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苗家山寨的“小蟲”長大了

2022-06-04由 掌上保山 發表于 林業

地蠶圖片長大以後是什麼

這幾天,昌寧縣勐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門口熙熙攘攘,前來預報早秋蠶養殖數量和準備養蠶物資的蠶農們臉上掛滿了笑容。

“這批夏蠶,我家養了2張,賣了4128元錢,隨著雨季到來,桑葉會發得更好,今年養‘蟲’收入應該在2萬元以上。”長山村火皮地下村民小組村民熊世成興奮地說。

長山村是保山市苗族聚居第一大村和省級貧困村。全村轄24個村民小組912戶4105人,苗族群眾聚居的10個村民小組共340戶1685人,其中苗族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82戶670人。

長期以來,因為諸多原因,長山村的開放程度較低,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加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苗族群眾生產力水平低下,“產業粗放,積弱積貧,條件惡劣,交通閉塞”成了這裡的代名詞。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長山村,也因此成為昌寧縣典型的深度貧困民族地區。曾幾何時,村裡沒有一點鋼筋混凝土,生產生活水平較低。農戶家廚房內未洗的鍋碗瓢盆、走廊上剛收的小個頭玉米和拴在家門口的牲畜令許多外來人印象深刻。同樣,發展什麼產業,如何進行幫扶,群眾是否適應新的勞作方式等等,都成了各級黨委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結合區域內氣候、土地等資源情況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當地黨委政府決定將投入較少、扶持較大、產出較快、效益明顯的蠶桑產業作為主打產業進行培育發展。在扶貧、農業、民宗、林業等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當年,市縣兩級第一個蠶桑高產示範園區建設順利落戶長山村,覆蓋了芒泥山、浪壩寨兩個漢族村民小組和大平掌、魚塘兩個苗族村民小組,第一座標準化地蠶養殖大棚落戶於長山村魚塘村民小組的苗族群眾王興順家。當年,在鎮村幹部和技術員的指導下,王興順家4畝蠶桑實現收入7800餘元,比種植傳統玉米收入翻番。在大戶帶動下,幾年下來,當地的蠶桑產業規模發展越來越大,許多農戶依託蠶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收入提高了,受益的群眾都親切地把蠶稱之為“蟲”。從2015年底開始,長山的群眾把“小蟲”掛在了嘴邊,“‘養蟲’是好產業”也成了當地群眾的口頭禪。長山村的蠶桑產業從無到有,逐年發展,目前全村已種植蠶桑5800畝,種植面積和產量產值均位居全縣第一。透過精準扶貧,2017年來,在上海的對口幫扶下,昌寧縣每年共有600萬元滬滇協作專案資金用於蠶桑產業發展,其中有500多萬元用於長山村的蠶桑種植和地蠶大棚建設。

發展蠶桑產業四年來,勐統鎮黨委政府在產業扶貧上主動作為,在集中規劃上,堅持“嚴控零星分散、適度規模連片”的原則,抓好桑園種植地塊的規劃,以一定連片規模的農田作為主要種桑基地,標準化種植,科學管理;在發展效益上,引導農戶對土地進行規範、有序流轉,透過轉包、承租等方式有償轉讓給懂技術、善管理的養蠶能手,進一步提高種桑養蠶的效益;在科學管理上,規劃做好桑園和其他農作物的隔離,避免其他作物在施肥、噴藥過程中造成汙染。同時,鎮村兩級制定每年種桑養蠶工作計劃,要求把桑園地塊落實到戶,並逐組逐戶登記造冊,實現了產業發展的規範化管理。大面積推廣建蓋地蠶大棚養殖,在新植桑園、冬季桑園管理、病蟲害統防統治、桑園套種、養蠶等環節,都適時召開現場動員會和培訓會,讓貧困群眾掌握好各項產業發展技術。

截至目前,長山村桑園面積已達5800畝,投產3830畝,實現產值353。6萬元,長山村當之無愧地成了全縣養蠶量、蠶繭產量、蠶農收入“第一村”。據瞭解,2018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養蠶118戶,實現產值118。15萬元,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

[楊 軍 張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