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馬克思眼中的“人”

2022-10-08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馬克思怎樣分析人的本質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於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經濟學時寫下的一部手稿,這部手稿系統總結了馬克思關於經濟與哲學的有關問題。

我們先來咬文嚼字一番:這部手稿不叫“經濟哲學”,而叫“經濟學哲學”,英文名是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從中英對照看書名,這是一部經濟學的著作,但是運用了哲學原理。這部手稿是馬克思早期對資產階級國民經濟學的批判,第一次從生產勞動實踐的觀點來闡述經濟和經濟學的起源,為經濟學的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立足生產勞動實踐的觀點,馬克思用“經濟學—哲學”的雙重視角,重新審視了當時的國民經濟學,並對之展開批判。我們以“勞動”這個概念為例。

先從經濟視角看“勞動”。按照國民經濟學的觀點,勞動是“人的能動的財產”,經濟分工提高勞動的生產力,增加社會的財富,一切東西都可用勞動來購買,而資本則是積累的勞動。但是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國民經濟學並不考察“不勞動時的工人”,因為他們不把工人作為“人”來考察,卻把這種考察交給“刑事司法、醫生、宗教、統計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那麼這種考察下的所謂“勞動”,正是將工人歸結為其他任何商品的存在條件為前提,工人透過勞動所獲得的,並不是作為“人”而是作為“工人維持生存”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再從哲學視角看“勞動”。馬克思有一句醍醐灌頂的話:“人的類本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的精神的類能力,都變成了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了維持他的工人生存的手段。”這就是說,在異化的“勞動”中,一個工人越努力越是從肉體到精神一無所有。動物尚且只是在維繫生存直接所需中勞作,而工人卻在“勞動”所展開的“人”的豐富尺度中,審視自己的一無所有,這是從全身心投入到異化之中,是絕對的赤貧。馬克思說:“貧困從現代勞動本身的本質中生產出來。”

正是“經濟學—哲學”的雙重視角下,馬克思批判國民經濟學,析其幽微,將國民經濟學家的理論平面轉換至邏輯底層,並洞悉資本主義經濟生產的最終極限——無論社會財富總量如何增長,“貧困”永遠無法消除,因為工人作為資本再生產得以維繫的奇點,成為“全靠勞動而且靠片面的、抽象的勞動為生的人,僅僅當做工人來考察”,由此,“在對自然產品加工和再加工時工人的勞動的增加,不是使工資增加,而是一方面使獲利資本的數額增加,另一方面使每一筆後來的資本比先前的資本增加”。

馬克思從異化勞動對私有財產的關係,進一步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解放出來、從奴役制解放出來,是透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表現的,這並不是因為這裡涉及的僅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為工人的解放還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的人類奴役制就包含在對工人的生產關係中,而一切奴役關係只不過是這種關係的變形和後果罷了。”

“經濟學—哲學”的雙重視角,如同一副3D眼鏡,洞悉了經濟理性背後的“人”。我們看到,在越來越追求技術理性化的經濟學中,“人”往往被設定為各種理性選擇的存在,從而被納入供需關係甚至數理模型中。經濟學的數學化當然是一種科學進步,數學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分析工具,但“人”的位置在何處呢?“人”或者是符號,是演算法,是日益精密複雜經濟行為中的一個個數字;“人”或者也是消費主義的掌上玩物,被灌輸各種欺騙性的需求,被消費主義成功學塑造出焦慮的外貌。惟其如此,技術理性化下人的自由,固然是理性選擇的自由,但往往也是理性匱乏的自由。

戴上馬克思的這副3D眼鏡,正是迴歸經濟學的哲學原理,由此我們對經濟的觀察與思考,才是基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思考。

□ 肖暢 (作者系長江日報評論員)

本文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