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把寧南打造成“中國蠶桑天府”

2022-11-28由 中國企業家日報 發表于 農業

中國最大蠶桑之鄉是哪裡

把寧南打造成“中國蠶桑天府”

第一、調研觀感

第一次到涼山州寧南縣調研,實地查看了幾個鄉村、農戶、企業和白鶴灘水電站,有“六個沒有想到”。一是寧南如此精美沒有想到;二是縣城如此寬鬆沒有想到;三是產業如此鮮亮沒有想到;四是水電如此強大沒有想到;五是區位如此優越沒有想到;六是群眾如此幸福沒有想到。我們真正體會到了“金沙水拍雲崖暖”“彩色寧南、大地根雕”“寧靜致遠、南國蠶都”“高階康養、溫泉小鎮”等深刻內涵。這次調研是國情教育之行、文化薰陶之行、陽光康養之行,幾千年的古桑樹、紅花滿枝的木棉樹、世界第二的水電站、國際著名的高階生絲、滿山遍野的吐芽根樁、多處噴發的高溫地泉、勤勞善良的幹部群眾,令人深深震撼和感動!“小桑葉、大產業”,實現了人均產繭、蠶繭質量、養蠶單產三個全國第一,形成了“寧南衝擊波”、“寧南經濟帶”、“寧南現象”和“寧南經驗”。

第二、寧南定位

市場經濟沒有國界省界,只有利益聯結和要素流動。寧南有許多比較優勢,如光熱、土地、市場、管理、文化、質量、群眾等,值得繼續發揚。寧南是全國科技先進縣,中國蠶桑之鄉,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四川省農民增收先進縣。透過調研,我們感到寧南有這樣“七個定位”。第一,寧南是“一帶一路”產品供給地;第二,寧南是優質康養最後選擇地;第三,寧南是蠶桑文化活態儲存地;第四,寧南是工匠精神雛形遺產地;第五,寧南是世界著名水電生產地;第六,寧南是國際高階生絲控制地;第七,寧南是四川南向開放橋頭堡。蠶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共同組成中國農耕文明。誕生在四川鹽亭的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是蠶桑文化的首創者。四川的“蜀”,是野蠶的意思,古蜀就是種桑養蠶的地方,天府之國就是蠶桑之國。四川古代蜀王“蠶叢”,是帶領民眾養蠶的高手。種桑養蠶就是留住中華之根,守住民族之魂,就是捍衛歷史,堅守初衷。中華文化的活根在蠶桑,農耕文明的原根在寧南。重走絲綢之路,從寧南起步。因此,寧南要打造“中國蠶桑天府”!

第三、主要挑戰

寧南縣堅持把蠶桑作為富民骨幹產業值得肯定。但要認識到,當前面臨著“五大挑戰”,比如中國與歐美貿易摩擦、寧南與同類縣市競爭、蠶農致富與可持續發展、保持傳統與堅持創新、政府支援與蠶農自覺等。同時,要研究突破終端產品不足、核心技術不足、文化引領不足、模式創新不足、社會影響不足、金融支撐不足等“六大問題”。寧南有陽光、花海、綠水、溫泉、絲韻等優質資源,要打造“東方陽光達沃斯小鎮”!力爭成為會議小鎮、週末小鎮、康養小鎮。達沃斯因為“世界經濟論壇”著名(達沃斯論壇),本是瑞士的一個小鎮,靠近奧地利邊境,是阿爾卑斯山系海拔最高小鎮,海拔1529米,人口1。3萬人,面積284平方公里,坐落在一條17公里長的山谷中,與寧南縣城類似,但很寒冷,寧南卻很溫暖,寧南優勢更多,唯獨缺乏會議品牌帶動。

第四、幾點建議

根據寧南定位和發展現狀,我們建議圍繞“一城、二水、三產業、四提升”加強工作。

“一城”,就是把寧南縣城打造成一個精美的公園城市和旅遊產品,以蠶桑文化和馬斯洛“五種需求”統領縣城建設。要設計建設地標性建築物,如蠶繭、桑樹、桑葉、生絲、絲綢等景觀景點。要以人為中心特別是人的需求,推進縣城建設發展,要滿足從生存到自我價值實現等各種需求。不求大、但求美,不求洋、但求特。凡是與此矛盾的都要放棄。

“二水”,就是加快白鶴灘水電站帶動效應和太陽能引水上山工程研究。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重大專案實施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比如川藏鐵路對雅安、甘孜的發展影響。世界第二大規模的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後,將對寧南發展帶來巨大影響,要提前謀劃、策劃、規劃、計劃,比如發展度假旅遊、水上運動、湖泊娛樂、生態養殖、高山蔬果、高耗能產業、科普教育等。寧南陽光充足,但山上缺水,可以用光伏電提水上山灌溉。同時在山上打水窖、建水塔。

“三產業”,就是發展蠶桑、康養、旅遊三種主要產業。要研究制約因素和短板瓶頸問題。還要提高蠶桑質量和產量,把蠶桑融入康養和旅遊產業,發揮好政府“穩定器”“變壓器”“催化劑”作用,在蠶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在政策研製供給上下功夫,在產品市場開拓上下功夫。舉全縣之力把南絲路集團做成上市公司。要評選“五星蠶叢之家”“當代嫘祖”,激發群眾創造性和積極性。康養和旅遊要立足高階精品,滿足“6+1”度理論。

“四提升”,就是組織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開放水平提升、配套水平提升,做到“四個加強”。一是加強組織力量,促成產業技術專業性合作;二是加強科研力量,形成與高校的聯合模式;三是加強開放力度,引進資金和技術;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配套服務。

特別是,要成立蠶桑合作組織、學會、協會,培養帶頭人。要聯合科研院所研發絲綢終端高階產品,突出寧南的唯一性、獨特性。比如,要研究桑葉為什麼好?物理形態和化學成分差異在哪裡?金沙江奇石非常有名,每一幅石畫和造型,都是大自然發給我們的簡訊和微信,都是人與自然交流的密碼和圖語,都是大自然的遺產和日記,都是一本書和一首詩,我們應該破譯,還可以用作絲綢圖案設計。要提高蠶桑、生絲、絲綢生產的機械化、智慧化、資訊化、數字化水平,要應用大資料、區塊鏈、物聯網、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要舉辦“中國蠶桑文化國際峰會”,發表“蠶桑發展的寧南宣言”,釋出“蠶桑發展的寧南報告”和市場指數。要有包容和共贏的理念,聯合天下蠶桑絲綢商家共同創新創業,把“蠶桑”變為“產尚”,註冊IP,建立國際性組織,創辦蠶桑文化學院。要提升交通、商貿、醫療、教育等配套度,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產生強大聚集力、競爭力、親和力、衝擊力、帶動力和輻射力。 同時,要克服“六無思維”:一是克服無錢思維,不能將資金短缺作為不發展的理由、缺錢是發展的原動力;二是克服無人思維,打破人才區域界線,實現人才聯合、人才共享;三是克服無地思維,發展飛地經濟、聯合園區;四是克服無名思維,深挖縣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牌;五是克服無路思維,以市場為導向,探索新型發展特色之路;六是克服無力思維,整合內力外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縣域經濟再上新臺階。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後強於2019年3月4日座談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