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水稻之於中華文明

2023-01-07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水稻代表什麼意思

文|程強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可以說,糧食作物是文明的根基與源頭,對於中華文明而言,不同作物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在中華文明程序中,糧食的影響無處不在,它見於歷史記載的字裡行間,聞於古今文人的詩詞歌賦,潛於王朝更迭的細微之處,藏於各地百姓的日常習俗。

“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水稻作為國人最熟悉的糧食作物,與我們的關係如此密切,但是我們對它的瞭解卻極為有限。很多人知道米飯和饅頭是我們餐桌上的主食,卻不知大米是我國栽培的,且已有上萬年之久;知道我國“南稻北麥”的作物地理分佈,卻不一定了解這一格局也是南北方文化差異的重要背景;知道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所創造的雜交水稻奇蹟,卻不一定知道稻米對中華文明所做的貢獻更堪稱奇蹟。總之,我們對水稻的認識程度遠遠無法與它的重要程度和它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相匹配。

水稻之於中華文明

《水稻的故事》 王宇豐 著,泰山出版社

水稻不僅僅是中國人歷史餐桌上的主食,更是中華文明的根基和演變過程的鮮活體現。泰山出版社出版的《水稻的故事》在文明史的視野下,以時間為線索,將水稻的起源、發展及傳播過程娓娓道來,透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段段典型的歷史片段,全方位展示水稻對中國社會、文化和政治的深遠影響,闡述糧食作物背後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流。幫助讀者領會以水稻為代表的糧食作物對不同區域文明形態、中華文明興衰的重要影響,進而瞭解糧食與文明的關係,從中一窺中華文明的程序。

稻作之根在中國。栽培稻起源於我國的長江流域,這個結論不是憑空而說,而是有依據的。《水稻的故事》作者華南農業大學王宇豐教授藉助考古學的考證、分子遺傳學的驗證、語言學的比對、民俗學的分析和佐證,跨學科追溯稻作的起源,清晰地還原稻作起源和傳播的圖景。你可能不會想到陶器也是推動穀物在日後成為主食的重要力量,玉蟾巖和仙人洞兩處世界最早的稻穀遺址同時又是世界最早的陶器遺址,這些絕非巧合。這些不僅對研究中華文明的演進有重要的意義,對展現世界各個文化聯絡更是一個獨特的視角。

該書始終兩條主線並行,一是水稻的傳播,二是中華文明的發展程序。作者圍繞上述兩條主線,選取較為典型、能激發讀者興趣的相關歷史進行闡述。比如,代表我國史前時代發展高峰的良渚文化的興衰,與稻作有著怎樣的關係?長江流域的稻作文明和黃河流域的旱作文明是什麼關係?稻的馴化是否啟發並加速了粟黍的馴化?為什麼良渚和彭頭山之後的南方稻作文明有所沉寂,最耀眼的文明集中於以粟作為主的北方?這些都能在《水稻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水稻也不例外。我國南方先民發現、接受、馴化並栽培、食用水稻更是一個充滿傳奇的過程。這是一個 “從禦寒到充飢”“從採集到栽培”“從副食到主食”的漫長過程,僅僅從栽培水稻到主食稻米,這一步就足足走了六七千年。在這六七千年間,水稻不斷被馴化,發生了全方位的脫胎換骨式的變化。人類改造水稻的同時,水稻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水稻對人類最重大的改造體現在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形態方面的革命,徐徐揭開了文明的大幕。可以說,稻作不僅是我國最早的農業,而且基於稻作的栽培制度和農耕思想的傳播染就了中華文明發展的底色。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糧食,是歷史最深層的決定者,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歷朝歷代的首要之事。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也是養活人口最多的糧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並不知道,水稻在中國歷史的最後一千年才在眾多糧食作物之中“脫穎而出”擔當主角。那麼一株毫不起眼的水草是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糧食作物界的王座?本書也給出了答案。“從‘百穀’到‘五穀’” “從‘五穀’到‘三谷’”“從南稻北粟到南稻北麥”……水稻的登頂之路並不易,可謂歷盡艱辛。

“五穀以稻為貴。”古代“五穀”之說始於春秋戰國,後來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版本,即指稻、黍、稷、麥、菽五種作物,分別對應著今天的水稻、黃米、小米、小麥和大豆,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唐代開始,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地位才日益提高,並在唐末登上第一糧食作物寶座。宋真宗年間,從越南引進的優質品種——占城稻在江淮引種成功,逐漸推廣,東南各省普遍栽種,提高了糧食的總產量,並得以供養宋末年創紀錄的1億人口,水稻的首要糧食作物的地位才得到徹底鞏固,終於走到歷史舞臺的中間。稻作興旺帶來了人丁興旺,加上人口遷徙,經濟重心開始向南轉移,繼而帶來的是文化重心的轉移。

在一千年間,水稻第一大主糧的地位也經過多次挑戰,僅僅宋朝就有兩次,其憑藉本土作物和精耕細作的體系獨佔王座,到明代已是“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接下來只是稻作發展的此消彼長,隨著人口的遷徙和墾荒程序,水稻“南征北戰”,從“蘇湖熟”到“湖廣熟”“從北大荒到北大倉”,一個個故事記錄了水稻與區域文明發展之間的關聯。1969年青海省民和縣引種水稻成功,至此我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種上了水稻,水稻終於遍佈全國。本書對這一歷史過程進行了詳細而精彩的描述。我們讀完會發現,這一過程中,人們對稻的認識與利用越來越深入,反過來稻對人們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

在本書作者看來,稻作經濟基礎一定會影響上層建築。稻作經濟還建立起世界上最為緊密的人地關係,令稻作社會成為最安土重遷的社會。因此在後半部分對稻與人口、稻與政治、稻與文明、稻與經濟、稻與科技、稻與環境等進行深入探討。在本書中,水稻已不僅是理解中華文明史的一把鑰匙,還是探究亞洲諸文明間聯絡的重要線索。

水稻不僅養育了我們的生命,還塑造了我們的文化。具有萬年稻作史的中國,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無處不在。稻米文化不僅養成了今天中國人的許多生活習性,更培養了今天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本書從民俗、神話、語言、文學、信仰等多個角度進行闡述。稻米文化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文化的方方面面,讓讀者不僅從中感受稻米文化的精妙和區域文明形態的魅力,更能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如葛劍雄先生在總序中所說:“糧食的前世比它的今生長得多,一般比人類的歷史還長。”水稻不僅是續命養身的第一大主糧,還是孕育中華文化和塑造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物。每一次水稻的傳播和變革,都在重塑文明,改變歷史,關於它的故事太多太多。本書正是要講好水稻的故事,介紹它的前世今生和豐功偉績,讓讀者領略其魅力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