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追求“鬆弛感”,別用力過猛

2022-12-30由 津雲客戶端 發表于 農業

鬆弛有度的弛什麼意思

天津北方網訊:

最近,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鬆弛感”火了。這源於一位網友分享的旅行見聞:一家人出門旅遊時,託運的行李全部被退回,竟然沒人緊張、沒人生氣著急,重新安排好後繼續開心聊天。面對糟糕的情況能保持放鬆從容的狀態,網友稱之為“鬆弛感”。

然而,隨著熱詞走紅,其意味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太用力的人走不遠”“鬆弛感你永遠學不會”等一批“速成雞湯”隨之產生,更有甚者,鬆弛感穿搭、鬆弛感妝容教程也火了起來。用力過猛的“鬆弛感”,還叫鬆弛嗎?

在節奏快、競爭強的現代社會,“鬆弛感”引發共鳴,可以理解。這也引發我們進一步思考,要以什麼樣的狀態面對生活,松還是緊,躺平還是內卷?古人講:“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其實,張弛有度,何嘗不是人生之道?就像一張弓,如果弓弦總是緊繃,就可能會斷。反過來說,這張弓一直放在那裡不用,也容易壞掉。歷史學家錢穆到了晚年創作欲仍十分旺盛,完成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工作,甚至雙目失明後,在夫人的幫助下完成鉅著《晚學盲言》。然而,他並非時刻處於寫作狀態,而是以四寶(圍棋、花草、下午茶、簫笛)調劑生活情趣。奮鬥和鬆弛是緊密相連的,“一張”之後的“一馳”更有底氣,而“一馳”是為了更好的“一張”,人生的節奏也正在於此。

放鬆不是放縱,並不意味著喪失鬥志、毫無追求的躺平。追求人生理想的過程就像跑步,該跟跑時跟跑、該衝刺時衝刺,但目標都是要抵達終點。僅僅因為跑得太累,就停滯不前,那麼理想就是水中花、鏡中月。就像一位網友所說,“沒有努力過的人就不要用鬆弛感給自己臉上貼金了,那不是鬆弛感,而是懶。”不久前,曾經的北大保安張俊成“逆襲”成為一家職業學校校長的故事在央視播出。從貧家孩子到“北漂”,從“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到回鄉深耕職業教育20餘年,張俊成一路走來有艱辛付出,也有默默沉潛,但始終保持一顆進取心,書寫了人生傳奇。如今的張俊成面對鏡頭,更多了一份從容自信。

網際網路潮起潮落,一時的火熱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有“鬆弛感”,或許明天又會跳出一個“緊張感”。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夢想、有節奏,更有奮鬥,我們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