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運動出汗才能減肥嗎?不出汗也能減熱量

2022-09-25由 新浪健康 發表于 農業

紋狀體是幹什麼的

肥胖是健康的至大威脅。想控制體重除了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否還有其他有效方法可以不出汗地減掉體內熱量,保持較理想的身材?

運動出汗才能減肥嗎?不出汗也能減熱量

常聽人說:“喝水也會發胖。”這看似一句笑話,但是隻有肥胖者才能深刻體會個中滋味。

肥胖的導因很多,追根究底,這跟人們的年齡、體質、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有關。

從30多歲開始,身體的肌肉逐年流失,被脂肪取而代之。隨著年齡增長,除非努力鍛鍊,否則肌肉很容易流失。女性通常在更年期前後體重增長較快,中年男性面臨睪酮分泌量下降的問題,同樣會導致肌肉流失,出現大肚腩。

喜歡熬夜的人,新陳代謝紊亂,致使身體累積贅肉,這是一些人肥胖所忽略的原因。

醫生鼓勵人們出門帶瓶水,口渴時隨時解渴,而不是喝奶茶、汽水、果汁、咖啡等。

除了最簡單地減少大吃大喝來降低攝取卡路里外,是否還有什麼有效方法可以不出汗地減掉體內的熱量,以保持較理想的身材?

運動出汗才能減肥嗎?不出汗也能減熱量

調整飲食 小心隱藏的卡路里

無論什麼年齡層,誰都想擁有平坦的腹部和健美的身材。一般上,飲食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因素。只要減少飲食,體重自然會減輕不少。因此,正確的飲食選擇是保持健康和理想體重的關鍵。但是,要瘦身並不意味著必須快速節食。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最重要的早餐應選擇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品,幫助保持飽腹感,以避免感覺肚子填不飽而在午餐前吃一些不健康的零食。

另外,你有沒有想過一杯奶茶或糖精咖啡所包含的卡路里有多少?試著把珍珠奶茶裡的珍珠換成更健康的替代品,比如蘆薈或魔芋果凍,或選擇沖泡的茶而不是奶茶。因為調製奶茶的奶精是由糖、植物油和牛奶蛋白衍生物所製成的,容易增加隱藏的卡路里。人們應該適當地給身體“大掃除”,以去除多年來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

選擇多走動

汽車久不發動,引擎和機件容易出現毛病。同樣的,人們一直久坐不動,身體器官和關節等自然會出現問題。

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人們都選擇“靜態”的生活方式,例如乘坐電梯而不是爬樓梯;召喚私家車,而不是步行去公共車站,即便只是五分鐘的路程;在超市選用手推車而不是提著籃子購物;賴在床上刷手機購物,而不是出門逛街買東西。這些生活習慣,已讓人們不愛活動,靜態生活根深蒂固。

上述只是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因此,必須改變想法,多多活動,放棄一些舒適的選擇,就能幫助人們多消耗卡路里,但不表示一定要出汗,當然運動出汗是最好的方式。

以爬樓梯為例,每爬一級可平均燃燒0。17卡路里;每做30分鐘家務,可平均燃燒120卡路里。這些日常生活的簡單選項,可幫助消耗熱量,維持較好的體重。

運動出汗才能減肥嗎?不出汗也能減熱量

隨身帶一瓶水

請問,除了以前上課之外,你多久沒帶一瓶水出門了?

隨身帶著一瓶白開水,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當口渴時,可以隨時解渴,而不是買奶茶、汽水、咖啡、果汁等。這些含糖飲料不僅會積累體內的熱量,而且當人們脫水時,代謝率也會跟著下降。每天適時補充水分,可以增加人體30%的代謝率,因此要養成每天喝水的好習慣。

別熬夜,睡至少七小時

睡眠影響體重,現代人多有熬夜習慣,這會妨礙人們瘦身的計劃與努力。當缺乏睡眠時,人們的額葉(腦的前半部,frontal lobe)活動會遲鈍,從而促使人們陷入愛吃零食,不運動,選擇不健康餐飲的衝動。

疲勞時,大腦的紋狀體(striatum)也會變得過度活躍,讓人們有可能沉迷於吃甜點、夜宵,甚至是吃比平時更大分量的晚餐。

世界各地的研究都表明,睡眠不足與體重增加密切相關。但是,它不止於此。黃醫生說:“當我們睡眠不足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激增,觸發身體儲存能量,從而降低基礎代謝率。”

從本質上說,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昏沉”,降低燃燒脂肪的效率。醫生建議,每天睡眠應維持七到九個小時。

減肥藥物不適合每個人

減肥藥物不適合用於每個人身上。通常,這些藥物註明適用於:

肥胖者(體重指數BMI≥30);

超重者(BMI≥27)和有其他健康狀況如糖尿病、高膽固醇、心臟病、高血壓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

減肥藥物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有獨特的作用機制。有些藥物透過降低食慾,或是增加飽腹感起作用,一些兩者兼而有之。有些是透過阻止特定的大量營養素如脂肪的吸收來達到減肥效用。

他舉例說,芬特明(Phentermine)是一種典型的食慾抑制劑,能促進新陳代謝。利拉魯肽(Liraglutide)是一種二型糖尿病藥物,它可以模擬飽腹激素,向大腦發出飽腹訊號。奧利司(Orlistat)藥物可以阻止患者的身體吸收一部分脂肪。每一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包括噁心、便秘、腹瀉、頭痛、嗜睡、口乾或失眠等。使用任何減肥藥物前,最好諮詢醫生,看看是否適合自身服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新浪健康