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觀見】“翻車”的官微,誰會“假慈悲”?

2022-12-01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農業

常常說的翻車是什麼意思

【觀見】“翻車”的官微,誰會“假慈悲”?

【觀見】“翻車”的官微,誰會“假慈悲”?

微博“@無錫釋出”最終刪了自己的帖。他們恐怕不得不承認,這一次,自己在輿論場上“翻車”了——

10月13日,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新楊路一小吃店發生燃氣爆炸,造成9死10傷。作為當地政府官方微博的“無錫釋出”,於當晚9時許發文:《在重大事故面前,我們該做的是關愛與理性!》這則800餘字的“e評”裡,有一段被反覆放大的話:

“比事故原因、調查結果飛得更快的是各種敲鑼打鼓似的影片傳播,是彈眼落睛的網路謠言,是朋友圈裡你來我往、似真似假的揣測、別處新聞的嫁接,是自媒體假慈悲博眼球式的祈禱……在官方通報到來之前,網路見證了一撥面對重大事故的自嗨,悲情的意味很少。”

在突發事件震動輿論的風口浪尖,把民間的關切斥為“假慈悲”“博眼球”“自嗨”,不合事實,亦有違情理,引發不滿當在意料之中。不少網友對此大加聲討,還基於一層背景——幾天前的高架橋坍塌事故,同樣在這個官微上,卻很長時間看不到一點有關事故的權威聲音,倒是連發兩條無關資訊,彷彿置身度外。

同樣熱點事件,從“保持沉默”到“主動發聲”,行動有翻轉,效果一樣慘。其實這篇呼籲人們保持“關愛與理性”的言論,本是一番“滅火”的努力——近乎沸騰的輿論裡,當然不是沒有“謠言、雜音、嘈音”;像“在危機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從、不信謠、不傳謠”或者“以一顆充滿正能量的心去積極面對、關心前方,給予無窮的精神支援和力量傳遞”這些話,單看都是對的。

但偏偏是這些不錯的話,疊加在一起釀成了一出“次生災害”。“官微小編”們顯然需要吃一塹長一智——下一次,是不是再字斟句酌一下?再細細打磨一番?

這是不夠的。

官微“翻車”,在輿論場上不是第一次。

有些問題不想明白,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些引發外界鬨笑甚至憤怒的“車禍”,有些因危機事件而起,有些則來自平時不經意間——兩個月前,青島市政府官微“@青島釋出”因為隨意釋出了颱風預警而遭同為政府部門官微的“@青島氣象”公開“怒懟”,便是鮮活一例。

過去種種故事乃至事故里,官微的錯,要麼是說錯了話,要麼是沒有說話,要麼是沒有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所謂“時度效”出了問題。要有改觀,自然要懂得研判“時度效”。

不罵髒話、不亂說話,是最最基本的。在此前提下,一旦處於輿論風口浪尖,即便想“滅火”,也不能直接澆上一盆冷水,而要循循善誘、正視問題、正向疏導情緒;遭遇謠言、非議和各類“雜音”,應以事實說話,讓“權威聲音”跑贏“流言蜚語”;發生突發事件、面對公眾關切,應當“快報事實”,第一時間提供權威資訊……這樣做,更有助於實現期望中的“以正視聽”。

但對數以千萬計的官微運營者們而言,學會了這些,還只是學會了應有的技巧和策略。真正的“時度效”,不僅體現於技法,更體現於背後的觀念、立場和身份自覺。

“道”正不正,決定了“技術”強不強,更決定了在關鍵時刻、緊急關頭,你是棋高一著,還是原形畢露。

“官微”並不是一般的“微”。理論上說,作為是代表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面向公眾發聲的平臺,這就既要懂“官”,又要知“微”,會說“網言網語”,又不忘“組織身份”。

這樣一來,“官微小編”也就不是一個容易的角色,常常是你把自己當“小編”,公眾卻把你視作政府的化身,而當你正兒八經端起來說“官話”,人們又要批你“不接地氣”“官僚主義”。做好這個“小編”,需要很好的平衡之道,需要很好地拿捏分寸。

而這個分寸平衡背後,正是深層次的身份認同和站位自覺。

很長一段時間,不少政府官微熱衷於為自己打造某種特別的“人設”。

前些年不少官微都喜歡“賣萌”,一時“萌”遍天下,後來又有不少官微進一步在內容上做文章,不再侷限於初期的官方資訊釋出,而更多嘗試觀點表達與情感傳遞,試圖與使用者建立情感連線,乃至調動情緒、形成情緒上的“共振”。

這種帶有個性化“人設”的共振,振得好自然好,但稍有不慎,也容易產生風險——最大的風險就在於,權威機構的公信力被拿來當背書,以致“小編”一言不慎,就可能遭來公眾對於公權力部門的非議。

但你又不能說,官微的“人設”,只是“小編”的人設——行政治理有一個體系,官微是一個平臺,也是一個“出口”,更是一個“視窗”。

作為面向公共的資訊出口和形象視窗,官微的一舉一動、態度立場,都已被預設了是“代表官方”的,也就應當有來自官方的系統性支援和協同。

突發事件來臨,官微說什麼、怎麼說,有時字字千鈞,還真未必是一兩個“小編”就能做主的——如果是,那隻能說明背後的運轉系統出了問題。而這時候,官微所展現的形象,所表現出的“時度效”,其實折射的正是整套運轉體系的“時度效”與“價值觀”。

這說起來很複雜,其實又很簡單,所涉及的,不過是政府部門天天要面對的基本問題——

怎麼看待自身的責任?怎麼看待輿論監督?怎麼面對人民期許?

顯然,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靠“小編”們來給的。

欄目主編:朱珉迕

本文作者: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