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2022-10-06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農業

木射線是髓線嗎

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全網歡迎的科普網紅“吳姥姥”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一名小朋友在武侯區的社群太空探索中心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模型內體驗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小學生學習用3D列印筆繪製立體圖案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小朋友在觀看機器人表演

新生態科普 更日常的輸出與迭代

小學生在和機器狗互動

9月27日,上演了最令人期待的天象——木星衝日,而且,整個10月份上半月都是特別好的觀測期。天文科普專家介紹,這次衝日時,木星正好執行至近日點(木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點)附近,這意味著木星距離地球更近,看起來也更大、更亮。只要天氣晴好,視野開闊,晚上朝東方看,肉眼即可見,實在是激動人心。

深空、深海、深地、深藍……近年來,公眾對於科學探知的熱情被點燃了,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經從2010年的3。2%提升到2020年的10。56%,“科普效應”非常顯著。

9月15日至21日,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集中開展。剛出臺的《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為科普工作制定了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到2035年,該比例達到25%。

不難看出,科普被賦予更多關注和期待,新時期科普在內涵、理念、機制、環境等方面有哪些深刻變化?我們該透過怎樣的科普作品,更好地提升科普效果?

知識和平臺雙向賦能,今天你@了嗎?

科普培養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這是造就千千萬萬科學技術人才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為數不多的科普讀物曾陪伴一代人的成長,1981年底開播的《動物世界》也曾風靡一時。早些年,科普黑板報、各種科普雜誌以及大大小小的科技館,成為最主要的科普模式。

新媒體時代,“科普中國”等科普網站受到追捧;在電視端,像《走近科學》《是真的嗎》《加油!向未來》這樣的科普欄目以及各式各樣的科普型紀錄片,也相繼多檔接力。“火星移民”“量子計算”“史前世界”“克隆生物”“引力波”“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成為“熱”詞。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50億元,吸引將近1億人去觀影,則把大眾科普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新媒體渠道的拓寬、網際網路運營模式的生成,讓科普類的短影片、中長影片近年來迅速“走紅”,有引領潮流的趨勢。這些平臺上,都擁有科普知識類的欄目並收錄大量的科普影片。

2022年度《抖音自然科普資料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自然科普相關影片累計點贊次數達到11億,萬粉作者數量環比增長72%。其中,@中科院物理所、@上知天文、@中國國家地理景觀等專業科普機構,以及@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不刷題的吳姥姥等創作者利用影片、直播分享自然知識,受到追捧。

據統計,天文成為抖音上最受歡迎的自然科普內容,其次是動物和植物。“90後”在自然科普創作者中佔比超過45%,成為這股科普熱潮的主力軍;“00後”使用者群體對自然科普內容的偏愛程度最高。

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2020年科普內容的播放量增長高達1994%。Z世代正推動網際網路內容從娛樂化走向知識化,各平臺也都在努力透過大家感興趣的科學人物、互動性社交屬性更強的知識點,來提升使用者觀看體驗。

科普的使命是把人“領進門”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科普的使命就是讓人放下對高深學科的牴觸,把人‘領進門’,彌合科學與公眾之間的認知鴻溝。”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陳剛說。

在視聽平臺上,科普逐漸大眾化。短影片、音訊節目,令人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傳播方式,讓大眾看得見科普、願意看科普,還願意收藏、轉發。科普作品除了帶給人們知識,還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學歷、不同年齡、不同愛好的受眾需求。在喜馬拉雅FM上,更喜歡聽故事的小朋友,可以透過“原來是這樣”,小到人體大到宇宙,都可以輕鬆瞭解,其累計收聽已近3億次……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播時代,而是一個思維變革的時代。科技改變著思維世界的宏觀背景和社會文化氛圍,進而推動思維方式的深化或更新。大資料、人工智慧時代的思維變革讓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科學院翟明國院士認為,科普應該多給公眾講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公眾對於“全社會變化的判斷能力”。

誰來科普?請院士“導遊”

網路社會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科普網紅”陸續湧現,“講故事、接地氣、抓熱點、有個性。”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如此總結。

但從現實看,我們不僅對科普人才缺乏專業化培養,也缺乏准入門檻。優秀的“科普大咖”少之又少 。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曾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中國海區的首次深海科學鑽探。如今,這位85歲的老人仍堅持拍影片科普海洋知識,然而他在B站釋出的,卻是“百慕大三角的傳說是真是假”“深海生物為何沒被壓扁”……汪院士對於科普的理解,不是去解答最難的問題,而是去解答最多人感興趣的問題。

有科學家說:“我在科普中承擔的角色就像一位導遊,希望可以激發出網友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人民日報評論《產出更多高質量科普》認為,做好高質量科普,離不開科學家的積極參與。科學普及充滿創造性,需要把艱深的知識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出來。科研人員是科普傳播鏈條裡不可或缺的一環,擅長科普的科研人員不僅能“抽絲剝繭”般輸出最精髓的科學事實,往往還能幫助受眾培養邏輯能力、創新思維。為此,從機制上激發科研人員的科普熱情,從方法上引導科研人員掌握科普技巧,是科技界需要努力的目標。

找到專業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契合點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怎麼工作?她用一口大鐵鍋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長啥樣?她用竹掃帚的柄劃到末須端來講解;火箭是怎麼上天的呢?她吹大一個氣球,然後突然鬆手,氣球蹭地竄上了天,畫面感有了!在擁有百萬粉絲的科普達人“吳姥姥”這裡,物理變得“好玩”起來。

吳姥姥身份是72歲的同濟大學物理學教授吳於人,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工具,創作出輕快有趣的短影片背後,是她持續16年對青少年科普的堅守。既保證其科學性和準確性,又考慮不同年齡受眾的接受能力。如今年過七旬,面對短影片這一新鮮事物,她從頭開始適應和學習。於是,才有了“爆款”的誕生。

科普追求傳播性和趣味性,比抽象的、高屋建瓴的方式更有效。退休物理老師唐守平的“魔法課堂”,一個“攝影棚”、一部智慧手機、上百種教具,就是他連結起網際網路的全部硬體載體。一截塑膠管、餐巾紙、塑膠絲,摩擦後開始演示,背後的知識就是靜電。這個名為“靜電章魚”的實驗影片,短短一週點選量達到2000萬次,他也被稱為專治學習困難症的“魔法老師”。

因為一條名為“網路熱門生物影片鑑定”的影片,博主“無窮小亮”也成功出圈,他是用幽默詼諧的話語科普知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收穫粉絲近700萬。小亮原名張辰亮,是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主任,他總說,“孩子看了影片後想當科學家或從事科普工作,這是我最開心的事。”

從2021年開始,少兒科普超越少兒文學,成為少兒出版領域的最大板塊。如何在更多孩子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比如,科普熱之下,在前沿科技方面,需要更多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講座”;圍繞生活中好玩有趣的科學現象,探討現象背後的科學本質,讓科技與人文之間能產生“次元破壁”。

親和力是科普的重要因素,所以,不斷探索和尋找專業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契合點,長此以往,大眾不一定看懂了多少,但他們會一直好奇下去,直到看懂的那天。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一可 圖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