長春推出12宗地塊,僅有3宗地塊以底價成交,流拍率為75%;瀋陽推出27宗地塊,成交8宗,流拍19宗,流拍率70%。縱觀全年資料,兩座城市的流拍率都比較高。其中,長春三次集中供地流拍率分別為24%、38%、75%,瀋陽三次集中供地的流拍率分別為12%、57%、70%。

而合肥在首批次集中供地地塊全部以高於20%的溢價率成交後,雖然第二、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地塊供應數量持續增加,但流拍率均過半,分別達到52。94%和63。64%,也以底價成交為主。

反觀作為傳統“供地大戶”的杭州,其在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中,成交金額達到約763億元,較第二批次成交金額256億元增長了198%;成交建築面積約416萬平方米,比第二批次170萬平方米增長了144。71%。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第三批次掛牌出讓的35宗地塊全部出讓成功,其中24宗地塊均達到溢價率上限進入搖號環節最後成交,最高競價次數達到78輪,封頂率69%,整體溢價率7%,總體競爭較為激烈。

對於2021年22城土拍市場表現,克而瑞地產研究院分析師指出,就三次土拍結果來看,大部分城市的土拍熱度仍在低位。由此可預計,在2022年首輪土拍時,會有部分城市,尤其是2021年第三輪土拍顯著遇冷的廈門、瀋陽等,將會進一步降低土地出讓門檻以提振市場熱度。

央企國企活躍

記者注意到,在土拍市場表現偏冷的城市中,除溢價率低、流拍率高的特點外,參拍主體則以國企、央企及地方城投公司為主。如在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國企拿地金額、建面佔比分別達到76%、68%,較首批次集中供地大幅提升。而與此相對的,民企拿地力度下降,拿地金額、建面佔比大幅下降至 25%、34%。

而分城市來看,國企、央企在多數城市中均是拿地“主力”,其中在14城拿地金額佔比超過70%,在北京、廣州、深圳三城更是達到90%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開始,地方城投公司的身影開始大幅湧現。如深圳、無錫、廣州、南京、蘇州等城市當地城投公司在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中都成為了重要主力,參與率高達70%以上。

如深圳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共成交11宗地塊,9宗被地方城投公司獲得;無錫第三批成交的20宗地塊,15宗被城投公司獲得;廣州第三批成交13宗地塊,城投公司亦拍下其中9宗。

除此之外,上海、重慶、廈門、濟南、合肥等城市第三批成交地塊中,城投公司拿地均佔有相當比例。

對此,克而瑞地產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城投公司作為政府投融資平臺,也承擔著政府調控的功能。在房企“躺平”之際,城投公司入場“託底”,有利於降低流拍率,維護土地市場穩定。此外,城投公司也在謀求市場化轉型,此次房地產市場遇冷,也為城投公司拓展地產開發業務提供了良好契機。從城投公司的主營業務範疇來看,大多涉足房地產、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也為城投公司進入房地產行業帶來“底氣”,可以支援專案繼續推進。

不過,上述分析師同樣指出,目前,大多城投公司經營主要還是依賴於政府。在房企土地投資疲軟現狀下,政府土地財政收入不容樂觀,疊加土地出讓金徵收部門劃轉至稅務部門,城投公司拿地無疑會增加資金週轉壓力以及債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