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喜迎二十大·皖美十年」青春夢想,放飛希望的田野

2022-10-09由 安徽科技報 發表于 農業

一個蟲字旁一個丁念什麼

到鄉村去創業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雙創”的深入推進,各地掀起鼓勵返鄉、下鄉創業的熱潮。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國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在新徵程中,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鄉村要振興,需要更多的人力、智力、財力、物力來支撐。廣大青年要把青春“小我”融入到國家“大我”中,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到鄉村去創業,到田野去築夢,實現人生的精彩。

把握創業方向。要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握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方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揮青年人學有專長或返鄉創業者見多識廣的特點,實施土地流轉,選準產業專案,帶動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資源要素雙向流動上做文章。

瞄準新興業態。要強化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利用先進技術進行創新,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產品,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建設數字鄉村、數字農業,發展農業物聯網、農村電子商務。用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引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農村的高效發展。

發揚實幹精神。幸福源於奮鬥,成功伴隨艱辛,要有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持之以恆的毅力。下鄉創業,甚至在很多時候不會很快結出碩果,更需要苦幹實幹和穩紮穩打的精神,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經得起打磨、扛得起責任,從而打拼出一片新天地。(武長鵬)

「喜迎二十大·皖美十年」青春夢想,放飛希望的田野

近日,在含山縣仙蹤鎮潤源七彩魚養殖場,養殖人員向鎮企業辦工作人員介紹養殖情況。 通訊員 歐宗濤 張旭 攝

「喜迎二十大·皖美十年」青春夢想,放飛希望的田野

9月27日下午,濉溪縣四鋪鎮顏道口村返鄉創業青年、土地流轉大戶杜折(左一)帶領工人,在自家的大棚裡採摘冬瓜。 記者 丁賢飛 通訊員 蘇瑞 攝

「喜迎二十大·皖美十年」青春夢想,放飛希望的田野

9月26日,太和縣清淺鎮現代產業示範園內,弘新家庭農場實行機械化採收蜜薯。 通訊員 王傳傑 攝

“夢想其實就在身旁”

“中秋3天假期,我們累計接待350多名遊客,創收2萬多元,對於才起步辦農家樂的我們來說,是不錯的鼓勵。”農家樂負責人陸克濤說。9月25日,記者來到位於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朗坑村的“印象河邊”農家樂,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和清澈的小河,清新空氣沁人心脾。

在清水河邊打造“印象河邊”農家樂,是陸克濤鄉村逐夢的“拼圖”之一。今年33歲的陸克濤出生於普通農家。大學畢業後入職南京一家大型連鎖企業。然而,喜歡挑戰的陸克濤並不滿足,決定自主創業。2012年,他回到銅陵開了一家計算機零售店。但因銷售乏力和資金鍊緊張,陸克濤的首次創業宣告失敗。

2017年,經過市場調研,陸克濤開始投身電力服務行業,並將公司起名為“百舸爭流”。這一次,他選擇從零星的“小活”做起,從優質服務入手,慢慢積累自己的技術和企業的口碑。

在農村地區奔走找業務的過程中,陸克濤開始接觸植保無人機。2018年,陸克濤決定利用植保無人機轉戰農業服務領域。機器取代了人工,作業更省時高效,成本更低,找他合作的種糧大戶越來越多。“今年,我們團隊利用7臺植保無人機對周邊鄉鎮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收入達到100萬元。”

企業執行步入正軌,陸克濤又有了新想法。“我的家鄉天門鎮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非常適合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閒旅遊。”在赴高郵、青陽等地考察後,2019年陸克濤投資400萬元在天門鎮朗坑村打造了“印象河邊”休閒觀光農業基地專案。

佔地500餘畝的“印象河邊”休閒觀光農業基地,集種植採摘、特色養殖、休閒娛樂於一體,透過改造當地閒置房屋,發展農家樂,可同時容納百餘人就餐,尤其是其門前流經的一條小河,成為孩子和家長們戲水、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年少時一心想著去遠方追逐夢想,卻不曾想,夢想其實就在身旁。”陸克濤說,自己將繼續紮根鄉村,帶領鄉親們一起踏上“共富班車”。(記者 劉洋 通訊員 劉丹)

“創業不易,但成果很甜”

9月底,走進位於宣城市宣州區洪林鎮的宣城市食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水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工人正忙著補種果樹。“上半年約20畝的桑葚收入還算可觀,每畝收益2萬餘元。”一位頭戴草帽、手拿鐵鍬的年輕人向記者介紹,“但受高溫旱情影響,我們正在替換部分葡萄、獼猴桃果木。”

這個年輕人名叫魯德迅,是宣城市食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

9年前,從蚌埠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畢業後,魯德迅並沒有選擇留在城市工作。“因為學的就是相關專業,我希望靠自己的知識與技術,生產出優質健康的農產品,帶動地方老百姓共同致富。”魯德迅告訴記者,懷揣夢想,他於2014年10月返鄉創業。

“種地是很辛苦的,俗話說‘三分靠種七分靠天’。”提及返鄉創業的困難,魯德迅十分感慨。

2016年,一場洪水沖毀了魯德迅的10多畝食用菌種植大棚和100多畝水產養殖區,損失慘重。“當時合夥人也扛不住壓力,離開了。最難的時候,我也幾乎堅持不下去。”魯德迅說,他咬牙賣掉了城區的婚房,政府又幫忙申請到銀行貸款,最終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魯德迅的公司從創業之初佔地100多畝的小基地發展為有260餘畝種養基地、1600餘畝合作種養基地、1200平方米深加工基地以及現有26名固定職工的農業企業,成為宣州區龍頭企業、宣州區最具發展潛力的農業企業之一,並掛牌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創業不易,但成果很甜。”魯德迅說。截至目前,他總共帶動周邊200多家農戶發展水產養殖及水果種植,推廣科技水產養殖5000餘畝,培育推廣青蝦苗種累計2。5萬公斤,引進果蔬新品種30餘種。同時,魯德迅申報種植養殖相關發明專利4項,已被授權發明專利1項。(記者 羅鑫 通訊員 吳慧娟)

“讓鄉村變得更美好”

9月24日上午,在池州市貴池區裡山街道的黃精產業園,37歲的宋大偉正帶領遊客參觀黃精種植基地。

1985年出生的宋大偉在農村長大,大學畢業後,他去了北京國旅總部工作。2009年,他偶然發現了黃精銷售市場的潛能,本可以留在北京的他辭去高薪工作,決定返鄉發展黃精產業。

“我的根在農村,回鄉創業,讓鄉村變得更美好!”談起理想,宋大偉語氣堅定。

回鄉後,宋大偉不停往外跑,他考察了皖南的黃精和土特產,決定先做電商。他來到九華山經營一家土特產專賣店,主售禮品版九華黃精。

幾年下來,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令人沒想到的是,宋大偉卻突然將門店關掉,來到貴池區涓橋鎮三友村種起了九華黃精。

“批發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客戶感受有落差。我想,不如走自產自銷之路。”宋大偉說,“我要把產品源頭和市場更好地對接起來,抓好種植、銷售兩張網建設。”

為了解決黃精原料問題,宋大偉和涓橋鎮四聯村“兩委”班子探討、考察後,決定按照 “折股量化、配股到戶、收益共享、分紅到人”的模式,幫助貧困戶增收。第一次合作帶動45戶貧困戶,每年增收1000餘元,目前這種模式已經輻射到周邊12個鄉村。

2016年,宋大偉建立了池州市九華府金蓮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我知道,企業越大,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也就越大。”宋大偉這樣說。在政府的帶領下,宋大偉透過發放荒山流轉租金、吸納貧困戶進園區務工、推行黃精訂單式種植、全方位提供技術支援、保護價收購黃精產品、代銷農副產品等途徑,帶領著周邊農戶大力發展黃精林下規範化種植。目前已建立6000畝黃精林下規範化種植基地,帶動周邊455戶脫貧戶產業分紅,每年分紅增收550元,帶動農戶205人就業,每月增收2000元。同時,他的公司帶動全市24家初加工廠投產,間接帶動80餘人就業。(記者 徐建 阮孟玥)

“總想著回家鄉一展身手”

“一二三,起!”近日,在位於桐城市雙港鎮龍山村的秋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高溫精養龍蝦基地,該公司負責人嚴家武正指揮著工人捕撈龍蝦。

“這是我們首次嘗試高溫養蝦,高溫季節的龍蝦收購價格要比平時高。”嚴家武告訴記者,今年他們還嘗試自己培育龍蝦苗,這樣既能降低成本,還能保證四季有蝦出售。

從“稻蝦共養”到“高溫養蝦”“培育蝦苗”,秋豐農業公司的龍蝦養殖產業鏈日益完善。

1986年,嚴家武出生於桐城市嬉子湖鎮肖店村,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外地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曾在江西一家食品公司擔任副總一職。

“從小在農村長大,總想著回家鄉一展身手。” 雖然漂泊在外,但嚴家武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發展。2017年初,回家過年的嚴家武看到村裡不少人在搞“一稻一蝦”種養,並取得不錯的收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嚴家武決定返鄉養殖龍蝦。

2017年4月,嚴家武和朋友投資30餘萬元在嬉子湖鎮承包了80畝田地。“第一年因為經驗不足,投放蝦苗時間不對,沒有賺到錢。”嚴家武說。

後來,他透過閱讀專業書籍、上網查詢資料、請教技術人員等方式“惡補”龍蝦養殖知識,慢慢把自己鍛鍊成了“土專家”,公司的收益也持續增加。今年初,嚴家武又在雙港鎮龍山村承包300多畝的田地進行“稻蝦共養”。截至目前,他在嬉子湖鎮和雙港鎮共承包田地600餘畝。

嚴家武還不斷與當地養殖大戶、鎮農技專家交流,探索新的“稻蝦共養”模式。今年初,他開始實施“一稻一苗兩蝦”的新模式,即透過改善水質、科學管理等手段,一年能收穫兩季蝦。

“今年上半年,龍蝦收成不錯,預計今年畝均收益能有3000元左右。”嚴家武笑著說。如今,公司有長期員工4名,農忙時有10多名村民在公司兼職。(記者 陳成)

“讓我們的中草藥走出大山”

9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的八角塘村。一大早,當地村民徐曉娜和張軍姐弟倆就來到了自家承包的山頭,一頭扎進藥田中,進行桔梗、丹參等藥材的育苗工作。但在兩年前,眼前將近700畝鬱鬱蔥蔥的藥田,卻還是雜草叢生的荒山。

“八角塘村以山地為主,多是沙土地。村裡的青壯年大都選擇外出務工,家裡只有一些老人,山場也就逐漸荒廢了。”毛坦廠鎮黨委副書記夏如意說。

從小在八角塘村長大的徐曉娜改變了這一現狀。2009年,從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專業畢業的徐曉娜,在外闖蕩後,返回家鄉毛坦廠開了一家藥店,生意頗為紅火,但在徐曉娜的心中,始終有種植中草藥的念頭。“看到老家的山逐漸成了沒人管的荒山,總想做點什麼。”徐曉娜說。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家對中醫藥產業不斷加大支援力度,徐曉娜覺得在家鄉創業的機會來了。2019年,徐曉娜的弟弟張軍從部隊退役回家,姐弟倆商量之後,一拍即合,2020年,兩人在家鄉註冊成立了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

“真的幹起來,比想象中還要辛苦。我和姐姐每天都6點多就起床來基地,一邊要開闢荒山,一邊要種植、管理藥材。”張軍說,儘管辛苦,但部隊鍛煉出來的鐵一般的意志還是讓他撐過了最艱難的日子。2021年,玄參等藥材有了第一批收穫,產值60多萬元,姐弟倆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今年預計能有120萬元的產值,明後年穩產之後能有340萬左右的產值。”徐曉娜說。透過藥材基地,八角塘村200多名群眾人均增收2000餘元,11戶脫貧戶在藥材基地長期務工,年收入超過2萬元。

“下一步,我們要加大藥園種植管理力度,並想探索藥食同源,開發一些新產品,讓我們的中草藥走出大山。”徐曉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